西湖夢尋(卷二)
冷 泉 亭

  冷泉亭在靈隱寺山門之左。丹垣綠樹,翳映陰森。亭對峭壁,一泓泠然,淒清入耳。
亭後西栗十餘株,大皆合抱,冷 暗樾,遍體清涼。秋初栗熟,大若櫻桃,破苞食之,
色如蜜珀,香若蓮房。天啟甲子,餘讀書絢嶁山房,寺僧取作清供。餘謂雞頭實無其松
脆,鮮胡桃遜其甘芳也。夏月乘涼,移枕簟就亭中臥月,澗流淙淙,絲竹並作。張公亮
聽此水聲,吟林丹山詩:「流向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言此水聲帶金石,已
先作歌舞矣,不入西湖安入乎!餘嘗謂住西湖之人,無人不帶歌舞,無山不帶歌舞,無
水不帶歌舞,脂粉紈綺,即村婦山僧,亦所不免。因憶眉公之言曰:「西湖有名山,無
處士;有古刹,無高僧;有紅粉,無佳人;有花朝,無月夕。」曹娥雪亦有詩嘲之曰:
「燒鵝羊肉石灰湯,先到湖心次岳王。斜日未曛客未醉,齊拋明月進錢塘。」餘在西湖,
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見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囂靈隱,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對山間之月,
何福消受。餘故謂西湖幽賞,無過東坡,亦未免遇夜入城。而深山清寂,皓月空明,枕
石漱流,臥醒花影,除林和靖、李岣嶁之外,亦不見有多人矣。即慧理、賓王,亦不許
其同在臥次。
  袁宏道《冷泉亭小記》:
    靈隱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勝,門景尤好。由飛來峰至冷泉亭一帶,澗水溜玉,畫
壁流青,是山之極勝處。亭在山門外,嘗讀樂天記有雲:「亭在山下水中,寺西南隅,
高不倍尋,廣不累丈,撮奇搜勝,物無遁形。春之日,草薰木欣,可以導和納粹;夏之
日,風泠泉渟,可以蠲煩析醒。山樹為蓋,岩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
可濯足於床下;
    臥而狎之,可垂釣於枕上。潺湲潔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囂,心舌之垢,不待盥滌,
見輒除去。」觀此記,亭當在水中,今依澗而立。澗闊不丈餘,無可置亭者。然則冷泉
之景,比舊蓋減十分之七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