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唐浩明 > 楊度·下 | 上頁 下頁
六〇


  終於翻到了四十三象。只見上面畫著兩個人,一大一小,像是趕路,又像是逃難。像下有幾句話: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

  「克定!」袁克定一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書上,又驚又喜。

  郭垣神情肅然地說:「袁、李二位千年前所預料的一幕正在當今上演。君非君,指的是,大總統明明是君,卻又不叫皇帝,這就是君非君。同樣的,百官也就臣非臣了。恢復帝制一事,剛開始會遇到一些艱難,最後則整個江山都屬￿大公子克定您了!」

  袁克定聽後心怦怦跳著:看來這是天意了!他緊緊地抱住郭垣的肩頭,激動地說:「郭先生,大功告成後,我一定重重地酬謝你!」

  郭垣說:「大公子有什麼事要我辦,我赴湯蹈火不辭。」

  《順天時報》這幾天接連登了幾篇日本朝野反對中國帝制的文章,袁克定正為此事而不安,他深恐父親因此而動搖帝制自為的信心。於是請郭垣幫忙出主意,如何消除《順天時報》將有可能造成的對袁世凱的影響。當得知袁世凱每天下定要看這張報紙時,郭垣出了一個主意:再造一份《順天時報》,一切都與真的那張一樣,當天報上所有的文章都照登,只把不利於帝制的文章刪去,空缺部分補上自己寫的擁護帝制的內容。

  袁克定雖覺得此舉頗為冒險,一旦識破了,將有欺父欺君之罪,但在「終克定」的鼓舞下,他決心挺而走險。不說假話,怎能辦成大事!

  從第二天開始,中南海裡所有的《順天時報》,便全部是由袁克定所控制的印刷廠裡發出來的,真正的《順天時報》一份也不能進去。在一篇篇虛假的擁戴文字的糊弄下,袁世凱帝制自為的感覺十分良好。

  「真有你的!」楊度在佩服稱讚之餘,不免在心裡想著:中華帝國,真的可以用欺騙蒙哄的手段建立嗎?

  「皙子,你來得好,有一件事正要你來辦。」

  「什麼事?」楊度放下手中的假《順天時報》,瞪著雙眼望著面前這個膽量並不亞于當年李世民的今日太原公子。

  「全國各省區的國民代表大會對國體的投票已經結束,一千九百九十三張票全部贊成君憲。過幾天參政院將受各省國民大會的委託,向大總統恭上推戴書,推戴書的草稿已擬好了,你先看看。」

  袁克定將散亂在茶几上的《順天時報》整理好,重新放進抽屜裡,隨手將推戴書的草稿拿了出來。

  楊度接過後很快瀏覽了一遍:「這是哪個才子寫的?寫得不錯嘛,我看可以用,不需作什麼改動了。」

  「這是楊士琦寫的。」袁克定淡淡地說,「好是好,但較空洞,沒有把總統的豐功偉績寫出來。這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沒有講清楚總統對國體的轉變態度。那年就職誓詞上說抵死捍衛共和,永不讓帝制復辟,現在為什麼又接受擁戴登基做皇帝,這個過程沒有寫清楚。」

  楊度想,這的確是個大事,誓詞上那番向全國全世界宣佈的話,距今不到四年,真可謂墨汁未幹,言猶在耳,現在又來自我否定。這該怎麼向世人解釋呢?

  「楊士琦是寫不好這個過程的,因為他自己沒有這個親身經歷,而你可以寫,因為你當初也是積極主張共和的,現在又積極主張帝制。你自己是怎麼轉變的,清理清理,寫出來就行了。你說呢?」

  袁克定盯著楊度看了一眼。這一眼,把楊度的心看得急跳起來。他似乎覺得袁克定在審訊他,審訊的潛臺詞是:你自己是怎麼出爾反爾、變化無常的?一種羞慚感在他的心裡慢慢升起。

  自己是怎麼改變的?一半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負責,一半是想撈取新朝宰相的資本。這種心思已經是不能和盤托出了,至於袁世凱,他的心思只有一種,即建立他個人至高無上生殺予奪的威權,建立萬世一系的袁氏王朝。而這,能公之於世嗎?

  楊度頗覺為難地說:「杏城寫的這個推戴書也是費了很多心血的,何況他位居左丞又死愛面子,不用他的,他會不高興的。」

  「用,他這份推戴書一定用。」袁克定果決地說:「皙子你飽讀歷史,應該知道自古帝王即位都是三推三讓的。總統登基,怎麼可以只有一次推戴呢?楊士琦的這份算是一推,總統就來個一讓。這第二次推戴就由你來寫,總統再來個二讓,接下來再三推三讓,最後才是總統祭天踐位。這才堂堂皇皇,光明正大。皙子,再沒有誰的文章能超過你了,你就寫吧,三天內寫好。除寫清楚轉變過程外,還要敷陳總統的功績。」

  文章是不好做,但既要當新朝的宰相,再難做的文章,也要做它個錦團繡簇,否則今後怎麼能服得了眾呢?

