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達開
第四十二章 大渡河畔,石達開英雄末路
宣嬌離世後一個月,苦難的咸豐皇帝奕詝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後,于咸豐十一
年七月病逝於熱河避暑山莊,小皇子載淳繼位,改元同治,兩宮太后垂簾聽政,進入了
同治時代。又六個月之後,翼王率領部下終於打出廣西,進入四川東南的石砫廳(今石
柱縣),距長江南岸五十裡,距重慶府亦只四百里,打下重慶,省會成都就無險可守了,
時為太平天國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正月二十二日。
宣嬌薨逝之後,清軍進逼潯州,殺了「大成國」平潯王陳開,余部三萬多人由大將
李福猷率領投入翼王麾下,達開依靠這支生氣勃勃的生力軍,重新振作起來,面對清軍
的圍攻,決定立即突圍,殺出廣西。他于八月初辭別大姐,率領四萬多人的隊伍離開貴
縣,兼程北上,途經柳州府融縣浮石圩時,中了清軍道員劉坤一(劉長佑族叔)的埋伏,
受傷落馬,清軍上前擒拿,幸虧被侍衛親兵搶救回營。九月十八日,經過融縣東北的懷
遠縣,進入清軍防禦薄弱的湖南西部,擊敗湘軍席寶田、劉嶽昭部,由南而北,直穿整
個湘西,於十二年的大年初一到達湘鄂邊境龍山縣,經過五晝夜搶渡邊界河酉水,進入
湖北來鳳境內,與石鎮吉的部將曾廣依部會合。廣依在百色兵敗後,率領鎮吉餘部數千
人進入貴州,轉戰于川鄂邊界一帶,部隊發展到了幾萬人,聽說翼王出江北上,特地占
領了來鳳縣城,一邊休整,一邊迎候翼王大軍的到來。
翼王過河登岸,見到了前來迎接的曾廣依部兵馬,欣喜過望,廣依跪迎在翼王足前,
流淚道:「百色失利之後,與國宗失去聯繫,只得帶領餘部三千多人進入貴州,歷盡艱
險,僥倖保存了這支兵力,今天總算盼到了殿下,願隨殿下開疆辟土,萬死不辭。」
翼王出了廣西沿途不斷擴充兵馬,與曾廣依部會師後,主力達到十多萬人,聲威壯
大,又恢復了翼殿兵馬的興盛時期。翼王高興地慰勉道:「廣依,想不到在這裡見到你,
百色蹉跎,不幸鎮吉遇難,你能在艱險的環境中保存了國宗的這支人馬,很不容易,也
為我們入川開闢了道路,可喜得很,待我們在這裡休整些日子就進川吧。」
廣依將翼王與眾大員迎入城中行館住下,翼王詢問川中清軍防禦情況,廣依稟道:
「殿下可惜來遲了兩年,若在寶慶會戰結束後就挺進四川,那時這裡有李短韃(即
李永和)、藍大順等從雲南入川的起義軍幾十萬人,攻佔了川南、川西許多城鎮,並且
分兵在川北、川東活動,妖軍疲於奔命,決無阻攔殿下大軍的力量。到了去年四月,大
妖頭駱秉章從湖南調到四川來做總督,用計分化了起義軍,逐個擊破,現在李、藍他們
連連挫敗,退到川西嘉定府(今樂山地區)一小塊地方,不可能給我們什麼幫助了。」
翼王沉吟道:「是錯過了一次好機會,可是當時寶慶周圍妖軍眾多,必然攔堵,入
川是不容易的。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我們不是已經到了四川的大門口了嗎,來鳳往西
緊靠四川的酉陽州,抬腿就過去了。」
廣依道:「現在不那麼容易了,駱大妖頭得悉殿下大軍從廣西沿了湘西北上,必然
