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文心雕龍 | 上頁 下頁
奏啟第二十三


  【原文】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漢之輔,上書稱奏。陳政事,獻典儀①,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奏者,進也。言敷於下,情進於上也。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觀王綰之奏勳德,辭質而義近;詩刺讒人,投畀豺虎;禮疾無禮,方之鸚猩②;墨翟非儒,目以豕彘;孟軻譏墨,比諸禽獸③:詩禮儒墨,既其如茲,奏劾嚴文,孰雲能免。是以世人為文,競於詆訶,吹毛取瑕④,次骨為戾⑤,複似善罵,多失折衷⑥。若能辟禮門以懸規,標義路以植⑦矩,然後逾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⑧,何必躁⑨言醜句,詬病為切哉!是以立範運衡,宜明體要;必使理有典刑,辭有風軌⑩,總法家之裁,秉儒家之文,不畏強禦⑾,氣流墨中,無縱詭隨,聲動簡⑿外,乃稱絕席⒀之雄,直方之舉耳。

  【注釋】

  ①峭:峻峭,嚴厲。

  ②「禮疾」二句:《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乎?」

  ③「孟軻譏墨」二句:《孟子·滕文公下》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楊氏,楊朱學派,主張一切為自己。墨氏,墨家學派,主張兼愛非攻。

  ④吹毛取瑕:吹毛求疵。瑕,疵,小缺點。

  ⑤次骨:切入骨裡。為戾:行為暴虐。

  ⑥折衷:折中,得當,不過頭。

  ⑦植:豎立。

  ⑧捷徑:近路,指和正道相違背。趾:足趾。

  ⑨躁:騷擾。

  ⑩風軌:法度、風範。

  ⑾強禦:強橫。禦,侮。

  ⑿簡:簡冊,指劾奏。

  ⒀絕席:獨佔一席,御史大夫坐專席。

  【譯文】

  然而和造鎧甲的人總想把人保全,製造矢箭的人總想殺傷人一樣,彈劾這種手段的目的在於糾正邪惡謬誤,所以其勢一定要深入嚴刻。《詩經》諷刺進讒言的人,說要把他們丟給豺狼虎豹;《禮記》對不講禮的人很痛恨,把他們比喻成鸚鵡和猩猩;墨翟非難儒家,把他們看成羊和豬;孟軻譏諷墨家,把他們比作禽獸。《詩經》《禮記》、儒家、墨家既然都這樣指責尖銳彈劾人的奏書,誰說能夠避免這種攻擊呢?所以近世的文人作文,都爭相斥責,吹毛求疵,恨入切骨來作虐,好像只要善於謾駡就可以了,大多不能折其中而取其正,做到公平合理。如果能按禮儀為門作為標準,舉正義為路來確定標準,然後對違背約法不走正路的人就折斷他的手臂,對走入歧途的人就砍掉他的腳趾,何必寫那些污穢的話,醜陋的辭,以辱駡別人的弊病為巧妙呢?因此,樹立規範,運用標準,應該明確體制;一定要使理論有規範,文辭有法度。掌握法家不別親疏貴賤善能裁斷的長處,秉承儒家文辭的風格,不畏強霸的人,正氣要流露於筆墨之中,不許縱容偽善從惡的人,使聲勢在文章之外震動,這樣的彈劾奏書才稱得上御史大夫專席的雄文和正義的壯舉啊!

  【原文】

  啟者,開也。高宗雲「啟乃心,沃朕心①」,取其義也。孝景諱啟,故兩漢無稱。至魏國箋②記,始雲「啟聞」。奏事之末,或雲「謹啟」。自晉來盛啟,用兼表奏。陳政言事,既奏之異條;讓爵謝恩,亦表之別幹。必斂飭③入規,促其音節,辨要輕清④,文而不侈,亦啟之大略也。又表奏確切,號為讜言⑤。讜者,正偏也。王道有偏,乖乎蕩蕩⑥,矯正其偏,故曰讜言也。孝成稱班伯之讜言⑦,言貴直也。自漢置八能,密奏陰陽⑧,皂囊⑨封板,故曰封事。晁錯受書,還上便宜。後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機密也。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諤⑩,事舉人存,故無待泛說也。

