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毛澤東選集>>第六卷

關於派志願軍入朝參戰問題[1]

(一九五○年十月二日)

  一、我們決定用志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2]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如果讓整個朝鮮被美國人占去了,朝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將更為猖獗,於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們認為既然決定出動中國軍隊到朝鮮和美國人作戰,第一,就要能解決問題,即要準備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第二,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和美國軍隊打起來(雖然我們用的是志願軍名義),就要準備美國宣佈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準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

  三、這兩個問題中,首先的問題是中國的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國軍隊,有效地解決朝鮮問題。只要我軍能在朝境內殲滅美國軍隊,主要地是殲滅其第八軍(美國的一個有戰鬥力的老軍),則第二個問題(美國和中國宣戰)的嚴重性雖然依然存在,但是,那時的形勢就變為於革命陣線和中國都是有利的了。這就是說,朝鮮問題既以戰勝美軍的結果而在事實上結束了(在形式上可能還未結束,美國可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承認朝鮮的勝利),那末,即使美國已和中國公開作戰,這個戰爭也就可能規模不會很大,時間不會很長了。我們認為最不利的情況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不能大量殲滅美國軍隊,兩軍相持成為僵局,而美國又已和中國公開進入戰爭狀態,使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破壞,並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對我們不滿(他們很怕戰爭)。

  四、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將預先調至南滿洲[3]的十二個師(五六個不夠)於十月十五日[4]開始出動,位於北朝鮮的適當地區(不一定到三八線[5]),一面和敢於進攻三八線以北的敵人作戰,第一個時期只打防禦戰,殲滅小股敵人,弄清各方面情況;一面等候蘇聯武器到達,並將我軍裝備起來,然後配合朝鮮同志舉行反攻,殲滅美國侵略軍。

  五、根據我們所知的材料,美國一個軍(兩個步兵師及一個機械化師)包括坦克炮及高射炮在內,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徑的各種炮一千五百門,而我們的一個軍(三個師)只有這樣的炮三十六門。敵有制空權,而我們開始訓練的一批空軍要到一九五一年二月才有三百多架飛機可以用於作戰。因此,我軍目前尚無一次殲滅一個美國軍的把握。而既已決定和美國人作戰,就應準備當著美國統帥部在一個戰役作戰的戰場上集中它的一個軍和我軍作戰的時候,我軍能夠有四倍於敵人的兵力(即用我們的四個軍對付敵人的一個軍)和一倍半至兩倍於敵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門至三千門七公分口徑以上的各種炮對付敵人同樣口徑的一千五百門炮),而有把握地乾淨地徹底地殲滅敵人的一個軍。

  六、除上述十二個師外,我們還正在從長江以南及陝甘區域調動二十四個師位於隴海、津浦、北寧[6]諸線,作為援助朝鮮的第二批及第三批兵力,預計在明年的春季及夏季,按照當時的情況逐步使用上去。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這是毛澤東給斯大林電報的節錄。這個電報沒有發出。

  [2]李承晚,當時任南朝鮮即韓國總統。

  [3]南滿洲,指瀋陽至大連鐵路線以東的莊河、丹東、通化、臨江、清原和瀋陽西南的遼中等地區。

  [4]後改為十月十九日出動。

  [5]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時,美國和蘇聯商定在朝鮮國土上以北緯三十八度線,作為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臨時分界線,這條界線通稱「三八線」。

  [6]津浦線,指天津至浦口的鐵路,今京滬線的一段。北寧線,指北京至瀋陽的鐵路,今京哈線的一段。

回目錄<<回學達書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