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揚 > 第二次握手 | 上頁 下頁 |
一七四 |
|
現在,丁潔瓊又想閉上眼睛並捂住耳朵。但是一刹那間,她覺察到身邊有某種難以形容的熒熒光澤在閃爍,那是蝮蛇或鬣蜥一類冷血動物的目光!就在這一刹那間,女科學家突然警惕起來,覺察到一切都出自身邊這條「蝮蛇」「鬣蜥」的精心安排,企圖借此使她動搖、恐怖和俯首就範…… 美國基本上不對間諜施用死刑,輕易也不對婦女施用死刑。但羅森堡夫婦案打破了慣例,成為美國在和平時期惟一判處死刑的間諜案,羅森堡的妻子埃塞爾也是在罪證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判處死刑的。報紙發表了艾森豪威爾寫給兒子的信:「在這個案子裡,一個女人將被處以死刑……這個女人具有剛強、執拗的性格,而那個男人則是軟弱的。在他們這個間諜網所進行的一切活動中,這個女人顯然是主謀。」還寫道:「如果給這個女人減刑而不給那個男人減刑的話,從今往後,蘇聯人就要從女人當中物色間諜了!」 艾克這段話實在不高明。「從女人當中物色間諜」的何嘗只是蘇聯人,從古至今各國陰謀家誰都這樣幹,美國人也不例外。但女人在關鍵時刻遠比男人堅強卻是人所共知的常見現象。如果羅森堡夫婦真是間諜,埃塞爾充當「主謀」並比她丈夫更堅強是可信的……丁潔瓊想:是不是把我也當成了「具有剛強、執拗的性格」的危險女人呢?從這場「電影」看來,顯然是這樣的。 但丁潔瓊知道,自己跟羅森堡夫婦根本不是一回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羅森堡夫婦確實控制著一個為俄國人竊取原子情報的間諜網,而丁潔瓊只願意當科學家,從來沒想過要當間諜——不管這間諜為的是錢財,還是為了實現「國際蘇維埃」。不錯,她是要回到中國去,要讓中國強大起來,讓中國也擁有原子彈和氫彈。但這有什麼錯嗎?美國能做的事,中國為什麼不能做?美國人愛美國,中國人為什麼不能愛中國?而且,她是要憑自己的學識和經驗獻身于讓祖國強大起來的事業,而不是憑間諜行徑。確實,她的很多學識和經驗是在美國得到的;但玻爾說得好,科學沒有國界,科學成果屬全人類。何況她對美國,對「曼哈頓工程」,對戰勝法西斯,做出過一個女性所能做出的最大貢獻!她既沒有「竊取」美國的什麼,也沒有欠美國的什麼。她一直堅持保留中國國籍,堅守對祖國和對愛情的忠誠,從未隱瞞更從未改變過學成之後一定要回中國去的意志! 是的,她給淩雲竹教授打過那個電話,給冠蘭寫過那一百八十七封「情書」——但所有這些顯然出於迫不得已。所有這些只是某種情緒的抒發,而不是間諜行徑。「曼哈頓工程」已經結束了,別人都可以離開阿拉摩斯,為什麼偏偏不擇手段滯留她?別的女人在她這個年歲早就為人妻為人母了,而她還只能用寫信的方式排遣內心的積鬱和痛苦,何況是這種根本無法寄出的信!即使她動身返回中國,這些信也是明擺著無法帶出海關的。她懂得這一點。在她的設想裡,這些「情書」的最終結局無非是燒掉,只把愛情深藏心底,就像她到阿拉摩斯之前寫給冠蘭的那些信一樣…… 是的,她不是間諜,FBI花了七年沒法證明的事情,今後也永遠無法證明。但是,如果對她也搞什麼「政府掌握了足夠的證據,但這些證據不能在審判中使用」,那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了! 作為「罪證」的一百八十七封信,使丁潔瓊又想起冠蘭,而想到這裡她便不禁兩眼濕潤。但她立刻警惕起來:千萬不能讓身邊那傢伙看見。她朝左一瞥。不出所料,兩對目光發生碰撞,恰如兩把寶劍猛烈相互砍斫,幾乎迸濺出火花!兩對目光就這麼僵持著,都拒絕躲避或退讓。女教授的瞳仁在黑褐中泛著藍色,像雪山中的湖泊般深邃清澈,也像冰雪融成的湖水那樣寒冷凜冽。終於,對方面部某些肉塊微微抽搐,渾身都哆嗦了一下,仿佛凍得受不了似的,將視線重新移向銀幕。 「美國是一個崇尚法治和人道的國家,這從死刑的適用、程序和執行方式上可以看出來。」丁潔瓊的耳朵裡又傳入那個得克薩斯腔。他說,美國不存在對未成年人不得判處死刑的規定;如果不滿十八歲者犯有相應罪惡,就會被判刑並處死。因此,多年來美國的監獄裡一直關押著幾十或上百名少年死刑犯,等待處決。美國有兩個州廢除了死刑,在那兩個州最重的刑罰是終身監禁,且永遠不得假釋;其他四十多個州雖未廢除死刑,但審判過程縝密漫長,真正被執行的案例很少,尤其是執行方式各異,總的來說是從殘酷趨於輕緩:有的州採用毒氣,有的州採用槍決,有的州採用絞刑,還有的州讓罪犯在槍決和絞刑中任選一種,但在戰爭時期則一律採用槍決。更多的州則採用了「先進的」電椅處決。 「絞刑是一種最古老的行刑方式,曾經風行於歐洲。通常辦法是將絞索套住犯人的脖子,然後踢開他腳下的墊高物,使其機械性窒息而死,犯人往往要經歷長時間的痛苦。後來有所改進,刑前稱量犯人體重,然後根據體重在犯人兩腳綁上重物,以確保犯人立刻被絞死。但意外經常發生,而且屍首懸掛著也不大『體面』;所以,法國大革命中的貴族寧肯被送上斷頭臺也不願接受絞刑。從人道出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對絞刑再度作了改進:絞架很高,犯人腳下有活板;『準備就緒』之後,突然打開活板,使犯人從高處墜落。這樣做的立意是讓犯人立即死亡。但因下墜距離很大,犯人的頸椎或是嚴重變形,或是當即折斷。一次行刑使犯人頸動脈破裂,鮮血噴射達十幾英尺;另一次,犯人被勒掉了腦袋,場面驚心動魄!」 這段「解說詞」所配多是卡通畫面或照片。原因很簡單:「大革命中的」法國和「十九世紀中葉」英國還不能拍攝電影。但接著就有電影了:「美國立國前後處決犯人曾經長期採用絞刑,而且至今仍有一些州採用絞刑,但是比起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來,再度作了改進。」 美國的「改進」,一是給犯人先戴上黑色頭套再套上絞索,二是犯人墜落距離從三十英尺縮短為十英尺。 「死刑中的人道原則就是讓犯人儘快地和無痛苦地斃命。槍決就是這樣被採用的。具體行刑方式不一,下面是其中一種——」 畫面顯示罪犯被綁在一根水泥的或木質的柱上,面朝五名行刑者的槍口站立:「五支槍中,有一支未裝子彈。還有,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的方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