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曉聲 > 感覺日本 >  上一頁    下一頁
欲言還休的日本人(1)


  同是「二戰」的禍首國,日本的結局與德國有所區別。與意大利尤其有所區別。意大利的法西斯頭目,是被他的本國人民吊死的。墨索里尼成為希特勒的「生死弟兄」,在最大程度上並不能代表他的國民們。他自己要上希特勒的法西斯戰車,於是也將意大利人民拖在了法西斯戰車後。他們吊死他,意味著是對他的懲處。一個國家的人民以最嚴厲的方式懲處了他們的元首,證明了他們與他「劃清界線」的態度是極為鮮明的。

  希特勒死不投降。某些將軍預見到了德國必敗,企圖暗中與盟軍議和,但是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另一些人企圖暗殺他,為德國爭取到一個較體面的投降機會,但是卻一次次都沒成功。儘管希特勒對他的國民不斷採取欺騙手段,德國必敗的心裡陰影,卻早已在蘇美兩軍攻克柏林之前,就擴散於軍隊和民眾之間了。可以這樣說──德國人對於德國必敗是心理有所準備的。對於德國人,「保衛柏林」不過是「垂死掙扎」。軍隊明白這一點。民眾也明白這一點。掙扎也敗,不掙扎也敗,總之註定了必敗,也就只有由希特勒做最後的「謝幕人」。

  而日本的戰敗,卻是五十年前的普遍的日本人始料不及的。在中國的東北,他們還有幾乎整整一百萬精銳的關東軍啊!這一尚未受挫的軍事實力,使日本只為自己保留了兩種選擇──或者較量到底,或者,以勢均力敵的不屈不辱的姿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至於投降,天皇根本沒想過。東條英機根本沒想過。普遍的「大日本皇軍」的將士們根本沒想過。普遍的日本人也根本沒想過……

  五十年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遭到美國原子彈轟炸前,政客也罷,軍中首腦也罷,普遍的日本民眾也罷,有哪一個日本人的頭腦中,暗暗產生過投降的主張麼?

  由於深受軍國主義宣傳的影響,五十年前的普遍的日本人,他們的軍隊,即使有厭戰情緒,也絕無反戰心理。他們又怎麼會反對他們的「子弟兵」所進行的「東亞聖戰」呢?父母們當然會巴望他們的兒子回到身邊。妻子們當然也會那樣巴望。但是在他們的想像中,他們的兒子或丈夫。應該是「解甲榮歸」。在政客和軍中首腦們的想像中,如果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落筆之前,日本是要與蘇美堅決地討論日本在亞洲的「合法權力」的……

  廣島和長崎就在這些前提下升起了蘑菇雲……

  原子彈的蘑菇雲使日本懵了。天皇懵了。東條英機懵了。政客們和軍中首腦們懵了。天皇的普遍子民們懵了。正如當年日軍偷襲珍珠港使美國懵了一樣。只不過後者的程度比前者巨大百倍以上。

  日本似乎什麼都考慮到了。

  唯獨沒考慮投降。

  更沒想到在付出人類戰爭史上最為慘重的代價後,以最屈辱的姿態投降!

  即使在天皇宣佈投降詔書之際,還有那麼多政客和軍人主張在日本本土「決一死戰」,還有百余名軍人剖腹于皇宮外,企圖以死喚起全日本男女老幼的「戰志」……

  然而日本已只有投降。此外別無選擇。

  「二戰」的結束,對於意大利,有點兒「自己解放自己」的意味兒;對於德國,有點兒被從法西斯統治之下「解放」的意味兒;對於日本,卻是徹底的無條件的投降,僅僅意味著是投降。再什麼都不意味。

  一方面,日本是「二戰」的禍首國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地球上唯一的原子受害國。二十余萬口本人死於傾刻!

  侵略戰爭,使日本遭到的災難,比它帶給別國,首先是中國的災難,似乎更具有恐怖性。

  而且,半個世紀以來,任何一個國家,都找不出一條哪怕是相對成立的理由對日本表示較由衷的同情。

  日本只能長久以來暗暗憐憫自己。

  日本這一種自我憐憫,只要稍微過份,則就不免意味著是對「二戰國際戰犯審判團」的公然挑釁。

  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首先是中國,都有最正當的權力提醒日本:別忘了日本首先是禍首國!別忘了日本給他國帶來的深重戰爭苦難!……

  日本對於「二戰」,真真是有苦難言,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那麼,便反省吧!但是,反省得越深刻,越意味著要承認──用中國人的話說,承認「自作自受」。


學達書庫(xuges.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