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徵詢鄧小平對新解放區若干政策問題的意見[1]

(一九四八年一月十四日)

小平同志:

  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在新區是否應當分為兩種區域,一種是可以迅速建立鞏固根據地的,一種是要經過長期拉鋸戰才能建立鞏固根據地的,對兩種區域的工作採取不同的政策?

  (二)新區土改是按土地法大綱分平,還是對富農及某些弱小地主暫時不動?新區中富農及弱小地主態度如何?

  (三)是否有開明紳士和我們合作?

  (四)是否有許多知識分子和我們合作或表示中立?

  (五)各階層商人態度如何?我軍是否可以避免向新區工商業資本家進行籌款?如果籌款,方式如何?

  (六)如何處理國民黨政府、黨部、三青團的各種人員?其中是否有些人是可以爭取的?如何處理保甲長?

  毛澤東

  子寒

  根據手稿刊印。

  注釋

  [1]鄧小平,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政治委員。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他在給毛澤東的複電中詳細談了他對六個問題的看法。二月六日,毛澤東再電鄧小平等,指出:「在大反攻後所占新區鬥爭策略與組織形式,均應與日本投降前的老區及日本投降至大反攻兩年期間的半老區有所不同。在鬥爭策略上似應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縮小打擊面,中立富農,專對地主,又應分為打擊大地主階層與打擊整個地主階級兩個步驟。此階段內因為中農是觀望的,占農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貧農最為積極,故農會實際上是以貧農為主體,似乎可以不組織貧農團,而農會的名義亦似以農民協會為適當。第二階段,則平分一切封建階級的土地,富農至此時才動,此時應組織貧農團,以為農會或農民協會的領導骨幹。」二月八日,鄧小平複電毛澤東,認為在新區樹立這樣兩個觀念非常必要:一是「根據地之確立與土改之完成,要經過相當長的過程,絕非一年半載所能達到」;二是「在鬥爭策略上,應分階段、分地區地逐步深入」,開始應縮小打擊面,以免犯急性病和策略上的錯誤。大別山區「應分為兩種區域,即可以鞏固的區域和遊擊區域」。在可以鞏固的區域應注意:(一)中農打亂平分應絕對採取自願原則,不要勉強。(二)貧農團已保證了貧農在農村的領導骨幹作用,即應迅速擴大為農民協會,吸收中農入會和個別中農積極分子加入領導機關。亦可不先組織貧農團,而先組織農民協會,但必須保證貧農的領導。(三)暫時不鬥富農底財。(四)使地主,特別是小地主能夠生活,不要一掃而光。複電還講到,地主經營的工商業應該保留,不予沒收。二月十七日,毛澤東轉發了這份電報,指出:「小平所述大別山經驗極可寶貴,望各地各軍採納應用。」

回目錄<<回學達書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