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並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2) |
|
何濤與巡檢商議道:「這湖泊裏港汊又多,路徑甚雜;抑且水蕩陂塘,不知深淺;若是四紛五落去捉時,又怕中了這賊人奸計:我們把馬匹都教人看守在這村裏,一發都下船裏去。當時捕盜巡檢並何觀察一同做公的人等都下了船。那時捉的船非止百十支,也有撐的,亦有搖的,〔寫得紛紛可笑。○撐搖二字,寫成一笑,使般如馬,固如是耶?〕一齊都望阮小五打漁莊上來。行不到五六里水面,只聽得蘆葦中間有人嘲歌。〔眉批:此文凡有兩番,今每一番。〕眾人且住了船聽時,〔只聽得三字,紙上如有一人直閃出來。住了船聽時五字,紙上如有一人複閃入去,寫得變詭之極。〕那歌道: 打魚一世蓼兒窪,不種青苗不種麻。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以殺盡贓酷為報答國家,真能報答國家者也。〕 何觀察並眾人聽了,盡吃一驚。只見遠遠地一個人獨桌一支小船兒,唱將來。有認得的指道:「這個便是阮小五!」〔阮五先聽後見。〕何濤把手一招,眾人並力向前,各執器械,挺著〔好笑,見鬼。〕迎將去。 只見阮小五大笑,〔妙人。〕罵道:「你這等虐害百姓的賊官!〔官是賊,賊喊捉賊是老爺。然則官也,賊也;賊也,老爺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快絕之文。〕直如此大膽!敢來引老爺做甚麼!卻不是來捋虎鬚!」 何濤背後有會射弓箭的,搭上箭,拽滿弓,一齊放箭。阮小五放箭來,拿著樺揪,翻筋斗鑽下水裏去,〔來時來得出奇,去時去得出奇。〕眾人趕來跟前,拿個空。又撐不到兩條港汊,只聽得蘆葦蕩裏打呼哨。眾人把船擺開,〔好笑,又見鬼。〕見前面兩個人桌著一支船來。船頭上立著一個人,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手裏撚著條筆管槍,〔阮七先見後聽。〕口裏也唱著道: 老爺生長石碣村,稟性生來要殺人。 先斬何濤巡檢首,京師獻與趙王君! 〔斬贓酷首級以獻其君,真能獻其君矣。○又兩歌辭義相承,如斷若續。前雲殺盡,後雲先斬;前歌大,後歌緊,妙絕。〕 何觀察並眾人聽了,又吃一驚。有認得的說道:「這個正是阮小七!」 何濤喝道:「眾人並力向前,先拿住這個賊,休教走了!」 阮小七聽得,笑道:〔也笑,妙人。〕「潑賊!」〔前雲虐害百姓的賊,乃明正賊之罪也。此卻並虐害百姓四字都省去,只以二字直呼之雲潑賊,下亦更不別接一語,更為快絕也。〕便把槍只一點,那船便使轉來,望小港裏串著走。〔妙〕眾人捨命喊,〔可笑,又見鬼。〕趕將去。 這阮小七和那搖船的飛也似搖著櫓,口裏打著呼哨,串著小港汊中只顧走。〔妙〕眾官兵趕來趕去,看見那水港窄狹了。何濤道:「且住!把船且泊了,都傍岸邊。」 上岸看時,只見茫茫蕩蕩,都是蘆葦,正不見一些旱路。何濤內心疑惑,卻商議不定,便問那當村住的人。說道:「小人們雖是在此居住,也不知道這裏有許多去處。」 何濤便教劃著兩隻小船,船上各帶三個做公的去前面探路。去了兩個時辰有餘,不見回報。〔妙〕 何濤道:「這廝們好不了事!」 再差五個做公的,又劃兩隻船去探路。這幾個做公的劃了兩隻船,又去了一個多時辰,並不見些回報。〔妙〕 何濤道:「這幾個都久慣作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卻怎地也不曉事!如何不著一隻船轉來回報?不想這些帶來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 天色又看看晚了,〔夾此一句妙。〕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妙〕揀一隻疾快小船,選了幾個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漿起五六把樺楫,何濤坐在船頭上,望這個蘆葦港裏蕩將去。 那時已是日沒沈西。〔夾此一句妙。〕劃得船開,約行了五六里水面,看見側邊岸上一個人提著把鋤頭走將來。〔千奇百怪,橫現側出。〕何濤問道:「兀那漢子,你是甚人?這裏是甚去處?」 那人應道:「我是這村裏莊家。這裏喚做斷頭溝,〔好地名。〕沒路了。」 何濤道:「你曾見兩隻船過來麼?」 那人道:「不是來捉阮小五的?」 何濤道:「你怎地知得是來捉阮小五的?」 那人道:「他們只在前面鳥林裏廝打。」〔不是廝打之事,說得好笑。〕 何濤道:「離這裏還有多少路?」 那人道:「只在前面望得見便是。」 何濤聽得,便叫攏船前去接應;便差兩個做公的拿了擋叉上岸來。只見那漢提起鋤頭來,手到,把這兩個做公的,一鋤頭一個,〔快事快文。○鄉間百姓鋤頭,千推不足供公人一飯也,豈意今日一鋤頭已足。〕翻筋斗都打下水裏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