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
鍙ゅ吀鏂囧鐝句唬鏂囧鍚嶅鏂囬泦鍙茬睄姝峰彶瀛搁仈棣栭爜瑷€鎯呭皬瑾�鍋垫帰鎺ㄧ悊杌嶄簨杌嶆梾绉戝够灏忚鏅傚皻闁辫畝
澶栧湅鍚嶈憲鍌宠绱€瀵�娓嚭鏂囧瑭╄姝岃肠鍙ゅ吀灏忚姝︿繝灏忚鐜勫够濂囦繝褰辫灏忚绌胯秺瀹棃闈掓槬鏍″湌
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孫勝 李逵獨劈羅真人(3)


  話休絮煩,兩個用「神行法,」不旬日,迤邐來薊州城外客店裏歇了。次日,〔一日。〕兩個入城來,——戴宗扮做主人,李逵扮做僕者。——繞城中尋了一日,並無一個認得公孫勝的。兩個自回店裏歇了;次日,〔又一日。〕又去城中小街狹巷尋了一日,絕無消耗。李逵心焦,罵道:「這個乞丐道人!卻鳥躲在那裏!〔無親無疏,無上無下,但不合意,便大罵之。三代直道而行,我僅見李大哥耳。〕我若見時,惱揪將去見哥哥!」

  戴宗道:「你又來了!便不記得吃苦!」〔妙語。〕

  李逵陪笑道:「不敢!不敢!我自這般說一聲兒耍。」

  〔的的寫出妙人。○與後對鎖作章法。〕

  戴宗又埋怨一回,李逵不敢回話。〔妙人。〕兩個又來店裏歇了,次日早起,〔又一日。〕卻去城外近村鎮市尋覓。戴宗但見老人,〔先逗出老人二字,然後轉過麵店老人來,行文亦有步步蓮花之法。〕便施禮拜問公孫勝先生家在那裏居住,並無一人認得。戴宗也問過數十處。

  〔前已空過兩日,到第三日,讀者已料更空不過,卻偏要再分上半日作一空也。〕

  當日晌午時分,〔當日晌午。〕兩個走得肚饑,路旁邊見一個素麵店。兩個直入來買些點心吃,只見裏面都坐滿,沒一個空處。戴宗、李逵立在當路。〔看他如此做出機會來,曲筆妙筆,非人所能也。〕過賣問道:「客官要吃面時,和這老人合坐一坐。」〔只是輕輕地落出一筍,絕不見斧削之跡。〕戴宗見個老丈獨自一個占著一副大座頭,便與他施禮,唱個喏,兩個對面坐了,——李逵坐在戴宗肩下。——分付過賣造四個壯面來。戴宗道:「我吃一個,你吃三個不少麼?」

  李逵道:「不濟事!一發做六個來,我都包辦!」〔本欲便寫拍桌濺汁,鬥出機會,然又恐突然便拍,不惟無此粗糙李逵,亦無此粗糙文章也。今先寫肚饑,作第一段。〕過賣見了也笑,等了半日,不見把面來,〔寫等久,作第二段。〕李逵卻見都搬入裏面去了,〔寫都搬進去,作第三段。○其實不堪,不得不拍。〕心中已有五分焦躁。只見過賣卻搬一個熱面,放在合坐老人面前。

  〔寫單搬一個,作第四段。○一發不堪,不得不拍。〕

  那老人也不謙讓,拿起面來便吃。〔寫老人便吃,作第五段。○一發不堪,不得不拍。○只李逵一拍,看他曲曲寫來,誓不肯作直筆。〕那粉面卻熱,老兒低著頭,伏桌兒吃。

  〔上五段為拍桌作引,此一段為濺汁作注。看他筆法安頓之妙。〕

  李逵性急,叫一聲「過賣,」罵道:「卻教老爺等了這半日!」把那桌子只一拍,〔先有上五段,便令此句不突。〕潑那老人一臉熱汁,〔先有前一注,便令此句不突。○看他如此鬥出機會來,曲筆妙筆,非人所能也。〕那分面都潑翻了,老兒焦躁,便起來揪住李逵,喝道:「你是何道理打翻我面!」

  李逵撚起拳頭,要打老兒。戴宗慌忙喝住,與他陪話,道:「老丈休和他一般見識。小可陪老丈一分面。」

  那老人道:「客官不知;老漢路遠,早要吃了面回去聽講,遲時誤了程途。」

  戴宗問道:「老丈何處人氏?卻聽誰人講甚麼?」

  老兒答道:「老漢是本處薊州管下九宮縣〔好縣名。〕二仙山下人氏,〔好山名。○如七寶村、挑花莊、獅子橋、對影山等,皆與本文關合作致,不是無端指斥。〕因來這城中買些好香回去,聽山上羅真人講說『長生不老』之法。」

