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2) |
|
孫立答道:「總兵府行下文書,對高我來此間鄆州守把城池,堤防梁山泊強寇;便道經過,聞知仁兄在此祝家莊,特來相投。本待從前門來,因見村口莊前俱屯下許多人馬,〔是遠來不知頭路語。〕不好衝突,特地尋覓村裏,從小路問到村後,入來拜望仁兄。」 欒廷玉道:「便是這幾時連日與梁山泊強寇廝殺,已拿得他幾個頭領在莊裏了。只要捉了宋江賊首,一併解官。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守。正如『錦上添花,旱苗得雨。』」 孫立笑道:「小弟不才,且看相助捉拿這廝們,成全兄長之功。」 欒廷玉大喜,當下都引一行人進莊裏來,再拽起了吊橋,關上了莊門。〔拽吊橋,關莊門。〕孫立一行人安頓車仗人馬,更換衣裳,都在前廳來相見祝朝奉,與祝龍、祝虎、祝彪三傑都相見了。一家兒都在廳前相接。欒廷玉引孫立等上到廳上相見。講禮已罷,便對祝朝奉說道:「我這個賢弟孫立,綽號病尉遲,任登州兵馬提轄。今奉總兵府對調他來鎮守此間鄆州。」 祝朝奉道:「老夫亦是治下。」 孫立道:「卑小之職,何足道哉?早晚也要望朝奉提攜指教。」 祝氏三傑相請眾位尊坐。 孫立動問道:「連日相殺,征陣勞神?」 祝龍答道:「也未見勝敗。眾位尊兄鞍馬勞神不易。」 孫立便叫顧大嫂引了樂大娘子——叔伯姆兩個——去後堂拜見宅眷;〔好〕喚過孫新、解珍、解寶參見了,說道:「這三個是我兄弟。」〔好〕指著槳和便道:「這位是此間鄆州差來取的公吏。」〔好〕指著鄒淵、鄒閏道:「這兩個是登州送來的軍官。」〔好〕祝朝奉並三子雖是聰明,卻是他又有老小〔一。〕並許多行李車仗人馬,〔二。〕又是欒廷玉教師的兄弟,〔三。〕那裏有疑心,只顧殺牛宰馬做筵席管待眾人飲酒。 過了一兩日,到第三日,〔提動。〕莊兵報道:「宋江又調軍馬殺奔莊上來了!」 祝彪道:〔第一日,只寫祝彪出莊。〕「我自去上馬拿此賊!」 便出莊門,放下吊橋,〔出莊門,放吊橋。〕引一百餘騎馬軍殺將出來。早迎見一彪軍馬,約有五百來人。當先擁出那個頭領,彎弓插箭,拍馬輪槍,乃是小李廣花榮。祝彪見了,躍馬挺槍,向前來鬥。花榮也縱馬來戰祝彪。兩個在獨龍岡前,約鬥數十合,不分勝敗。花榮賣個破綻,撥回馬便走。〔賣個破綻,撥馬便走,當知此日將令,原只要如此,俗本自增引他趕來四字,失之千里。〕祝彪正待縱馬要追去,背後有認得的,說道:「將軍休要去趕,恐防暗器。此人深好弓箭。」 祝彪聽罷,便勒轉馬來不趕,領回人馬,投莊上來,拽起吊橋;〔投莊上,拽吊橋。〕看花榮時,已引軍馬回了。〔可知將令。〕祝彪直到廳前下馬,進後堂來飲酒。孫立問道:「小將軍今日拿得甚賊?」 祝彪道:「這廝們夥裏有個甚麼小李廣花榮,槍法好生了得。鬥了五十餘合,那廝走了。我卻待要趕去追他,軍人們道,那廝好弓箭,因此各自收兵回來。」 孫立道:「來日看小弟不才,拿他幾個。」 當日席上叫樂和唱曲,〔閑中點筆。〕眾人皆喜。至晚席散,又歇了一夜。 到第四日午牌,〔提動。〕忽有莊兵報道:「宋江軍馬又來在莊前了!」 堂下祝龍、祝虎、祝彪三子都披掛了,出到莊前門外。〔第二日,寫三祝出莊。○出莊門。〕遠遠地聽得鳴鑼擂鼓,呐喊搖旗,對面早擺下陣勢。這裏祝朝奉坐在莊門上,左旁欒廷玉,右邊孫提轄;祝家三傑並孫立帶來的許多人馬,都擺在門邊。 早見宋江陣上豹子頭林冲高聲叫駡。祝龍焦躁,〔先祝龍。〕喝叫放下吊橋,〔放吊橋。〕綽槍上馬,引一二百人馬,大喊一聲,直奔林冲陣上。莊門下擂起鼓來,兩邊各把弓弩射住陣腳。林冲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龍交戰。連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兩邊鳴鑼,各回了馬。〔可知將令。〕祝虎大怒,〔次祝虎。〕提刀上馬。跑到陣前,高聲大叫:「宋江決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