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短篇小說選 > 漁樂 曹法東 每讀魯迅《故鄉》看瓜園一段,必憶起兒時于家鄉灣邊巡漁之樂。 那時的自己個子尚未長高,覺得天地亦自高遠。不論春秋還是炎夏,自己總會 利用午休時間,提上六股叉,圍著大老灣、東老灣、三角灣去轉悠。每次都會看見 黑魚曬影,叉中的卻不多。印象中不是魚兒警覺先行逃之夭夭,就是叉繩短了半寸 只夠讓魚兒嘗到「強駑之末」的份兒。 一天中午,高年級的六柱子同學看我提著魚叉,便湊上來說:「看我的。」我 早聽說過他叉術高明,便將魚叉遞給了他。只見他看准一條正在曬影兒的黑魚,手 一揚,魚叉在空中劃了個好看的弧線,然後幾乎是自上而下垂直入水,接著魚叉猛 烈地抖動著。「叉中了!」我倆不約而同地喊出聲來。 後來學了光學物理才知道水的折射作用使眾多的魚兒在我的叉下得以逃生。當 時我心裡一股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更令人感動的是六柱子將這條大魚送給了我。後 來,換了粘網捕魚,效果是網網有魚,收穫頗豐:已深得用網之妙──固定一端, 中間放鬆,則既可粘小魚,也能纏住大魚。再後來,就是用旋網、拖網、抬網等更 先進的漁具捕魚了,但都不如小時候叉魚、粘魚的有趣。 現在市場上魚兒肥美,多是人工餵養,野生魚已很少見了。進城工作後,西裝 革履緊緊束縛著自己,自己的十八般漁具也閒置了起來。但是,赤腳追魚、驚鴨飛 天的情景仍然不時從大腦數據庫中被點擊出來。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