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1)


  【周瑜欲斷北軍之糧,明知其斷不成,智也;孔明欲造江東之箭,明知其造不成,亦智也。乃周瑜不斷糧,不能使北軍無糧;而孔明不造箭,卻能使江東有箭:則孔明之智為奇矣。周瑜欲借曹操之刀以殺孔明,早被孔明識破;而孔明借曹操之箭以與周瑜,卻使周瑜不知,則孔明之智為尤奇矣。十日之限已可畏,偏要縮至三日;三日之限已甚危,偏又放過兩日。令讀者閱至第三日之夜,為孔明十分著急,十分擔憂,幾于水盡山窮,徑斷路絕;而火意奏功俄頃,報命一朝。真乃妙事妙文。

  借箭之計,其利有三:使東吳得十萬箭之用,一利也。既得十萬箭之用,而又省造十萬箭之費,是以二十萬箭之利與江東也。我有所得,則利在我;我縱無所得,而能使敵有所失,則利亦在我。今我得十萬箭之用,省造十萬箭之費,而又令曹軍有十余萬箭之失,是以三十余萬箭之利與江東也,三利也。在孔明不過施一小耳,而其利至於如此,真不愧軍師之稱哉!

  孔明用計之妙,善於用借。破北軍者,既借江東之兵;而助江東者,即借北軍之箭:是借于東又借於北也。取箭者,既借魯肅之舟;而疑操者,複借一江之霧:是借于人又借於天也。兵可借,箭可借,於是乎東風亦可借,荊州亦無不可借矣。

  周瑜以蔡瑁、張允之假書賺曹操,而曹操即以蔡中、蔡和之假降賺周瑜,此相報之巧也;曹操以二蔡之詐降賺周瑜,而周瑜即假二蔡之詐降以賺曹操,又相報之巧也。乃蔡瑁、張允實實未嘗叛曹操,而操誤信其事;蔡中、蔡和明明是來降周瑜,而瑜已知其非,則操之巧不如瑜。操使遊說之客於敵國,適以殺吾軍得力之人;瑜納詐降之將於彼軍,遂藉以通我將詐降之信:則瑜之巧過於操。兩智相欺,兩詐相敵,寫來真足動心悅目。

  孔明掌中之字,與周瑜掌中之字,不約而同,此合掌文字也;又參之以黃蓋之言,是三人之文,皆為合掌矣。孔明新野之火,與博望之火,大同小異,此重複文字也;又將繼之以赤壁之火,是一人之文而三番重複矣。然必文如公瑾,方許其合掌;文如孔明,方不厭其重複。每怪今人作文,動手便合,落筆便重,彼此只是一般,前後更無添換,即何不取周瑜、孔明之文而讀之耶?

  黃蓋苦肉之計,苟非黃蓋之所自願,此豈周瑜之所能使哉!周瑜深欲用此計,而恨未得黃蓋之一人;唯黃蓋真能舍此身,而後可行苦肉之一計耳。作者于此,不是寫周瑜之智,正是寫黃蓋之忠;亦只是寫黃蓋之忠,不是寫黃蓋之智。

  周瑜反間之謀,只好黑夜裡騙蔣幹;黃蓋苦肉之計,偏要竹日裡瞞眾人;蓋不瞞眾人,恐瞞不得曹操也。曹操之殺蔡瑁是真,周瑜偏識二蔡之降為假;黃蓋之忤周瑜是假,二蔡已信周瑜之怒為真:蓋欲瞞曹操,又必須先瞞二蔡也。乃眾人可瞞,二蔡可瞞,曹操可瞞,而孔明必不可瞞;不但公瑾不能瞞孔明,而孔明反囑子敬以瞞公瑾:則孔明之智又高公瑾數頭。

  吾嘗觀黃蓋苦肉之計,而歎其計之行,亦有天意焉。蓋此計之可慮者有三:使黃蓋受棒太毒而至於死,雖捐軀而無尚於國事,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一可慮也;使眾將不知,有憤激而生變者,則弄假成真,未圖彼軍,而先致我軍之叛,二可慮也;又使曹操懲于蔣幹之被欺,拒蓋之降而不納,則黃蓋徒然受刑,周瑜枉自妝喬,適為曹操所笑,三可慮也。乃黃蓋不死,諸將不叛,曹操不疑,而周郎竟以此成功,豈非天哉!】

  *==*==*==*==*==*

  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徑來舟中相探孔明。孔明接入小舟對坐。肅曰:「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

  孔明曰:「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奇妙。〕

  肅曰:「何喜?」

  孔明曰:「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不知,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妙在不等他開口,竟自說出,不想黑夜之事,孔明早已知之矣。〕

  諕得魯肅失色問曰:「先生何由知之?」

  孔明曰:「這條計只好弄蔣幹。曹操、雖被一時瞞過,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認錯耳。〔隔江之事,孔明又已知之矣。〕

  今蔡、張兩人既死,江東無患矣,如何不賀喜!吾聞曹操換毛玠、于禁為水軍都督,則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為後文赤壁伏線。〕

  魯肅聽了,開口不得,〔蔣幹見周瑜開口不得,魯肅見孔明亦開口不得。〕把些言語支吾了半晌,別孔明而回。孔明囑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公瑾要瞞孔明,孔明又要瞞公墐,妙甚。〕恐公瑾心懷妒忌,又要尋事害亮。」〔為下文造箭伏筆。〕

  魯肅應諾而去,回見周瑜,把上項事只得實說了。〔寫魯肅老實。〕

  瑜大驚曰:「此人決不可留!吾決意斬之!」

  肅勸曰:「若殺孔明,卻被曹操笑也。」〔寫魯肅忠厚。〕

  瑜曰:「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死而無怨。」〔前欲使曹操殺之,此直欲自殺之。〕

  肅曰:「何以公道斬之?」

  瑜曰:「子敬休問,來日便見。」〔妙在不即說出。〕

  次日,聚眾將於帳下,教請孔明議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

  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為先。」〔此語反是孔明說出,妙。〕

  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枝箭,以為應敵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卻。」〔前使斷糧,今使造箭。前要斷糧,是周瑜自說;今要用箭,卻待孔明先說。妙甚。〕

  孔明曰:「都督見委,自當效勞。敢問十萬枝箭,何時要用?」

  瑜曰:「十日之內,可完辦否?」〔限期已促矣。〕

  孔明曰:「操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不以為促,反以為緩。奇妙。〕

  瑜曰:「先生料幾日可完辦?」

  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枝箭。」〔不唯不請寬期,反欲自己立限。真奇絕,妙絕。〕

  瑜曰:「軍中無戲言。」

  孔明曰:「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受罰不待周瑜說,偏是孔明自說。妙,妙。〕

  瑜大喜,喚軍政司當面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曰:「待軍事畢後,自有酬勞。」

  孔明曰:「今日已不及,來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已算定江邊。〕

  飲了數杯,辭去。魯肅曰:「此人莫非詐乎?」〔是驚怪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