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1)


  【總批:前回寫吳用劫江州,皆呼眾人默然授計,直至法場上,方實然走出四色人來。此回寫宋江打無為軍,卻將秘計一一說出,更不隱伏一句半句,凡以特特與之相異也。然文章家又有省者加倍省,增即加倍增之法。既已寫宋江明明定計,便又寫眾人個個起行;不寫則只須一句,寫則必須兩番。此又特特與俗筆相異,不可不知也。

  打無為軍一一事宜,已都在定計時明白開列,入後正敘處,只將許多「只見」字點逗人數而已。譬諸善奕者,滿盤大勢都已打就,入後只將一子兩子處處劫殺,便令全域隨手變動。文章至此,真妙手也。

  寫宋江口口恪遵父訓,甯死不肯落草,卻前乎此,則收拾花榮、秦明、黃信、呂方、郭盛、燕順、王矮虎、鄭天壽、石勇等八個人,拉而歸之山泊;後乎此,則又收拾戴宗、李逵、張橫、張順、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等十六個人,拉而歸之山泊。

  兩邊皆用大書,便顯出中間奸詐,此史家案而不斷之式也。

  一路寫宋江權詐處,必緊接李逵粗言直叫,此又是畫家所謂反襯法。讀者但見李逵粗直,便知宋江權詐,則庶幾得之矣。

  寫宋江上樑山後,毅然更張舊法,別出自己新裁,暗壓眾人,明欺晁蓋,甚是咄咄逼人。不意筆墨之事,其力可以至此。】

  ***

  話說江州城外白龍廟中〔常論一篇大文,全要尾上結束得好,固也。獨今此文,忽然反在頭上結束一遍,看他將白龍廟中四字,兜頭提出,下卻分出梁山泊好漢某人某人等,潯陽江好漢某人某人等,城裏好漢某人一人,通共計有若干好漢,讀之正不知其為是結前文,為是起後文,但見其有切玉如泥之力,可見文無定格,隨時手可造也。〕梁山泊好漢〔先敘山泊。〕劫了法場,救得宋江、戴宗,正是晁蓋、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劉唐、燕順、杜遷、宋萬、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共計一十七人,〔看他許多大將。〕領帶著八九十個悍勇壯健小嘍囉。〔看人許多手下人。○一結。〕潯陽江上來接應的好漢,〔次敘江上。〕張順、張橫、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薛永,九籌好漢,〔看他又是許多大將。〕也帶四十餘人,〔看他亦有許多手下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撐駕三隻大船,前來接應;〔一結。〕城裏〔末敘城裏。〕黑旋風李逵〔看他單是一個人。○上文結敘山泊、江上兩枝人馬,可稱雄師。此單是李逵一個,亦不可不稱雄師。筆墨之妙,史遷未及。〕引眾人〔山泊、江上、如許人馬;城裏李逵,只是一個。可雲多寡不敵之至矣。卻忽然寫出引眾人三字,便令山泊一十七人,及江上九人,無不悉為李逵所統。是至少者反至多,為奇變之極也。〕殺至潯陽江邊:兩路救應。──通共有一百四五十人,都在白龍廟裏聚義。〔如此結束,豈是恒人之筆。〕只聽得小嘍囉報道:「江州城裏軍兵,擂鼓搖旗,鳴鑼發喊,追趕到來。」

  那黑旋風李逵聽得,大吼了一聲,提兩把板斧,先出廟門。〔先出妙。〕眾好漢呐聲喊,都挺手中軍器,齊出廟來迎敵。〔齊出妙。〕劉唐、朱貴,先把宋江、戴宗,護送上船。〔調劉、朱好。〕李俊同張順、三阮,整頓船隻。〔調李、張、三阮好。〕就江邊看時,見城裏出來的官軍約有五七千馬軍,〔須知五七千,不是從眾人眼中約出,是從戴宗口中約出。〕當先都是頂盔衣甲,全副弓箭,手裏都使長槍,〔彼軍當先。〕背後步軍簇擁,〔彼軍背後。○寫得彼軍精神之極。〕搖旗呐喊,殺奔前來。這裏李逵當先輪著板斧,赤條條地飛奔砍將入去;〔此軍當先。〕背後便是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四將擁護。

  〔此軍背後。寫得此軍亦出色之極。〕

  花榮見前面的軍馬都托住了槍,只怕李逵著傷,偷手取弓箭出來,搭上箭,拽滿弓,望著為頭領的一個馬軍,颼地一箭,只見翻筋斗射下馬去。那一夥馬軍吃了一驚,各自奔命,〔活畫。〕撥轉馬頭便走,倒把步軍先沖倒一半。〔活畫。○是以師中重紀律也。〕這裏眾多好漢們一齊衝突將去,殺得那官軍屍橫野爛,血染江紅,直殺到江州城下。城上策應官軍早把擂木炮石打將下來。官軍慌忙入城,關上城門,好幾日不敢出來。〔為打無為州地。〕

  眾多好漢拖轉黑旋風,〔拖字妙,非旗可令,非金可收,畫出鐵牛情性。〕回到白龍廟前下船。晁蓋整點眾人完備,都叫分頭下船,開江便走。〔四字如脫兔。〕卻值順風,拽起風帆,三隻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來。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一行眾人都上岸來。穆弘邀請眾好漢到莊內堂上,穆太公出來迎接。宋江等眾人都相見了。太公道:「眾頭領連夜勞神,且請客房中安歇,將息貴體。」

  各人且去房裏暫歇將養,整理衣服器械。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饌,排下筵席,管待眾頭領。飲酒中間,說起許多情節。晁蓋道:「若非是二哥眾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於縲!」

  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卻打從那條路上來?」〔是近江州人語。〕李逵道:「我自只揀人多處殺將去。他們自跟我來。我又不曾叫他。」〔大哥口中純是天籟。〕眾人聽了都大笑。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若無眾好漢相救時,和戴院長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聰明人為人幹事,往往不遭人怨,定被天怒,只為犯此四字耳。〕幾番唆毒要害我們,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作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

  晁蓋道:「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非寫晁蓋心懶,亦非寫其老成,蓋止為才鬧江州,便打無為,筆墨無節,便同戲事。故特向主軍口中商量一句,以作文章一頓也。〕似此奸賊已有堤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並林冲,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

  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癡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花榮道:「哥哥見得是。〔每寫花榮靈警。〕雖然如此,只是無人識得路逕,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個人去那裏城中探聽虛實,也要看無為軍出沒的路徑去處,就要認黃文炳那賊的住處了,然後方好下手。」

  薛永便起身說〔薛永上山無功,故特用之。〕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處無為軍最熟。我去探聽一遭,如何?」

  宋江道:「若得賢弟去走一遭,最好。」

  薛永當日別了眾人,自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