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5)


  卻說呼延灼活捉得孔明,解入城中,來見慕容知府。知府大喜,叫把孔明大枷釘下牢裏,和孔賓一處監收。一面賞勞三軍,一面管待呼延灼,備問桃花山消息。呼延灼道:「本待是『甕中捉氅,手到拿來』,無端又被一夥強人前來救應。數內一個和尚,一個青臉大漢,二次交鋒,各無勝敗。這個武藝不比尋常,不是綠林中手段;因此未曾拿得。」

  慕容知府道:「這個和尚便是延安府老種經略帳前軍官提轄魯達;〔如此人物,失令做提轄已不可,況並不容做提轄。〕今次落髮為僧,喚做花和尚魯智深。這一個青臉大漢亦是東京殿帥府制使官,喚做青面獸楊志。〔如此人物,止令做制使已不可況並不令做制使!〕再有一個行者,喚做武松,原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都頭。〔如此人物,止令做都頭已不可,況並不容做都頭!○三句不是重出之文,正與呼延喝采相對,所謂借太守口中一哭也。〕——這三個占住了二龍山,打家劫舍,累次拒敵官軍,殺了三五個捕盜官,直至如今,未曾捉得!」

  呼延灼道:「我見這廝們武藝精熟,原是楊制使、魯提轄,真名不虛傳!〔上呼延只贊魯、楊,知府卻並及武二,此知府自說三個,呼延卻只歎二人,筆下分寸都出。既已這廝,則應削其官矣,仍稱之為制使、提轄者,所以深許楊志、魯達之為邊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於綠林,而非其自為綠林也。借呼延口中一哭,令千載讀之,人人彈淚。〕——恩相放心,呼延灼今日在此,少不得一個個活捉瞭解官!」

  知府大喜,設筵管待已了,且請房客內歇,不在話下。

  卻說孔亮引了敗殘人馬,正行之間,猛可裏樹林中撞出一彪人馬,當先一籌好漢,便是行者武松。〔如此牽合,力挽弶弩。○前用魯、楊鬥呼延,此用武松遇孔亮,只三個人,筆下調遣之妙如此。若在俗筆,何難昨日再寫一陣,今日總寫撞出耶?〕

  孔亮慌忙滾鞍下馬,便拜道:「壯士無恙?」

  武松連忙答應,扶起問道:「聞知足下弟兄們占住白虎山聚義,幾次要來拜望;一者不得下山,二乃路途不順,以此難得相見。今日有事到此?」

  孔亮把救叔叔孔賓陷兄之事告訴了一遍。武松道:「足下休慌。我有六七個弟兄,現在二龍山聚義。今為桃花山,李忠,周通,被青州官軍攻擊得緊,來我山寨求救。魯、楊二頭領同了孩兒們先來與呼延灼交戰,兩個廝並了一日,不知何故,呼延灼忽然夜間去了。桃花山留我弟兄三人筵宴,把這踢雪馬送與我們。〔連貫三山,以馬為線,妙筆。〕今我部領頭隊人馬回山,他二位隨後便到。我叫他去打青州,救你叔兄如何?」

  孔亮拜謝武松。等了半晌,只見魯智深、楊志兩個並馬都到。〔只三個人,何故兩個卻是並馬,一個偏作前軍?明明露出調遣勻停之跡,與讀書之人欣賞也。〕武松引孔亮拜見二位,備說:「那時我與宋江在他莊上相會,多有相擾。今日俺們可以義氣為重,聚集三山人馬,攻打青州,殺了慕容知府,擒獲呼延灼,各取府庫錢糧,以供山寨之用,如何?」

  魯智深道:「洒家也是這般思相。便使人去桃花山報知,叫李忠、周通,引孩兒們來,俺三處一同去打青州。」

  楊志便道:「青州城池堅固,人馬強壯;又有呼延灼那廝英勇;不是俺自滅威風,若要攻打青州時,只除非依我一言,指日可得。」

  武松道:「哥哥,願聞其略。」

  那楊志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

  青州百姓,家家瓦裂煙飛;水滸英雄,個個摩拳擦掌。

  畢竟楊志對武松說出怎地打青州,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