是沖著四川來的,而酉陽州首當其衝,已經調集一批綠營兵在酉陽、黔江一帶佈防,因
為過了酉陽、彭水就是涪州(今涪陵),那裡離重慶只有百把裡路,就是四川的腹心地
帶了,大小妖頭十分驚惶,殿下進川還得費些周折。」
這時張遂謀取出地理圖攤在桌上,翼王看了,將手指從來鳳向北直插湖北利川縣境,
然後轉向正西,說道:「既然妖軍在酉陽有備,我們避實擊虛,就從來鳳經咸豐、利川,
進入西邊的四川石砫廳,那裡緊靠江邊,渡江過去就是忠州豐都縣,打它個措手不及,
等到駱秉章發現,我們已經翻山越嶺,旌旗直指成都了!」
眾人都說是條好計,翼王下令道:「事不宜遲,也不要休整了,明天就全軍北上!」
翼王揮師入川,果然不費力氣就拿下了石砫城,問了當地百姓,說是:「城外不遠
有個渡口,名喚羊肚溪,屬豐都縣管轄,平時有渡船往來,聽到大軍來到,都拘集到北
岸去了。」
翼王親自帶了文武僚佐前往羊肚溪察看,果見江水滾滾東流,卻不見一艘船舶的影
子,看那川江江面,雖處上游,仍很遼闊。翼王命人立刻從石砫通往豐都縣城南岸的小
河三江溪中徵集了幾十艘小船,派出精壯士卒,強渡北岸。無奈清軍早有戒備,豐都城
瀕江而築,駐紮了一隊炮船,來往梭巡江面,炮轟太平軍渡船,縱有一二艘上了北岸,
兵少勢寡,後援不斷,也被北岸清兵包圍殺害了。太平軍強攻數日,不得渡江,翼王只
得轉而從陸路西上,進攻涪州,以取重慶。
太平軍石達開部進入四川,震動了四川總督駱秉章,此人字籲門,是道光十二年進
士,(比曾國藩還早了八年),做過侍講學士,道光三十年就做了湖南巡撫,論資歷和
曾國藩同輩,論才幹卻平常,做湖南巡撫時,全仗自稱「老亮」(諸葛亮)的幕僚左宗
棠一力調度,人稱「二撫台」。去年奉調為四川總督以平李永和、藍大順之亂,便又帶
了湘軍將領劉蓉到成都來做幕僚,保薦他當了四川藩司。秉章年已七旬,年高氣衰,更
加倦于政事,劉蓉還只四十多歲,精力正旺,秉章一如在湖南時重任左宗棠,將四川制
台衙門中一應軍政事務都放手託付與劉蓉料理,名為藩司,實則也是個出謀定策的「二
制台」。劉蓉與曾國藩同鄉,又是兒女親家(劉女嫁與國藩長子紀澤),湘軍初期,劉
蓉由辦團練而領兵作戰,咸豐五年因為胞弟劉蕃戰死,送喪回鄉,又丁父憂,一直不曾
再出來從軍。這回是駱秉章三顧茅廬把他請出來的。到了成都,劉蓉建議派人打入起義
軍中,用金錢官職分化離間,誘使李、藍的部將唐友耕等叛降過來,大大削弱了起義軍
的實力。這次翼王剛從湖南進入湖北來鳳,探馬報到成都制台衙門,秉章驚惶焦急,立
即召請劉蓉到簽押房中商議。秉章道:
「果然不出兄弟所料,石達開來了!此人在長毛軍中最為兇悍,雖然在寶慶一戰中
碰得頭破血流,大敗而逃,幾乎被劉坤一部活捉了,仍然不可小視。川江漫長,處處須
防,稍不留意,便容易出漏子,前已下令沿江船隻盡數拘往北岸,使長毛插翅難渡。我
還在想,長毛縱然無船,可以自己打制新船,南岸江邊如有堆存的木材,應該趕快運走,
來不及搶運的,就放火燒掉。石達開既然進了川,決不肯輕易退兵,敵我決戰事關川中
大局,萬一失誤,川中百姓必遭蹂躪,通省文武將佐的頂戴前程也都遭殃了。兄弟年邁,
諸事仰仗老哥統籌,若有緊急情況來不及請示看稿,你就以我的名義全權指揮。」
劉蓉拱手道:「多蒙籲公厚愛,事機緊迫,敬當從命,如今沿江船舶都已拘集北岸,
