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甌北詩話 | 上頁 下頁 | |
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 | |
| |
宋南渡後,北宋人著述,有流播在金源者,蘇東坡、黃山谷最盛。南宋人詩文,則罕有傳至中原者,疆域所限,固不能即時流通。 今就金源諸名人集考之:密國公完顏璃有「只因苦愛東坡老,人道前身趙德麟」之句;張仲經有《移居學東坡》八首;文伯起《小雪堂詩話》載坡詞數十首;孫安常並有東坡詞注;高士談有《次韻東坡定州立春》詩,又集坡詩贈程大本;趙秉文有《跋東坡石鐘山記墨蹟》,又和東坡《謫居三適詩》;張子羽有《次韻東坡跋周昉欠申美人》詩;王若虛因人言文首東坡,詩首山谷,乃作四詩正之;劉從益有《和東坡守歲》詩;李屏山有《題東坡赤壁風月笛圖》,又謂東坡為「文字禪」,山谷為「祖師禪」;喬扆有「獨誦隔林機杼句」,則並及東坡之方外友參寥矣;趙秉文《除夜》詩雲「小坡著號是前身」,則更及於坡之子叔党矣;李豸《得第》詩雲:姓名偶脫孫山外,文字幸為坡老知。誰念三生李方叔,欲將殘喘寄爐錘。則並及坡之門下士李豸矣。而尤服膺坡、谷者,莫如元遺山。如《琴辨》一首,引穀詩雲:「袖中正有南風手,誰為聽之誰為傳?」又引坡詩雲:「琴裡若能知賀若,詩中應合愛陶潛。」《毛氏千秋錄序》又引坡文雲:「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遺山又特選蘇詩為《東坡雅》,序而傳之。並樂府亦傾倒備至,謂「東坡聖處,非有意於文字之工,乃不得不然之為工也。」見《新軒樂府引》甚至蘇、黃字跡,亦所矜賞,謂「二公翰墨,片言隻字,皆未名之寶,百不為多,一不為少」。見《跋蘇黃帖》是遺山之于蘇、黃,可謂染神刻骨矣。至南宋理學詩文諸名流,則流播于金源者甚少。趙秉文詩有「忠言唐介初還闕,道學東萊不假年」,是北人已有知呂東萊也。元遺山作《張良佐墓銘》,謂良佐得新安朱氏《小學》,以為治心之要;又李屏山嘗取道學書就伊川、橫渠、晦庵諸人所得而商略之,是北人已有知朱子也。《歸潛志》又謂屏山最愛楊萬里詩,曰:「活潑刺底,人難及也。」是北人並知有楊誠齋矣。獨陸放翁與朱子、誠齋同時,而金源諸名人集中,無有言及者。蔡元定、李仁甫、王伯厚諸人,亦不見北人集中也。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