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6) |
|
燕青道:「小乙直從留守司前跟定這廝兩個到此。不想這廝果然來這林子裏下手。如今被小乙兩弩箭結果了,主人見麼?」 盧俊義道:「雖然你強救了我性命,卻射死了這兩個公人。這罪越添得重,待走那裏去的是?」 燕青道:「當初都是宋公明苦了主人;今日不上梁山泊時,別無去處。」 盧俊義道:「只是我杖瘡發作,腳皮破損,點地不得!」 燕青道:「事不宜遲,我背著主人去。」〔莫伶俐於小乙也,而此時此際,遂宛然李鐵牛身分者,至性所發,固當不謀而合也。○只六字,逐抵一篇陸秀夫張世傑列傳。〕心慌手亂,便踢開兩個死屍,帶著弓,插了腰刀,拏了水火棍,背著盧俊義,一直望東便走;十到十數里,早馱不動,見了個小小村店,入到裏面,尋房住下;叫做飯來,權且充饑。兩個暫時安歇這裏。 卻說過往的看見林子裏射死兩個公人在彼,近處社長報與裏正得知,卻來大名府裏首告,隨即差官下來檢驗,卻是留守司公人董超、薛霸。回復梁中書,著落大名府緝捕觀察,限了日期,要捉凶身。做公的人都來看了,「論這箭,眼見得是浪子燕青的……事不宜遲!」 一二百做公的分頭去一到處貼了告示,說那兩個模樣,曉諭遠近村房道店,市鎮人家,挨捕捉拏。 卻說盧俊義正在店房將息杖瘡,正走不動,只得在那裏且住。店小二聽得有殺人公事,無有一個不說;又見畫他兩個模樣,小二心疑,卻走去告本處社長:「我店裏有兩個人,好生腳叉,不知是也不是。」 社長轉報做公的去了。 卻說燕青為無下飯,拿了弓去近邊處尋幾個蟲蟻吃;〔脫得妙絕,又無痕影。〕卻待回來,只聽得滿村裏發喊。燕青躲在樹林裏張時,看見一二百做公的,槍刀圍匝,把盧俊義縛在車子上,推將過去。燕青要搶出去時,又無軍器,只叫得苦;〔方脫一險,又成一險,奇峰怪壑,層見疊出,真欲驚死天下人。〕尋思道:「若不去梁山泊報與宋公明得知,叫他來救,卻不是我誤了主人性命?」 當時取路。行了半夜,肚裏又饑,身邊又沒一文;走到一個土岡子上,叢叢雜雜,有些樹木,就林子裏睡到天明,心中憂悶,只聽得樹上喜鵲咕咕噪噪,〔寫至此處,可謂筆慌墨促,急不得了矣;偏有餘力,作此奇波,才子洵非恒情可量耳。〕尋思道:「若是射得下來,村坊人家討些水煮爆得熟,也得充饑。」〔只一喜鵲作波,卻又寫出燕青絕技,又寫出燕青窮途,妙筆妙筆。〕走出林子外抬頭看時,那喜鵲朝著燕青噪。 〔百忙中作閒筆,卻畫出許多身分,上是聽得鵲噪,此方是走出來看也。〕 燕青輕輕取出弩弓,暗暗問天買卦,望空祈禱,說道:「燕青只有這一枝箭了!〔特寫燕青神技。〕若是救得主人性命,箭到,〔句〕靈鵲墜空;若是主人命運合休,箭到,〔句〕靈鵲飛去。」〔祝辭都妙。〕搭上箭,叫聲「如意子,不要誤我!」〔聞此妙語,如見妙人。〕弩子響處,正中喜鵲後尾,帶了那枝箭直飛下岡子去。 〔中鵲而鵲飛去,後知作者之意,固不在於得鵲也。〕 燕青大踏步趕下岡子去,不見喜鵲,卻見兩個人從前面走來:〔如此交卸過來,文字便無牽合之跡。不然,燕青恰下岡,而兩人恰上岡,天下容或有如是之巧事,而文家固必無如是之率筆也。〕前頭的,帶頂豬嘴頭巾,腦後兩個金裹銀環,上穿香皂羅衫,腰系銷金搭膊,穿半膝軟襪麻鞋,提一條齊眉棍棒;〔奇哉,此何人斯?〕後面的,白范陽遮塵笠子,茶褐攢線袖衫,腰系緋紅纏袋,腳穿踢土皮鞋,背了衣包,提條短棒,跨口腰刀。〔奇哉,又何人斯?〕這兩個來的人,正和燕青打個肩廝拍。燕青轉回身看一看,尋思:「我正沒盤纏,何不兩拳打倒他兩個,奪了包裹,卻好上梁山泊?……」 揣了弓,抽身回來。這兩個低著頭只顧走。〔如畫。〕燕青趕上,把後面帶氈笠兒的後心一拳;撲地打倒。卻待拽拳再打那前面的,卻被那漢手起棒落,正中燕青左腿,打翻在地。後面那漢子爬將起來,踏住燕青,掣出腰刀,劈面門便剁。 〔又蹴出一險事,令人一驚未了,一驚又起,妙絕。〕 燕青大叫道:「好漢!我死不妨,可憐無人報信!」 那漢便不下刀,收住了手,提起燕青,問道:「你這廝報甚麼信?」 燕青道:「你問我待怎地?」 前面那漢把燕青一拖,卻露出手腕上花繡,慌忙問道:「你不是盧員外家甚麼浪子燕青?」 〔燕青自通姓名既不可,那漢自曉姓名又不可,良工苦心,忽算到花繡上來,奇妙不可言。○一路寫燕青忠勇處,處處寫出妙人,可謂雕青剔綠之文矣。〕 燕青想道:「左右是死,索性說了教他捉去,和主人陰魂做一處!」 便道:「我正是盧員外家浪子燕青!」 〔讀之甚似極曲折者,卻不知其極逕直也。○此處固不逕直不得,若其逕直而又似曲折,則非他筆之所能耳。〕 二人見說,一齊看一看道:「早是不殺了你,原來正是燕小乙哥!你認得我兩個麼?我是梁山泊頭領病關索楊雄,他便是拚命三郎石秀。」 〔用楊雄、石秀,亦從姦夫淫婦上映帶而來。〕 楊雄道:「我兩個今奉哥哥將今,差往北京,打聽盧員外消息。軍師與戴院長亦隨後下山,專候通報。」〔先伏一句。〕 燕青聽得是楊雄、石秀,把上件事都對兩個說了。 楊雄道:「既是如此說時,我和小乙哥哥上山寨報知哥哥,別做個道理;你可自去北京打聽消息,便來回報!」 〔只輕輕颺下一筆,其弱如絲,又豈料其後文,變作驚天動地耶!〕 石秀道:「最好。」 便取身邊燒餅幹肉與燕青吃,〔結射鵲一案。〕把包裹與燕青背了,跟著楊雄連夜上梁山泊來。見了宋江,燕青把上項事備細說了遍。宋江大驚,便會眾頭領商議良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