石逆不得渡江,必然沿江西走,故今後制勝之道,一在以水師炮船巡江,陸師嚴守北岸,
不使偷渡;二則速調陸師加強南岸諸城戒備,使攻城不下,繼續沿江西走,然後覓一袋
形陣地,北守南攻,聚而殲之,此一勞永逸之法也。」
秉章撫掌笑道:「妙,妙!石逆志在必得成都以成割據之勢,猶如飛蛾投火,雖知
火能燒身,仍往火光處撲去。他明知官軍處處設防,決不肯舍而他往,總存僥倖之心,
處處搶渡,以為或有成功之望,我們利用他這種愚蠢的心理,張網以待,必可有成。」
劉蓉也笑道:「籲公說得好,當今敵我形勢,正可以『飛蛾投火,張網以待。』八
字來形容,不過這張網必須厚實嚴密,才能網住石達開這頭兇悍咬人的大蟲。現已飛調
副將唐友耕駐守重慶,兼防涪州,此人是從李、藍逆軍中招降過來的,驍勇能戰,讓他
先頂頭陣,這只是網的一面,欲破石達開,這點兵力遠遠不夠。還需諮請湘軍和黔軍、
滇軍前來助戰,本省的兵勇團練也需開赴沿江佈防,就是如此嚴密,這張網還有漏洞。」
「漏洞在哪裡?」秉章驚問道。
劉蓉命文案上取來一幅四川全省地圖,攤在炕几上與秉章一同觀看,手指從石砫開
始,沿江上移,從涪州、重慶、江津、合江,一直指向敘州府的宜賓縣,說道:「這一
帶都是漢人居住地區,府縣官比較得力,稍可放心。可是宜賓以上乃是川江上游的金沙
江和它的支流,沿江地方既有州縣官府,也有土司轄地,土司貪財,如果得錢買放,就
功虧一簣了。」
秉章用放大鏡仔細端詳了川江上下,忽然笑道:「老哥考慮得很對,官軍防守宜賓
以下,足可無虞,石達開自從和洪逆分裂出走以後,兵力大不如前,窮途末路,決難沖
過官軍的阻擋,他在這一帶無孔可入,不會死心,必然溯江而上,想通過土司屬地,渡
過江河支流,襲我成都後背,這倒是厲害的一著,幸虧老哥提醒。不過也有辦法,土司
貪財,就一手賞他重金,一手示之以威,若是放過石達開,就削去世襲領地,他們只能
乖乖地聽從我們的指揮了。」
劉蓉笑道:「籲公可謂洞察秋毫,石達開只能束手就擒了。」
秉章歎道:「這個石達開,是個人才,可惜投錯了主子,他若仍在南京,決不致落
到今日的地步,他這一走,兩敗俱傷,洪逆氣數也快盡了。安慶已在去年八月克復,滌
生兄(曾國藩)現在總督兩江,督辦四省軍務,正準備以湘軍圍攻南京賊巢,建立新的
江南大營,眼看平定逆亂,名標青史了。」
劉蓉笑道:「滌生兄雖然功績不少,若無籲公在湖聲的全力支持,決難成功,而且
放走了石達開,還需籲公來收拾,若論本朝中興功臣,籲公也是無須謙讓的啊!」
兩人都得意地縱聲大笑了。
果不出秉章和劉蓉所料,翼王在羊肚溪渡江不成,轉而沿江西上攻打涪州,清軍唐
友耕一軍及由湖南入川的湘軍劉嶽昭部,和其他幾支川黔兵勇陸續趕到涪州城下拼死抵
禦,太平軍猛攻十天不能破城。翼王無奈,只得掉頭攻打涪州與重慶之間的藺市鎮,不
料唐、劉兩軍乘機渡江,由北岸抄在太平軍之前,將重慶城防衛得嚴嚴實實,翼王無隙
可乘,繼續沿江西上尋覓渡江機會,卻又被清軍所逼,難以接近渡口。十萬大軍轉戰川
滇黔交界處,意圖迫使清軍兵力分散,乘虛渡江,然而清軍越戰越多,雲南、貴州都有
援軍前來助戰。直至這一年的五六月間,太平軍佔領了敘州府的長寧縣,北邊不遠就是
府城宜賓以東六十裡處的長江,翼王決定在這裡發動第二次渡江作戰,可是兩支最大的
清軍唐友耕和劉嶽昭部又趕來阻攔,雙方激戰了半個多月,未能如願,這以後清軍切斷
