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八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7) |
|
蕭讓和金大堅焦躁,倚仗各人胸中本事,便挺槍棒,逕奔王矮虎。王矮虎也挺樸刀來。三人各使手中器械,約戰了五七合,王矮虎轉身便走。兩個卻待去趕,聽得山上鑼聲又響。左邊走出雲裏金剛宋萬,右邊走出摸著天杜遷,背後卻是白麵郎君鄭天壽,〔自是一輩。〕各帶三十餘人,一發上,把蕭讓,金大堅橫拖倒拽,捉投林子裏來。四籌好漢道:「你兩個放心。我們奉著晁天王的將令,特來請你二位上山入夥。」 蕭讓道:「山寨裏要我們何用?我兩個手無縛雞之力,只好吃飯。」 杜遷道:「吳軍師一來與你相識,二乃和你兩個武藝本事,特使戴宗來宅上相請。」 蕭讓、金大堅,都面面廝覷,做聲不得。當時都到旱地忽律朱貴酒店內,相待了分例酒食,〔不漏。〕連夜喚船,便送上山來。到得大寨,晁蓋、吳用,並頭領眾人都相見了,一面安排筵席相待;且說修蔡京回書一事,「因請二位上山入夥,共聚大義。」 兩個聽了,都扯住吳學究:「我們在此趨侍不妨,只恨各家都有老小在彼,〔自是閑文,然亦正須了卻。〕明日官司知道,必然壞了!」 吳用道:「二位賢弟不必憂心。天明時便有分曉。」〔奇〕當夜只顧吃酒歇了。 次日天明。只見小嘍囉報道:「都到了!」 吳學究道:「請二位賢弟親自去接寶眷。」〔奇〕蕭讓,金大堅聽得,半信半不信。兩個下至半山,只見數乘轎子,抬著兩家老小上山來。兩個驚得呆了,問其備細。老小說道:「你昨日出門之後,只見這一行人將著轎子來說:『家長只在城外客店裏中了暑風,快叫取老小來看救。』出得城時,不容我們下轎,直抬到這裏。」 兩家都一般說。蕭讓聽了,與金大堅兩個閉口無言;只得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夥。安頓了兩家老小。〔了。〕 吳學究卻請出來與蕭讓商議寫蔡京字體回書去救宋公明。金大堅便道:「從來雕得蔡京的諸樣圖書名諱字型大小。」 當時兩個動手完成,〔疾。〕忙排了回書,〔疾。〕備個筵席,快送戴宗起程,〔疾。〕分付了備細書意。〔疾。〕戴宗辭了眾頭領下山來時,小嘍囉忙把船隻渡過金沙漢,〔疾。〕送至朱貴酒店裏,連忙取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作別朱貴,開腳步,登程去了。 〔疾。○數話寫得手忙腳亂,為失事作地,妙絕。〕 且說吳用送了戴宗過渡,自同眾頭領再回大寨筵席。正飲酒間,只是吳學究叫聲苦,不知高低。〔奇妙不可言。〕眾頭領問道:「軍師何故叫苦?」 吳用便道:「你眾人不知,是我這封書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奇妙不可言。〕眾頭領大驚,連忙問道:「軍師書上卻是怎地差錯?」 吳學究道:「是我一時只顧其前,不顧其後。書中有個老大脫卯!」 蕭讓便道:「小生寫得字體和蔡太師字體一般,語句又不曾差了,〔一襯妙絕。〕請問軍師,不知那一處脫卯?」 金大堅又道:「小生雕的圖書,亦無纖毫差錯,〔又一襯妙絕。〕怎地見得有脫卯處?」 吳學究疊兩個指頭,說出這個差錯脫卯處,有分教眾好漢:大鬧江州城,鼎沸白龍廟。直教: 弓弩叢中逃性命,刀槍林裏救英雄。 畢竟軍師吳學究說出怎生脫卯來,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