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3) |
|
宋江便叫手下眾人把這沙土布袋和蘆葦乾柴都搬上岸,望城邊來。聽那更鼓時正打二更。宋江叫小嘍囉各各拖了沙土布袋並蘆柴就城邊堆垛了。眾好漢各挺手中軍器,只留張橫、三阮、兩童,守船接應;〔不惟精于行文,亦複精於行兵,若在俗筆,竟一哄都上岸矣。〕其餘頭領都奔城邊來。望城上時,約離北門有半里之路,宋江便叫放起帶鈴鵓鴿。只見城上〔只見二。〕一條竹竿,縛著白號帶,風飄起來。宋江見了,便叫軍士就這城邊堆起沙土布袋,分付軍漢一面挑,擔蘆葦油柴上城。只見白勝〔只見三。〕已在那裏接應等候,把手指與眾漢道:「只那條巷便是黃文炳住處。」〔好〕 宋江問白勝道:「薛永,侯健在那裏?」 〔妙。○調遣曲折,前文已詳,此處連用數個只見,不過更將前計,再一點醒之耳。若又逐一板板應出,便覺了無靈變之氣,只就一問一答,顯得眾人無不效命。筆法妙絕。〕 白勝道:「他兩個潛入黃文炳家裏去了,只等哥哥到來。」 宋江又問道:「你曾見石勇,杜遷麼?」〔妙〕 白勝道:「他兩個在城門邊左近伺候。」 宋江聽罷,引了眾好漢下城來,逕到黃文炳門前,只見侯健〔只見四。〕閃在房檐下。宋江喚來,附耳低言道:「你去將菜園門開了,放他軍士把蘆葦油柴堆放裏面;可教薛永尋把火來點著,卻去敲黃文炳門道:『間壁大官人家失火!有箱籠什物搬來寄頓!』〔大官人失火,曾與二官人何涉;然大官人失火,而搬運箱籠前來寄頓,此言直鑽入二官人耳朵心坎也。○上文增出大官人,只為此一句耳。〕敲得門開,我自有擺佈。」 宋江教眾好漢分幾個把住兩頭。〔精於用兵。〕侯健失去開了菜園門,軍漢把蘆柴搬來堆在裏面。侯健就討了火種,遞與薛永,將來點著。侯健便閃出來,卻去敲門,叫道:「間壁大官人家失火!有箱籠搬來寄頓,快開門則個!」 裏面聽得,便起來看時,望見隔壁火起,連忙開門出來。晁蓋、宋江等呐聲喊殺將入去。眾好漢亦各動手,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把黃文炳一門內外大小四五十口盡皆殺了,不留一人。〔獻勤人看樣。〕只不見了文炳一個。〔文情奇絕,偏要作此一閃。○前已注明人自不覺也。〕眾好漢把他從前酷害良民積攢下許多家私金銀〔家私金銀上,加出酷害很民積攢下七字,與天下看樣。〕收拾俱盡,大哨一聲,眾多好漢都扛了箱籠家財,卻奔城上來。 且說石勇、杜遷見火起,各掣出尖刀,便殺把門的軍人,卻見前街鄰合,拿了水桶梯子,都奔來救火。〔好〕石勇、杜遷大喝道:「你那百姓休得向前!我們是梁山泊好漢數千在此,來殺黃文炳一門良賤,與宋江、戴宗報仇!不幹你百姓事!你們快回家躲避了,休得出來管閒事!」 眾鄰合有不信的,立住了腳看。〔寫得好,真有是事。〕只見黑旋風李逵〔只見五。〕輪起兩把板斧,著地捲將來,眾鄰合方才呐聲喊,抬了梯子、水桶,一哄都走了。〔寫得好。〕這邊後巷也有幾個守門軍漢,帶了些人,拖了麻搭火勾,都奔來救火。〔寫得好。○多寫救火者,正是張皇火勢也。〕早被花榮張起弓,當頭一箭,射翻了一個。〔好,足矣。〕 李逵大喝道:「要死的便來救火!」 那夥軍漢一齊都退去了。〔寫得好。〕只見薛永〔只見六。