  戴宗尋思:「莫不公孫勝也在那裏?……」便問老人道:「老丈貴莊曾有個公孫勝麼?」

  老人道:「客官問別人定不知,多有人不認得他。老漢和他是鄰舍。他只有個老母在堂。〔著。〕這個先生一向雲遊在外,〔著。〕此時喚做公孫一清。〔著。〕如今出姓,都只叫他清道人,不叫做公孫勝,此是俗名,無人認得。」〔為前一遭及昨二日尋不著注破。〕

  戴宗道:「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又拜問老丈:「九宮縣二仙山離此間多少路?清道人在家麼?」

  老人道:「二仙山只離本縣四十五里便是。清道人他是羅真人上首徒弟。他本師如何放他離左右!」

  戴宗聽了大喜,連忙催趲面來吃;和那老人一同吃了,〔若此處又必分表戴宗吃一個,李逵吃五個,豈不是呆鳥?〕算還面錢,同出店肆,問了路途。戴宗道:「老丈先行;〔不令先行,少間如何銷繳?凡作文須切記此法。〕小可買些香紙也便來也。」

  老人作別去了。

  戴宗,李逵回到客店裏,取了行李,包裹,再拴上甲馬,離了客店,兩個取路投九宮縣二仙山來。戴宗使起「神行法,」四十五里,片時到了。二人來到縣前,問二仙山時,有人指道:「離縣投東,只有五里便是。」

  兩個又離了縣治,投東而行,果然行不到五里,早來到二仙山下。見個樵夫,戴宗與他施禮,說道:「借問此間清道人家在何處居住?」

  樵夫指道:「只過這個山嘴,門外有條小石橋的便是。」〔山居如畫。先問居,次問人。文章極小處,都有節次。〕兩個抹過山嘴來,見有十數間草房,一周圍矮牆,牆外一座小小石橋,〔山居如畫。〕兩個來到橋邊,見一個村姑,提一籃新果子出來。

  〔山居如畫。○詩云: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醜枝。一樵夫,一村姑,一石橋,一果籃,寫來真令人想殺山居也。〕

  戴宗施禮問道:「娘子從清道人家出來,清道人在家麼?」

  村姑答道:「在屋後煉丹。」〔山居如畫。○高唐州斯殺忙殺人,二仙山煉丹閑殺人,乃忙者不知忙到何時方了,閑者又不知閑到何時方了,令我一歎也。〕

  戴宗心中暗喜。分付李逵道:「你且去樹多處躲一躲,待我自入去見了他卻來叫你。」

  戴宗自入到裏面看時,一帶三間草房,門上懸掛一個蘆簾。〔山居如畫。〕戴宗咳嗽一聲,只見一個白髮婆婆從裏面出來。戴宗當下施禮道:「告稟老娘,小可欲求清道人相見一面。」

  婆婆問道:「官人高姓?」

  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從山東到此。」

  婆婆道:「孩兒出外雲遊,不曾還家。」

  戴宗道:「小可是舊時相識,要說一句緊要的話,〔無緊要,尚回不在家;安有有緊要,反望其出來耶?戴宗徒知緊要之緊要,而不知世上之所謂緊要,乃山中之所謂扯淡,真可笑,亦可哀也。〕求見一面。」

  婆婆道:「不在家裏,有甚話說,留下在此不妨。待回家自來相見。」

  戴宗道:「小可再來。」

  就辭了婆婆,卻來門外對李逵道:「今番須用著你;〔是以院長必須得一個做伴同來也。〕方才他娘說道不在家裏,如今你可去請他。他若說不在時,你便打將起來,〔好〕卻不得傷犯他老母,〔又好。〕我來喝住你便罷。」

  〔又好。○未放火,先算收火者,待李逵不得不爾也。〕

  李逵先去包裹裏取出雙斧,插在兩胯下,〔數日悶人,一時松顙,寫得活畫。〕入得門裏,大叫一聲「著個出來。」

  〔四字絕倒。深山學道人家,曾未曾聞此聲,真非李大哥道不出也。○明知學道之家定無餘人,而雲著個出來者,蓋言自出來也得,娘出來也得也。四字中已畫出火雜雜扳爺之勢矣。○讀之覺紙上有聲甚厲。〕

  婆婆慌忙迎著問道:「是誰?」見了李逵睜著雙眼,先有八分怕他,問道:「哥哥有甚話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