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蘇童 > 嫻的故事 | 上頁 下頁


  匯隆照相館座落在街角上,漆成桔紅色的樓壁和兩扇窄小的玻璃門充分顯示了三十年代那些小照相館的風格。櫥窗裡陳列的是幾個二流電影明星的照片和精心擺設的紙花。那些女明星的美豔和歡樂對於外面淒清蕭條的街道顯得不合時宜莫名其妙。從遠一點的高處看匯隆照相館,它就像一隻打開的火柴盒子,被周圍密集的高大房屋擠壓得近乎開裂。有時候可以看見一隻燕子從那裡飛起來,照相館的屋簷下曾有過燕巢。如果再注意後窗,還可以發現晾衣竿上掛著的女人的小物件和旗袍,沒有男人的東西。

  那是嫻的家。嫻的父親去世後,匯隆照相館由嫻和她的母親經營。嫻那年只有十八歲,剛從女子高中畢業。她不懂照相業的經營之道,並且對此也不感興趣。嫻眼睜睜地看著家裡這份產業破敗下去而一籌莫展。有一天她梳妝打扮好準備去電影院看好萊塢片子時,母親把她堵在樓梯上說,記住,這是最後一場電影,明天你要坐櫃檯開票了。我已經把開票的辭退了。嫻說,為什麼?她母親說,什麼為什麼?你難道不明白家裡的底細,沒人上這兒來拍照,拿什麼付人家工資?只有靠你和我自己了。1938年,嫻在照相館裡開票。生意每天都很清淡,嫻聊以打發時間的是各種電影畫報。她喜歡看電影,但現在看得很少了,因為白天離不開櫃檯,而晚上出門又受母親的種種限制,嫻只能在畫報上尋求一種飄渺的慰藉。她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是胡蝶和高占非,還有袁美雲。在女中曾有人說嫻長得很像袁美雲,嫻淡淡地說,袁美雲去我家照過相,她也這樣說的。她喜歡披斗篷,很高級的英國貨,上面有金線和珍珠。那時候嫻被認為是見過世面的人,深受女生們的信賴和羡慕。現在當嫻手握《明星》畫報,枯想往事時心情不由煩躁憂鬱起來。嫻是個不安份的女孩。

  外面刮著風,透過玻璃門,可以看見穿著臃腫的行人和漫空飛舞的梧桐樹葉,街角上的美麗牌香皂和花旗參的廣告畫被風吹得劈啪作響。有一個人推開了玻璃門,摘下了頭上的禮帽,他手中的銀質司的克的光澤異常強烈。正是這種光亮讓嫻猛地從畫報上抬起頭來,她看見那個男人站在櫃檯前約五尺遠的地方,手執禮帽向她頷首微笑。嫻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總說她有一種暈眩的感覺,她似乎預知孟老闆的出現會改變她以後一生的命運。

  先生,拍照嗎?不,我不拍照。那麼你取照片?把收據給我吧。

  不。我不拍照。但我想給你拍一張。那人說。嫻看見孟老闆把禮帽和司的克放在長沙發上,慢慢地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一隻小型相機。他往後退了一步,對嫻說,就坐在那兒,手放到櫃檯上,托著下巴。嫻下意識地按照要求擺出了當時最流行的拍照姿勢。鎂光燈哢嚓一閃,她聽見孟老闆說,好了,多麼自然的表情,太好了。

  後來當嫻的那張照片登在《明星》畫報上時,她已經成為孟老闆的電影公司的合同演員。嫻放下了照相館的工作,投身於夢寐以求的電影業。1938年冬天,嫻與孟老闆的關係飛速發展,她與孟老闆雙雙出入於舞廳和跑馬場,引起了圈內人的注意。也就是這年冬天,嫻拍了她一生最初的兩部也是最後的兩部片子。一部是清代宮廷片,嫻在裡面扮演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宮女,是配角。而另外一部是很重要的角色,嫻扮演一個捲入三角戀愛的摩登女性,最後悲慘地投河自盡。嫻很快搬離了她家的照相館。孟老闆為她準備了一套公寓房子,那是配有電梯的八層樓房,樓下有彈子房、舞廳和咖啡館,孟老闆經常在那裡玩至深夜,然後乘電梯到八樓嫻的房間來度過一個甜蜜的夜晚。嫻知道孟老闆是有妻室的人,知道她自己處於什麼地位,但她無法顧及這些,那時候她想得最多的是角色問題,怎樣與頭牌明星爭奪主角,怎麼疏通攝影師,使自己略嫌瘦長的臉在銀幕上光彩照人。母親經常打電話到公寓來,向嫻歎述照相館生意的苦經。嫻對此感到厭煩,她對母親本來就沒什麼感情,更難以忍受她的絮叨。後來她抓過電話,只要聽到是母親的聲音,就啪地掛上電話。1938年春天的一次出遊,給嫻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嫻和公司的女明星們一起到蘇州春遊,其中包括陳雲裳和袁美雲等大明星。她們坐在一條大木船上,一邊啃甘蔗,一邊欣賞河兩岸初春的田園景色。船快到虎丘塔時,大批的記者蜂擁而至,照相機的快門哢噠哢噠響成一片,嫻在這個時刻充分體會了榮耀和快樂。她後來一直保存著那次春遊的照片。照片上嫻和一群女明星坐在船頭上,她們都在啃甘蔗。背景是虎丘塔和大片盛開的油菜花地。

  嫻在年老色衰以後經常從箱底找出那張照片,細細地端詳。昔日的美貌和榮華隨時光流逝一去不返,它們如此短暫脆弱,她甚至無法回憶1938年命運沉浮的具體過程。多少年來她已習慣於把悲劇的起因歸結為那次意外的懷孕。另外,她也不能原諒孟老闆的錯誤,有一次他堅持不肯用那種美國產的保險套,釀成了她以後一生的悲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