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古典文學 >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1)


  【總批:古語有之:畫咸陽宮殿易,畫楚人一炬難;畫舳艫千里易,畫八月潮勢難。今讀《水滸》至東郭爭功,其安得不謂之畫火、畫潮第一絕筆也!夫梁中書之愛楊志,止為生辰綱伏線也,乃愛之而將以重大托之,定不得不先加意獨提掇之。於是傳令次日大小軍官都至教場比試,蓋其意止在周謹一分請受耳。今觀其略寫使槍,詳寫弓馬,亦可謂於教場中盡態極妍矣。而殊不知作者滔滔浩浩、莽莽蒼蒼之才,殊未肯已也。忽然階下左邊轉出一個索超,一時遂若連彼梁中書亦似出於意外也者。而於是於兩漢未曾交手之前,先寫梁中書著楊志好生披掛,又借自己好馬與他騎了。於是李成亦便叫索超去加倍分付,亦將自己披掛戰馬全副借與。

  當是時,兩人殊未嘗動一步,出一色,而讀者心頭眼底已自異樣驚魂動魄,閃心搖膽。卻又放下兩人,複寫梁中書走出月臺,特特增出一把銀葫蘆頂茶褐羅三簷涼傘,重放炮,重發擂,重是金鼓起,重是紅旗、黃旗、白旗、青旗招動,然後托出兩員好漢來。讀者至此,其心頭眼底,胡得不又為之驚魂動魄,閃心搖膽?

  然而兩人固殊未嘗交手也。至於正文,只用一句「戰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就此一句,半路按住,卻重複寫梁中書看呆,眾軍官喝采,滿教場軍士們沒一個不說,李成、聞達不住聲叫好鬥,使讀者口中自說滿教場人,而眼光自落在兩個好漢、兩匹戰馬、兩般兵器上。不惟書裏梁中書呆了,連書外看書的人也呆了,於是鳴金收軍而後,重複正寫一句兩個各要爭功,那肯回馬。如此行文,真是畫火畫潮,天生絕筆,自有筆墨未有此文,自有此文未有此評。嗚呼!天下之樂,第一莫若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讀《水滸》,即又何忍不公諸天下後世之酒邊燈下之快人恨人也!

  如此一回大書,愚夫讀之,則以為東郭爭功,定是楊志分中一件驚天動地之事。殊不知止為後文生辰綱要重托楊志,故從空結出兩層樓臺,以為梁中書愛楊志地耳。故篇中凡寫梁中書加意楊志處,文雖少,是正筆,寫與周謹、索超比試外,文雖絢爛縱橫,是閒筆。夫讀書而能識賓主旁正者,我將與之遍讀天下之書也。

  看他齊臻臻地一教場人,後來發放了大軍,留下梁中書、眾軍官、索超、楊志;又發放了眾軍官,留下梁中書、索超、楊志;又發放了索超,留下梁中書、楊志。嗟乎!意在乎此矣。寫大風者曰:「始於青萍之末」,「盛於土囊之口」。吾嘗謂其後當必重收到青萍之末也,今梁中書、楊志,所謂青萍之末,而教場比試,所謂土囊之口,讀者其何可以不察也。】

  ***

  話說當時周謹,楊志兩個勒馬在門旗下,正欲交戰交鋒。只見兵馬都監聞達喝道:「且住!」

  自上廳來稟覆梁中書道:〔聞達稟。〕「複恩相:論這兩個比試武藝,雖然未見本事高低,槍刀本是無情之物,只宜殺賊剿寇,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敗致命。此乃於軍不利。可將兩根槍去了槍頭,各用氈片包裏,地下蘸了石灰,再各上馬,都與皂衫穿著,但用槍桿廝搠;如白點多都當輸。」

  梁中書道:「言之極當。」

  隨即傳令下去。兩個領了言語,向這演武廳後去了槍尖,都用氈片包了,縛成骨朵;身上各換了皂衫;各用槍去石灰桶裏蘸了石灰,再各上馬,出到陣前。

  那周謹躍馬挺槍,直取楊志;這楊志也拍戰馬,撚手中槍,來戰周謹。兩個在陣前,來來往往,番番複複;攪做一團,紐做一塊;鞍上人鬥人,坐下馬鬥馬。兩個鬥了四五十合,看周謹時,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點點,約有三五十處;看楊志時,只有左肩胛下一點白。

  〔寫周謹點多不足喜,喜其寫楊志肩胛上亦有上點也。〕

  梁中書大喜,〔主句。〕叫喚周謹上廳,看了跡,道:「前官參你做個軍中副牌,量你這般武藝,如何南征北討?怎生做得正請受的副牌?教楊志替此人職役。」

  管軍兵馬都監李成上廳稟覆梁中書道:〔李成稟。〕「周謹槍法生疏,弓馬熟嫻;〔豈真有是事,只圖又有一番悅目也。〕不爭把他來退了職事,恐怕慢了軍心。再教周謹與楊志比箭,如何?」

  梁中書道:「言之極當。」

  再傳下將令來,叫楊志與周謹比箭。兩個得了將令,都插了槍,各關了弓箭。楊志就弓袋內取出那張弓來,扣得端正,擎了弓,跳上馬,跑到廳前,立在馬上,欠身稟覆道:「恩相,弓箭發處,事不容情;恐有傷損,乞請鈞旨。」

  梁中書道:「武夫比試,何慮傷殘?但有本事,射死勿論。」

  〔與前灰槍變化,若更作抽矢去金,便同兒戲矣。〕

  楊志得令,回到陣前。李成傳下言語,叫兩個比箭好漢各關與一面遮箭牌防護身體,兩個各領了遮箭防牌,綰在臂上,楊志說道:「你先射我三箭,〔異哉此人,險哉此文。〕後卻還你三箭。」

  周謹聽了,恨不得把楊志一箭射個透明。楊志終是個軍官出身,識破了他手段,全不把他為事。

  當時將臺上早把青旗麾動,楊志拍馬望南邊去。〔寫得好。○真好看。〕周謹縱馬趕來,將韁繩搭在馬鞍鞽上,〔細〕左手拿著弓,右手搭上箭,拽得滿滿地,望楊志後心颼地一箭。〔寫得好。○後心二字故意嚇人,真正才子。〕楊志聽得背後弓弦響,霍地一閃,去鐙裏藏身,那枝箭早射個空。〔寫得好。○第一番。〕周謹見一箭射不著,卻早慌了;〔寫得好。〕再去壺中急取第二枝箭來,搭上了弓弦,覷的楊志較親,〔寫得好。○覷得較親,故意換一句嚇人。〕望後心再射一箭。楊志聽得第二枝箭來。卻不去鐙裏藏身:〔寫得好。〕那枝箭風也似來,

  〔寫得好。○此句有掣電之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