了李福猷和翼王主力的聯繫,集中兵力對付達開。
翼王於十月初五日進駐宜賓西南約七八十裡處濱臨橫江的橫江鎮,宜賓以上直至青
海玉樹巴塘河口的這段長江名為金沙江,橫江是金沙江南岸最後一條支流,發源於貴州
威寧境內,水流湍急,春水上漲時期,從橫江駕船入金沙江,瞬息之間可以直沖北岸,
清軍雖有炮船也無法阻擋。可是此時正是嚴冬枯水時期,險灘暴露,小船難以沖上北岸。
翼王到了橫江鎮,見此處距金沙江邊只有二十幾裡,是個理想的渡江地方,雖則水淺,
仍決定進行第三次渡江戰鬥,在橫江中徵集了幾十條小船,組成一支渡江突擊隊,他親
臨兩江交匯處向船上手執盾牌深通水性的勇士們講話:「勇敢的弟兄們,天父上帝保佑
你們,一往無前登上北岸去!上岸後立即接應大軍北渡,那裡距成都不過五百多裡,打
進成都之後,將授給你們每人『檢點』軍銜,功高者封侯爵,並有賞金,以後你們將在
四川過上天堂生活,勝利就在眼前,去吧!」
小船一艘艘魚貫駛入長江,迅速分散開來,奮力劃向北岸無人處沖去,快近岸邊,
忽然岸上眾炮齊轟,無數清兵突然出現在岸坡上向小船開槍,滾木壘石齊下,小港中又
竄出十幾艘清軍炮船,紛紛向小船開炮,小船無力還擊,被打得七零八落,或沉或毀,
不得登岸。船上勇士大半犧牲,翼王只得命令鳴鑼收軍,準備將小船改為炮艇,明日再
戰。不料大批清軍又及時趕來攔擊,切斷了太平軍渡江的去路,雙方激戰多日,相持不
下。翼王憤憤地退兵橫江鎮以南二十餘裡的雙龍場,挖壕築壘,作長久打算,清軍唐友
耕、劉嶽昭等部也踉蹤而下,扼守橫江兩岸,阻止太平軍北渡。
元宰張遂謀和大將賴裕新、曾廣依勸翼王暫且退兵,遂謀道:「我軍渡江,只能攻
其無備,乘虛而渡,現在妖軍防守如此嚴密,犯不著和他們相拼,他們有後援供應,我
軍則孤軍深入。彈藥糧食都感缺乏,不宜和妖軍在這裡久戰,就是打贏了,北岸還有守
軍,江上有炮船,渡江仍很困難。」
翼王沉吟了好半晌,才恨恨地說道:
「我豈不知孤軍遠道奔襲,只宜蹈虛乘隙,不宜強攻,然而三次渡江不成,這口氣
豈能咽得下去?況且從宜賓往西不遠折而向南的金沙江,沿岸懸崖湍流,就是渡過江去
也是一片荒涼不毛之地,遠離川中腹地,並非是我要去的地方。橫江這一帶離成都最近,
是最理想的渡口,讓弟兄們在這裡過冬,並把李福猷召喚回來,等明年春水漲了,我還
是要掃平這些妖軍,再次渡江北上。」
遂謀等見翼王堅持,不敢再諫。此時四川總督駱秉章的軍師劉蓉據報敘州府橫江一
線軍情緊急,官軍進攻了二十多日,傷亡慘重,太平軍仍堅守不動。特此趕到宜賓,召
見了清將唐友耕、劉嶽昭等,聽說石達開大兵屯駐雙龍場,很有再度渡江的企圖,便又
拿出錦囊妙計,吩咐如此如此。唐友耕等回到橫江後,便派人混入太平軍內部,用官職
金錢誘使一部份將領投降朝廷。這些叛將又獻計說,翼王大營在雙龍場,後山有一條秘
密小徑,並未設防,可以乘虛攻入,他們願為內應,弄得好,可以活捉石達開。唐友耕
等大喜,一面稟報劉蓉,一面準備偷襲。到了約定的十二月十二日黎明,清軍從後山攻
入太平軍雙龍場大營,叛將到處縱火鳴鑼擊鼓,呼喊:「官軍打來了,不得了啦,快快
投降逃命吧。」翼王大驚,慌忙命曾廣依率兵抵敵,可是山前清軍也已攻了進來,前後
夾擊,太平軍大亂,賴裕新在慌亂中冒死率軍阻擊,終究軍心已亂,全軍潰敗,翼王倉