  【注釋】

  ①「啟乃心,沃朕心」:為高宗的話,見於《尚書·說命上》。乃,你。沃,灌溉滋養。朕,我,秦始皇以後才為帝王專用的自稱。

  ②箋(jiān):小幅的紙,便箋。

  ③斂:聚集,收攏。飭:整治。斂飭(chì):收斂謹飭,指啟是短篇說的。

  ④辨要:辨析要點。輕清:簡明。

  ⑤讜(dǎng)言:直言。

  ⑥「王道有偏」二句:《尚書·洪范》說:「無偏無党,王道蕩蕩。」黨,朋,為私利結合者。蕩蕩,廣闊無際的樣子。

  ⑦孝成:漢成帝劉驁。班伯:西漢文人,班彪的伯父,班固的伯祖,漢成帝時作中常侍官。漢成帝問班伯,屏風上畫紂王醉後擁抱妲己的意義,班伯說,戒yín亂的原因在喝醉。成帝讚美他說了直言。

  ⑧陰陽:指各種自然、社會現象變化的情況。

  ⑨皂囊:黑色的皮囊。

  ⑩謇(jiǎn):正直,直言。諤:說話正直的樣子。

  【譯文】

  「啟」,就是開的意思。殷高宗說:「敞開你的心扉,灌溉我的心田。」就是取的這個意義。漢景帝名叫劉啟,為了避諱,所以兩漢的奏都沒有稱啟的。到三國時魏國的書信,開始稱「啟聞」。在奏事末尾,有的稱「謹啟」。自從晉代以來,啟這種文體非常盛行,作用兼有表和奏。陳述政見,講明事實,即是奏這種文體的分支;辭讓封爵,感謝恩典,也是表這種文體的別支。文字必須收斂謹飭合乎規矩,使其音節短促,辯論扼要,文辭輕快,既講究文采但又不侈麗,這些也就是寫作「啟」的大概要求。還有「表」、「奏」這類文體講究準確切實,所以稱為「讜言」。「讜」,就是糾正偏差。王道的「表」、「奏」有了偏向,那便違背了《尚書》裡「只有不偏不倚,王道才廣闊久遠」的教言。說話沒有偏向,所以才叫做讜言。漢成帝稱讚班伯的話是「讜言」,就是因為班伯的話正直無偏。自從漢代設置了會奏音樂的八能士,探索陰陽節氣變化然後秘密上奏,他們用黑色的囊袋把奏文密封起來,所以這類奏書又稱「封事」。西漢的晁錯被奉派到伏生那裡學習《尚書》,回來後上奏了「便利適宜」。後代「便宜」一類的奏書,都加了密封,為的是謹慎的保守機密。王臣不是考慮自身的安危,一定要說正直的話,要人活著政事就辦好,所以不用說空話。

  【原文】

  贊曰:皂飭司直,肅清風禁①。筆銳幹將,墨含淳酖②。雖有次骨,無或膚浸③。獻政陳宜,事必勝任。

  【注釋】

  ①風禁:風化政教之所禁。風:風化。

  ②淳酖(dān):濃厚的毒酒。酖:同「鴆」。用鴆鳥頭上的羽毛泡的毒酒。指奸惡之人誣告人的奏書。

  ③膚浸:切膚之痛和浸潤的讒言。

  【譯文】

  總結:

  彈劾的奏書執拿在司直手裡,
  肅清風化那歪風邪氣。
  筆鋒比寶劍幹將還要銳利,
  墨汁比濃厚的毒酒還要猛烈。
  雖有那深刻至骨的耿直之言,
  但不用讒言傷人。
  進獻政見陳述合宜的意見,
  都必須靠奏和啟才能勝任。

  【評析】

  《奏啟》的「奏」和「啟」都是文體的名稱,都是上行公文,本篇主要論「奏」,次論「啟」。

  「奏」是向皇帝「上書言事」的文章,「啟」和「表」、「奏」三種文體的作用相近,晉以後才逐漸開始盛行起來。

  全篇分三部分:一、講「奏」的起源和含義、意義及秦漢魏晉各代的作品及其寫作基本要求。二、專講「按劾之奏」的三方面的內容及其寫作的基本要求。三、講「啟」的含義及其寫作的基本要求。

  「奏」和「啟」都是臣下對帝王的政治性文件,和文學的關係不大,但是對於瞭解劉勰的思想還是很有意義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