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當代文學 > 長恨歌 >  上一頁    下一頁
9.「滬上淑媛」(3)


  從這晚以後,王琦瑤和蔣麗莉做了朋友。她們在學校還是往常那樣,交往都是私底下。她們不同于一般女學生的要好,同進同出,喊喊喳喳,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就像王琦瑤和吳佩珍那樣的。她們不這樣交往是各有原因。在王琦瑤,是不願給人們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內心深處,則是有著對吳佩珍的顧恤,雖是她不願承認的;而在蔣麗莉,卻是為了與眾不同,她凡事都要反著大家來,她做人行事的原則最簡單,就這一個公式。她們倆在做朋友上的趣味又都有些不同于女學生的地方,都有些自以為不俗的,王琦瑤是因為經歷,蔣麗莉則來源於小說,前者是成人味,後者是文藝腔,彼此都有些歪打正著,有些不對路,也自欺著擋過去了,結果殊途同歸。她們在學校各歸各,出了校門則形影不離。蔣麗莉幹什麼都要拖著王琦瑤,王琦瑤因有蔣麗莉母親的請求,便不好拒絕似的。她幾乎要成為蔣家的一員,到哪都跟著的。蔣麗莉的親戚朋友很快部為她熟識,也是她的親戚好友一般。由於她小小的名聲,又由於她的懂事知禮,眾人對她的熱誠還勝過對蔣麗莉一籌。到後來,不是為蔣麗莉而請她,倒像是為請她捎帶上蔣麗莉的。她顯見得有些受寵,但她沒有一點忘形,待蔣麗莉比較以前還更照顧了。

  自那天的晚會之後,晚會便接踵而來。所有的晚會都像有著親緣關係,盤根錯節的。晚會上的人也都是似曾相識,天下一家的樣子。他們雖有形形種種,幹什麼的都有,卻都是見面熟。所有的晚會,又都大同小異,是有程式的,王琦瑤很快就領會了它的真諦。她曉得晚會總是一迭聲的熱鬧,所以要用冷清去襯托它;她曉得晚會總是燈紅酒綠五光十色,便要用素淨去點綴它;她還曉得晚會上的人都是熱心腸,千年萬代的恩情說不完,於是就用平淡中的真心去對比它。她天生就知道音高弦易斷,她還自知登高的實力不足,就總是以抑待揚,以少勝多。效果雖然不是顯著,卻是日積月累,漸漸地贏得人心。她是萬紫千紅中的一點芍藥樣的白;繁弦急管中的一曲清唱;高談闊論裡的一個無言。王博瑤給晚會帶來一點新東西,這點新東西是有創造性的,這裡面有著制勝的決心,也有著認清形勢的冷靜。王琦瑤在晚會上,有著凡事靠自己的心情。別人都是晚會的主人,想來就來,想去就去。只有她是客人,來和去都作不得主的。她還曉得蔣麗莉可說是她在晚會上的唯一的親人,她和她走到哪都是手拉著手。蔣麗莉本心是討厭晚會的,可為了和王琦瑤在一起,她犧牲了自己的興趣。她們倆成為晚會上的一對常客,晚會總看見她們的身影。有那麼幾次,她們缺席的時候,便到處聽見詢問她們,她們的名字在客廳裡傳來傳去的。缺席不到也是以抑待揚的一部分,比較極端的那部分。

  上海的夜晚是以晚會為生命的,就是上海人叫做「派推」的東西。霓虹燈,歌舞廳是不夜城的皮囊,心是晚會。晚會是在城市的深處,寧靜的林陰道後面,洋房裡的客廳,那種包在心裡的歡喜。晚會上的燈是有些暗的,投下的影就是心裡話,歐洲風的心裡話,古典浪漫派的。上海的晚會又是以淑媛為生命,淑媛是晚會的心,萬種風情都在無言之中,骨子裡的豔。這風情和豔是四十年後想也想不起,猜也猜不透的。這風情和豔是一代王朝,光榮赫赫,那是天上王朝。上海的天空都在傾訴衷腸,風情和豔的衷腸。上海的風是撩撥,水是無色的胭脂紅。王琦瑤是這風情和豔裡的一點,不是萬眾矚目的那點,卻是心裡墊底的一點。她幾乎是心裡的心,最最含而不露的。倘若沒有王琦瑤,晚會便是空心的晚會,是浮光掠影的繁華。王琦瑤是這風情和豔裡最有意的一點,是心裡的那點渴望,倘若沒有這,風情是無由的風情,豔也是無由的豔了。如今,這風情和豔都是有根有源,它們給上海染上那叫做情調的東西,每一景每一物都會說話似的,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王琦瑤走進上海的夜晚,這夜晚是以弄堂深處的昏黃和照相館市漫前的燈作背景的,這夜晚不再是照片那樣斷章取義,而是有頭有尾,也不是靜止,而是流動。這流動又不是片廠開麥拉裡的流動,開麥拉裡流動的是人家的故事,這夜晚流動的都是自己的,自己的得,自己的失。這得失說是自己的,卻又不全是,它是上海燈光之上那一大塊天空,還在星光之上的,是籠罩一整個城市,晝裡變白,夜裡變黑,隨日月轉移。這一塊天空被高樓遮住,被燈光遮住,是有障眼法的,可卻是雷打也不動,任憑乾坤顛倒,總是在人頭頂上的一個無邊無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