皇撤兵,由李福猷斷路,向南奔馳四十裡方才擺脫清軍的追擊,在橫江上游燕子灘渡江
進入雲南昭通府境內。檢點人馬,損失一萬多人,只剩下七八萬人了,大將曾廣依也在
這次戰役中為叛將殺害,翼王痛惜不止。
達開猶不死心,又派一支人馬打回四川敘州府,不久就被清軍擊退,仍然回到雲南。
此時達開入川無望,又不甘心在雲南久駐,徬徨苦悶,不知所從,為了搜羅糧食,不得
不繼續向南進軍,以維持部隊的生存。他們在昭通府城外遭到雲南提督福升統帶的滇軍
趕來堵擊,太平軍長期遠途行軍,且又饑餓疲勞,竟不能退敵破城,達開在堅城之下,
憤懣憂慮,然又不肯承認失敗,每日裡愁思苦想,思索擺脫困境的良策。
這時又是一年的初春時節,漫山遍野金黃色的迎春花,和尚未開花枝葉翠綠的雲南
黃馨,燦爛奪目。達開在營外賞花解悶,不覺勾起了對於宣嬌的回憶。今年已是太平天
國十三年,宣嬌歸天已快兩年了。她生前愛花,如看到滿山黃豔豔的迎春花,該會多麼
歡喜。可是她看到我至今依然局促在雲南東北角這塊小小的窮山僻壤,仍然進不了四川,
又會多麼失望。他摘下幾株迎春,在青山曠野之中仰天祝禱:「宣妹,我辜負了你的期
望,轉戰兩年,並未實現素志,望你在天之靈,保佑我化險為夷,順利進入四川吧。」
他將迎春花投入一條小溪之中,含淚祝告道:「清清溪水,拜託你把這束鮮花帶入
長江,轉入大大小小的江河溪穀,帶入廣西潯江,獻到龍山腳下的宣嬌墓前,說我石達
開思念她,永遠地思念她!」
達開熱淚奪眶,坐在溪旁,看那溪水淙淙地把迎春花帶向遠方,怔怔地不覺發呆了。
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忽聽得侍衛輕聲稟道:
「殿下,有三名雲南秀才等候在營門外求見。」
「他們有什麼事嗎?」
「說是有安邦定國大計獻與殿下。」
達開起身回到設在一座民舍內的行營,見門外有三位老人長袍馬褂,恭恭敬敬地向
翼王一躬到地,說道:
「昭通府生員謁見殿下。」
達開邀他們進門在客廳內坐了,問道:
「先生等下顧,不知有何賜教?」一位銀須拂胸的長者拱手道:「竊聞殿下自湘鄂
入川,已經一年有餘,尚在川滇黔三省交匯處徘徊,既然難以入川,不知何以不願在雲
南境內開疆辟土,自帝其國,其故安在?」
達開道:「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四川為天府之國,佔據四川可以立國,而且交通閉
塞,以一丸泥塞棧道,又一鐵鍊鎖住夔門,妖軍無法入侵。雲南則不然,土地貧瘠不足
以供養大軍,而與四川、黔、桂交界,山雖險,但不如蜀道的易守難攻。四川鄰近中原,
得之足以號召四方,故自古為英雄豪傑割據之邦,雲南則太偏僻,得之不足喜,非我所
願也。」
又一位鶴髮扶杖的老者道:「殿下此言差矣,四川自漢以來,雖有公孫述,劉備、
王建、孟知祥之輩乘中原動亂,竊據四川為帝,但地近中原,朝廷臥榻之旁,豈容他人
酣睡。一旦中原粗安,便遭滅國之禍,雖有天險,不能抵擋外來的侵犯,享國較長者亦
不過三四十年。可雲南遠離中原,地方險僻,朝廷鞭長莫及,歷來採取了羈縻的政策,
漢晉時代為蠻荒之地,固不必說。唐玄宗以來,先封了雲南王,然後有了南詔的國號,
後稱大理國,以迄于宋末,為朝廷所禮重,享國綿遠,前後五百餘年,豈是四川所可比