  回到石駙馬大街洋樓後,楊度便關起門來構思這份第二次推戴書。他要把自己這幾十年間所練就的做文章的渾身解數都使出來,做好這篇為新朝莫基的雄文。

  他設想文章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袁世凱唱頌歌,後半部分為袁世凱作辯護。前半部分頌歌又分兩部分,即功業和德行。

  袁的功業是顯赫的,這部分好寫。他很快便寫出經武、匡國、開化、靖難、定亂、交鄰六大功業來。至於德行方面,他難以下筆了。世間都說袁世凱是借革命黨來壓清室孤兒寡婦,又借清室孤兒寡婦來邀功于革命黨的奸佞。楊度心裡十分清楚,袁世凱正是這樣一個人。稱之為奸雄,可以當之無愧,表其盛德則純為欺世。欺世就欺世吧,事情做到這個地步,也只得如此了。

  楊度咬斷了幾根筆桿後,終於也寫出了後半部分來。稱讚袁世凱對清廷洵屬仁至義盡,而終於不能保全,乃歷數遷移,非關人事,至於為皇室爭得了優待,實為「千古鼎革之際,未有如是之光明正大者」,把袁世凱打扮成為一個比商湯、周文還要高尚的聖君。

  最難著筆的是辯護詞了。他冥思苦想,沒有其他更好的托詞,只能從循民意這個角度來入手。湊來湊去,他也寫出了一段文字來:

  至於前次之宣誓有發揚共和之願言,此特民國元首循例之詞,僅屬當時就職儀文之一。蓋當日之誓詞,根于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

  地位,根於民國之國體,國體實定于國民之意向,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民意共和,則誓詞隨國體為有效;民意君憲,則誓詞亦隨國

  體為變遷。今日者,國民厭棄共和趨向君憲,則是民意已改,國體已變,民國元首之地位已不復保存,民國元首之誓詞當然消滅。凡此

  皆國民之所自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

  當時以共和為國體是民意,現在改以君憲為國體也是民意,元首惟民意是從,至於責任,則由國民自負。文章是做得圓滑,但楊度心裡明白,所謂國民公意,究竟代表了幾成國民,那就很難說了。

  終於把這份第二次推戴書寫成了,猶如卸掉了一副千斤重擔,楊度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覺得這是平生做得最為艱難的一篇文章!倘若第三次推戴書再要自己來寫,即使絞盡腦汁、搜索枯腸也難以對付了。幸而袁世凱讀了這份推戴書後十分滿意,他無意仿效古禮,不需要第三次推戴,便同意接受民意。

  楊度得知後很是興奮,他趕緊告訴孫毓筠。孫毓筠也很激動,便提出由他們二人以憲政協進會正副理事長的名義,上一道促袁世凱登極折。

  自然,這道摺子也由楊度來寫。這種文字好寫,不要具體內容,揀些好聽的話鋪排起來就行了,楊度略作思考便一揮而就。其中幾句,如「漢高即位于戎衣方卸之時,明祖登極於兵事未平之日。臨朝受賀,丕開王會之圖;定分正名,益見天心之春。蓋欲昭南面垂裳之治,當速行北辰居所之儀」等工整的對偶句,直讓前任革命元勳讚歎不已。

  楊度興猶未盡,想起湘綺師雖已離京,但仍掛了國史館長的名,也應該有一份勸進折。儘管老先生不贊同袁世凱做皇帝,但現在大勢已成,以他的名義上個摺子,他知道後也不會罵人的,倘若新皇上今後封他一個侯伯爵位,說不定他還有大慰平生之感哩!

  袁克定既然相信《推背圖》,想必他的老子也相信讖語。楊度翻箱倒篋找出了一本二十年前在天橋書攤上買的《明讖》,從中覓到了一句「終有異人自楚歸」,又在勸進折裡加以解釋:「項城即楚故邑,其應在公。」袁世凱看了這份勸進折果然高興。

  民國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經過二推二讓後,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終於接受了參政院的推戴。短短的幾天裡,他頒佈了一系列重大的決定:定國號為中華帝國,改明年為洪憲元年,太和殿改名為承運殿,中和殿改名為體元殿,保和殿改名為建極殿。

  又申令舊侶黎元洪、奕劻、載灃、世續、那桐、錫良、周馥,故人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耆碩王闓運、馬相伯等十三人不稱臣。其中徐、趙、李、張四舊友並特頒嵩山照影各一張,名曰嵩山四友。這四友除不稱臣外,還享受乘朝輿、肩輿、臨朝設矮幾、每人歲費二萬元,賞穿特種朝服等優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