〕拿著火把,便就黃文炳家裏,前後點著,亂亂雜雜火起。當時李逵砍斷鐵鎖,大開城門。一半人從城上出去,一半人從城門下出去。〔必盡從門下出去,便是死筆,此獨寫出紛紛雜雜,得勝便走之狀,就畫也畫不來。○前宋江用石杜壓門,正是要眾人都從門下出去也。至此忽然寫出一半人不依宋江將令,一時忙亂如畫。〕只見三阮、張、童,〔中見七。〕都來接應,合做一處,扛抬財物上船。無為軍已知江州被梁山泊好漢劫了法場,殺死無數的人,如何敢出來追趕,只得回避了。〔寫得好。〕這宋江一行眾好漢只恨拿不著黃文炳,〔結上引下。〕都上了船,搖開了,自投穆弘莊上來,不在話下。 卻說江州城裏望見無為軍火起,蒸天價紅,〔此一句上邊都紅。○上文止寫眾人,各逞功勞,不曾寫到火勢,此處方顯出大火來。〕滿城中講動;只得報知本府。這黃文炳正在府裏議事,〔直接侯健語。〕聽得報說了,慌忙來稟知府道:「敝鄉失火,〔敝鄉二字妙,寫得從寬漸緊。〕急卻回家看覷!」 蔡九知府聽得,忙叫開城門,差一隻官船相送。〔文炳之被捉,知府害之矣。〕黃文炳謝了知府,隨即出來,帶了從人,慌速下船,搖開江面,望無為軍來。看見火勢猛烈,映得江面上都紅,〔此一句下邊多紅。〕梢公說道:「這火只是北門裏火。」〔比敝鄉漸緊。〕黃文炳見說了,心裏越慌。看看搖到江心裏,只見一隻小船從江面上搖過去了。〔妙,寫得神出鬼沒。○只見八。〕少時,又是一隻小船搖將過來,〔搖過去,搖過來,妙不可言。〕卻不逕過,望著官船直撞將來。〔此句上暗藏兩隻小船商量可知。〕從人喝道:「甚麼船!敢如此直撞來!」 只見那小船上一條大漢跳起來,〔只見九。〕手裏拿著撓釣,〔妙,又可救火,又可搭人。〕口裏應道:「去江州報失火的船!」 〔只道手裏拿一鉤,不道口裏又舒一鉤也。〕 黃文炳便鑽出來,問道:「那裏失火?」 那大漢道:「北門黃通判家〔第一句是敝鄉,第二句是北門,第三句便直逼出黃通判家四字來,妙妙。〕被梁山泊好漢殺了一家人口,劫了家私,如今正燒著哩!」 黃文炳失口叫聲苦,不知高低。〔寫得疾。〕那漢聽了,一撓釣搭住了船,便跳過來。〔寫得疾。〕黃文炳是個乖覺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梢後走,望江裏踴身便跳。〔寫得疾。〕只見當面前又一隻船,〔只見十。寫得疾。〕水底下早鑽過一個人,把黃文炳劈腰抱住,攔頭揪起,扯上船來。〔寫得疾。〕船上那個大漢早來接應,〔寫得疾。〕便把麻索綁上。那搖官船的梢公只顧下拜。〔餘波。〕 李俊說道:「我不殺你們,只要捉黃文炳這廝!你們自回去,說與蔡九知府那賊驢知道:俺梁山泊好漢們權寄他那顆驢頭,早晚便要來取!」〔斬首犯,赦從犯,都好。〕梢公戰抖抖的道:「小人去說!」 李俊、張順,拿了黃文炳過自己的小船上,放那官船去了。 兩個好漢桌了兩隻快船,逕奔穆弘莊上。早搖到岸邊。望見一行頭領都在岸上等候,搬運箱籠上岸。見說拿得黃文炳,宋江不勝之喜。眾好漢一齊心中大喜,說:「正要此人見面!」〔可謂久慕通判高才。〕李俊、張順,早把黃文炳帶上岸。眾人看了,監押著,離了江岸,到穆太公莊上來。朱貴、宋萬,接著眾人,〔看他一筆不亂。〕入到莊裏草廳上坐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