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詩文評論 > 甌北詩話 | 上頁 下頁 | |
高青丘詩1 | |
| |
【高啟(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明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力辭不受。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郡治上樑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著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詩至南宋末年,纖薄已極,故元、胡兩代詩人,又轉而學唐,此亦風氣回圈往復,自然之勢也。元末明初,楊鐵崖最為巨擘。然險怪仿昌穀,妖麗仿溫、李,以之自成一家則可,究非康莊大道。當時王常宗已以「文妖」目之,未可為後生取法也。惟高青丘才氣超邁,音節響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筆即有博大昌明氣象,亦關有明一代文運。論者推為開國詩人第一,信不虛也。李志光作《高太史傳》,謂其詩「上窺建安,下逮開元,至大曆以後,則藐之」。此亦非確論。今平心閱之:五古、五律,則脫胎于漢、魏、六朝及初、盛唐;七古、七律,則參以中唐;七絕並及晚唐。要其英爽絕人,故學唐而不為唐所囿。後來學唐者:李、何輩襲其面貌,仿其聲調,而神理索然,則優孟衣冠矣;鐘、譚等又從一字一句,標舉冷僻,以為得味外味,則幽獨君之鬼語矣。獨青丘如天半朱霞,映照下界,至今猶光景常新,則其天分不可及也。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