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未來歲月的記憶 能把寫兒子的一些文章彙編成冊,這夙願,確比出版自己的一本小說集更熱切 ——在兒子十二歲的時候,終於如願以償,並自告奮勇地想為這本題名為《我是母 親》的小書寫序——沒有別的意思,只想由著自己做成一件完整的事。 作為女人,生兒育女,照理只是一份天經地義的使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 但是,我們這些年紀不輕的父母所經歷的人生,每個階段都那麼非常,該嫁人的年 齡沒有嫁人,該立業的時候不能立業,而到了應該恬淡的不惑之年,心境卻仍然浮 動,仿佛永遠成熟不了,總也不得寧靜。處在這樣特殊這樣困難的生存境況下,又 要按常人常情去完成人生的一些使命,這使命無論怎麼平凡,都將飽含著「非常時 期」的種種非常的色彩。 關於兒子的誕生,有些回憶很令人難忘。那時候,我還在讀戲劇學院,住在充 滿藝術氣和書卷氣的大學生宿舍,而且,正面臨畢業,在緊張地趕寫畢業論文,卻 偏偏又要分娩,只得搬出學院,借住在同學家的防震棚裡……也許,這「平凡的使 命」從一開始就經歷得太不平凡,才使得我對於這件平凡的事情傾注著相當的感情 和相當的精力。也許,女人的內心世界就這麼狹小,容易活得瑣碎,活得具體,活 得實在。真的,自從生下兒子,生活顯然地多了幾層艱辛,但是,對於做母親,我 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並且津津樂道,其原因,除了天性,除了感情,除了責任, 除了天倫中自然的樂趣,似乎還有著別的什麼。 撫養兒子的十多年,仔細想來,每一天幾乎都在重複著同一個過程,細碎。單 調。麻煩,他又長得緩慢,有時簡直讓人難耐。可是,作為生命現象的延續,從中 的獲得,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體味。面對兒子,我常常覺得自己又在從頭活一遍,撫 育著他,同時也在補償著自己的從前。我們這一代人的從前,似有不少的缺陷和遺 憾,當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那些人生的不足時,一切已晚。所以,我希望兒子的童年 盡可能地充分,我也盡可能挪出時間陪他學畫。下棋,陪他去街心公園捉螞蟻。玩 沙子,陪他讀童話,看動畫。生活中增添了這些充滿童趣的內容和充滿幻想的時刻, 我感到自己也在被漸漸豐滿。而每當工作勞累,每當為炎涼的世態煩惱,每當超脫 不了紛雜的人事和不如意的感情糾葛時,這些和兒子相處的內容和時刻,便像一塊 淨土。一片樂園,給我純情。和諧。快樂和支撐。於是,很難分辨,是幼稚的兒子 需要可靠的母親,還是貌似可靠的母親更需要兒子的幼稚。 當然,多一個兒子,實在是多一份極重的負擔。要寫作,要生活,還有兒子, 好像要得太多,走路難免趔趄,會失去平衡。雖然,我總想努力照應好一切,有時 就帶上兒子參加筆會或外出採訪。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許多時候,我深感兒 子的負擔對我過於沉重過於約束,心裡便有隱隱的抱怨;許多時候忙了寫作,疏忽 了對兒子的照料,他病了,哮喘了,我又揪心不已,會發誓賭咒,不養好兒子的病, 堅決不再寫什麼小說;許多時候,正因為負有養兒子的責任,正因為滿懷著一份天 然的感情,才被鼓舞著,不辭辛苦地想做成一些事業。就這樣矛盾,就這樣統一, 就這樣難解難分,我想,大概就得這樣,才是生活,才合情合理。 但兒子畢竟是兒子。無論他曾經多麼地需要我,無論我曾經多麼地愛護他,他 應該並且只能是他自己。為此,我不斷提醒自己:愛在付出的時候,僅僅因為愛, 不必寄託什麼或要求什麼,母愛更得如此。而這本小書,與其說是在描寫兒子,不 如說是在抒發自己。一些關於兒子的話,其實在關於著自己,關於著社會,關於著 對今天的憂慮以及對明天的思索。一代有一代的局限,但我們有了兒女,終究是有 了延續和發展,有了希望和前途。所以,在花費給兒子的用心與關注裡,寄予著我 們對未來的期待。由此,這個平凡的使命,便蘊藏了重要的意義。我認為,一個女 人,能夠做成一個真正的母親,她的智能是非凡的,她的貢獻是偉大的。 但願我自己是個好母親。但願兒子健康成長。但願這本留給回憶的小書,能經 得住回憶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