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文心雕龍 | 上頁 下頁 |
劉勰簡介 |
|
劉勰(約465年~?),字彥和,東莞郡莒縣(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莞鎮沈莊)人。南朝梁時期大臣,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劉宋越騎校尉劉尚之子。 少時家貧篤志好學,依靠名僧僧祐,學習儒家和佛家理論。撰寫《文心雕龍》,得到宰相沈約稱讚,授奉朝請,歷任臨川王蕭宏記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蕭統去世,內心傷悲,請求出家,沒有得到梁武帝許可。於是,燒發明志,法號慧地,出家並圓寂于定林寺。 《文心雕龍》引論古今文體及其作法,與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並稱文史批評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 南北朝宋泰始初年(公元465年),劉勰生於京口(今鎮江),字彥和,原籍東莞(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沈莊內)。祖父劉靈真,宋司空劉秀之的弟弟。父親名劉尚,曾擔任越騎校尉。劉勰很早就成了孤兒,他發憤圖強,熱愛學習。因為家裡太窮而沒有娶妻結婚,和沙門的僧人住在一起,十多年後,他對那些經文都很精通。他分門別類地整理了這些經文,抄錄下來,還為經文寫了序言。如今定林寺裡面藏的經文,都是劉勰編寫修訂的。天監初年,劉勰開始擔任奉朝請,兼職做中軍臨川王宏的秘書,後升職擔任車騎倉曹參軍。擔任太末縣縣令時,政績清正廉潔。擔任東宮通事舍人時,劉勰向皇帝建議,祭天地應當同祭太廟一樣,只用蔬果,不用犧牲(牛、羊、豬),皇帝下詔命尚書討論此議,最終決定按劉勰的建議處理。後升任步兵校尉。 32歲時開始寫《文心雕龍》,歷時五年。 卒年歧說甚多。一說卒于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和二年(公元521年)之間,一說卒于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和五年(公元539年)之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