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關於報紙和翻譯工作問題給何凱豐[1]的信

(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

凱豐同志:

  今日與博古[2]談了半天,報館工作有進步,可以希望由不完全的黨報變成完全的黨報。他向二百餘人作了報告,影響很好(據舒群[3]說),報館人員在討論改進中。談 到各部門利用報紙做工作的事,我想還要討論一次,以促中央各部門同志的注意。各根據地當局也還未把報紙看作自己極重要武器,我想要寫一電報(或須用書記處名義),提出此種任務。整風完後,中央須設一個大的編譯部,把軍委編譯局併入,有二三十人工作,大批翻譯馬、恩、列、斯及蘇聯書籍,如再有力,則翻譯英、法、德古典書籍。我想亮平[4]在翻譯方面曾有功績,最好還是他主持編譯部,不知你意如何?不知他自己願幹否?為全黨著想,與其做地方工作,不如做翻譯工作,學個唐三藏[5]及魯迅[6],實是功德無量的。

  羅邁[7]走後,中研院由你直接指導。

  解放[8]第四版缺乏稿件,且偏於文藝,我已替舒群約了十幾個人幫助徵稿,艾、范、孫雪葦[9]及工、婦、青三委都在內。青委約的馮文彬[10],擬每月征6,000——10,000字的青運稿件,不知能辦到否?

  不愉快的事,過一會也就好了。

  敬禮!

  毛澤東

  九月十五日

  根據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毛澤東書信選集》刊印。

  注釋

  [1]何凱豐,又名何克全,當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代理部長。

  [2]博古,即秦邦憲,當時任解放日報社社長。

  [3]舒群(一九一三——一九八九),黑龍江哈爾濱人。當時任《解放日報》刊副主編。

  [4]亮平,即吳亮平(一九○八——一九八六),浙江奉化人。翻譯過恩格斯的《反杜林論》等書,曾在延安編輯《解放》週刊。

  [5]唐三藏,即玄奘(約六○○——六六四),洛州偃師(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佛經翻譯家。曾主持翻譯經、論七十餘部,共一千三百多卷。

  [6]魯迅,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翻譯外國文學作品和文藝理論著作多種,編為《魯迅譯文集》,共十卷。

  [7]羅邁,即李維漢,一九四○年十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一九四一年七月兼任中央研究院新聞研究室和教育研究室主任,一九四二年九月調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

  [8]指《解放日報》。

  [9]艾,指艾思奇,當時任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范,指範文瀾,當時任延安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歷史研究室主任。孫雪葦,又名劉雪葦。一九一二年生,貴州郎岱(今屬六盤水市)人,當時是延安中央研究院的特別研究員。

  [10]馮文彬,當時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回目錄<<回學達書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