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趙玫 > 門口的鮮花 | 上頁 下頁
堅忍的戰車


  他們必須面對現實,繼續頑強地拼下去,戰鬥到最後一刻。這便是他們的默契。一種意志的默契。

  有人說是因為那駕平均年齡三十歲的德國戰車已經蒼老破敗,搖搖欲墜,所以他們最後的沉落是遲早的結局。我不知這是不是德國隊過早出局的真正原因,但對我來說,沉落與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是這架戰車所擁有的馬特烏斯、克林斯曼、比埃爾霍夫、沃恩斯、海因裡希、哈斯勒,和他們堅忍的意志力。

  直到深夜,我一直耐心等待著這場德國與克羅地亞的比賽。在此之前,我曾為橘紅色的流暢的荷蘭終於戰勝了阿根廷而歡欣鼓舞。我對德國隊是否能贏沒有把握,因為克羅地亞的咄咄逼人已有日共睹。但是我還是希望德國贏。喜歡一個隊通常是因為那個隊中有一個或幾個喜歡的球員。譬如,馬特烏斯。他的堅硬的棱角和額頭歲月滄桑的痕跡。以三十七歲的高齡卻還在盡職敬業地奮力奔跑著,摔著。僅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了。我因此便也對教練福格茨心生好感。覺得他是個念舊的也是聰明的人。他沒有把這些已萌生退意但卻有著經驗和智慧的昔日明星一腳踢開,而是在最後的機會中帶上他們,讓他們在最後的輝煌中體面地告別。我也相信憑藉著他堅忍的精神,他們一定也會像以前的幾場比賽那樣,最終在最後的時刻反敗為勝。他們具有這樣的能力,而具有這種戰績的球隊並不多。

  我便是這樣期待著。當比賽開始,儘管德國將士們在場上的動作已很緩慢,但上半場我還是堅持認為他們打得很好。

  然而卻出現逆轉。像世間所有的事物,像莫測的風雲。沃恩斯的一次犯規,或者是蘇克的一次有意識的摔倒,致使一直偏向克羅地亞隊的那個裁判將德國隊後防線上這位最好的球員逐出賽場。所有的人驚呆了。僅僅是上半場。在深夜的那個時刻,我真不知場上的德國隊場外的福格茨和看臺上的德國球迷們是怎樣承受那致命的打擊的。好像已無話可說。在這樣的時刻罰下這樣的一員大將,事實上就等於已經宣判了德國的死亡。而在此之前,比埃爾霍夫被克隊粗暴地從身後鏟倒,裁判卻好像沒有看見似的。這就是裁判的尺度。一種純屬個人化的權威。於是我無比激忿。我認為這樣球就沒法兒踢了。我因此便也非常不喜歡蘇克這個人,儘管他後來僥倖拿到了金靴獎。也許直到此刻我才更堅定地站在德國隊一方,我已經不單單是喜歡馬特烏斯、比埃爾霍夫、克林斯曼這些老驥伏櫪的球員,而是熱愛這架充滿悲劇色彩決意以少克多的戰車了。

  在遭遇了這樣的不測之後,聽聽比埃爾霍夫說什麼:中場休息時全隊一片沉默,這對我們的傷害太重了,因為我們不應該輸。教練沒有說一句話,當時的狀況讓我們已經沒法再說什麼。

  原本可能會十分精彩的比賽頓時變得毫無精彩可言。比賽改變了它的方向。

  但是德國人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對於那場比賽來說,那才是最最重要的。儘管福格茨什麼話也沒說,但團隊中的默契使所有的隊員都清楚:他們必須面對現實,繼續頑強地拼下去,戰鬥到最後一刻。這便是他們的默契。一種意志的默契。德國隊不像英格蘭,也不像意大利。當英格蘭的貝克漢姆被罰下之後,全隊便全力投向了積極的防守;而意大利隊也是用混凝土一般的守勢才贏來了最後的點球階段。但是德國人不同。他們不後退也不防守。他們只是把中場的海因裡希稍稍向後撤了撤,以彌補沃恩斯的空位,全隊還是不顧一切傾盡全力地壓上去。這就是德國隊,這才是德國戰車。這也才是這架戰車的全部本質和價值。所以後方才會失球。不知道這樣的戰略是不是正確,但,人到了這樣的時刻似乎已別無選擇。這就好比是說,反正是死。反正是死德國隊便自然要選擇個死法兒。英勇的光榮的進攻的死,而不是退縮的防守的懦弱的死。這就是德國隊的選擇。寧可失球,寧可沉沒。

  這才是最最重要的。

  於是,這架戰車終於傾覆。堅忍地,英勇而悲壯地。

  克羅地亞大勝,但是贏得讓人不夠信服。

  然後天亮了。天亮的時候心裡很難過,想從此再也看不到德國隊了。於是我才更加執著於這架沉落的戰車。堅定地認為德國隊雖死猶生。他們沒有放棄,他們永不言敗,直到最後一刻,不倒。所以他們才是真正的強者,儘管他們很不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