擬。雖不如四川之富裕,但亦足以立國。大理時代,文化燦爛,可見一斑。今殿下已臨
雲南,機遇天降,時不可失,草野之見,願殿下深思。」
另一位骨格清奇的老翁拱手道:「即不論四川與雲南兩省何者宜於立國,就以兩省
現狀而論,官軍雲集四川,殿下暫時不可能入川,何不先在雲南立足,再圖後舉?本省
有識志士痛恨朝廷腐敗,仰慕殿下英雄蓋世,渴望重見漢家衣冠,無異大旱之望雲霓,
望殿下勿使全省百姓失望!」
達開聽了,感動地拱手道:「老先生博學鴻儒,憂國憂民之心,使學生深為欽佩,
至於是入川還是留在雲南,我當根據諸位的剴切之言,仔細考慮。」
三位老先生走了,張遂謀走了過來,說道:「殿下,這三位秀才的話很有見地,目
前進川太難,不如就在雲南找一塊地方安頓下來,可進可退,這是上策。」
達開沉吟道:「他們的話確實代表了雲南廣大士民的肺腑之言,我正在想,就留在
雲南也可以。」
誰知第二天營門前又來了一位中年人,麵團團蓄了兩撇濃須,穿了藍布長衫,戴一
頂敝舊的瓜皮小帽,自稱姓吳名崇儒,是鄉間整師,求見翼王。他身後,還帶了一個穿
著黑布短衫褲瘦猴兒一般的跟班。翼王見此人雖是塾師,卻氣宇不凡,並無冬烘之氣,
且又帶了跟班,甚是詫異,問道:「先生此來何事見教?」
吳崇儒道:「晚生此來,是為殿下獻上一條入川的妙計。」
達開不信,淡淡地說道:「入川並非易事,吾已為此竭盡心力,不知閣下還有什麼
高見?」
崇儒道:「殿下可知道四川有條大渡河嗎?」
「四川江水甚多,但除了長江和宜賓以西一小段金沙江可以渡江進入四川腹地外,
其他支流小港都對我渡江無用,所以不曾細問。」
崇儒道:「可惜,可惜,晚生此來,就是獻計從大渡河過河,直撲成都。」
「這裡只有金沙江,大渡河在哪裡?」
「要去大渡河,必得先過金沙江,經過寧遠府(府城西昌)的越嵩(今越西縣)、
冕寧縣境就到了。」
這時張遂謀知道有人獻計去大渡河,急忙捧了地圖進客廳來,喊道:「殿下,大渡
河不能去!」於是將地圖攤了開來,說道:「殿下,您瞧,我們此刻處在金沙江東岸的
昭通府,必須走幾百里路去江邊找渡口,這並不難。可是過了金沙江,必須向北穿過八
九百里荒無人煙的窮山險穀,又是土司領地,才能到達大渡河邊。那些土司一向仇視漢
人,見了我們大隊人馬,尤其疑忌,不可能放我們過去,即使過了河,又有八九百里路
程才到得了成都,中間若有一處受了阻擋,就過不去。
這是一塊險地、絕地,萬萬去不得!」
翼王沉吟道:「出人意外的從大渡河出擊成都,給妖軍措手不及,不失為一著好棋,
可是太偏遠了,風險太大,不是容易能去得的。」
崇儒道:「殿下和大人不必憂慮,這些事情晚生都仔細考慮到了,我特地帶來一個
有用的人為殿下效力。」他指著那個黑衫漢子說道,「此人姓於行三,常到寧遠府和大
渡河一帶做買賣,也常為當地土司經手販運土產,很得他們信任,他也崇拜殿下,說您
是漢人的救星。有他作為嚮導,定可安然抵達大渡河邊。」
達開喜道:「于三,你常去大渡河,可知道沿途有無妖軍駐防。」
於三垂手肅立稟道:
「回殿下的話,此處昭通府去寧遠,可在西南兩百裡外的米糧壩(即巧家廳)渡過
金沙江,再向西一百四十裡經白果灣向北行兩百多裡到西昌,從那裡走越嵩大路到大渡
河邊的大樹堡,路好走,是府縣宮去成都的大道,免不了有官軍駐紮,可是人數不多,
若不走大道,則走冕寧小路,直到大渡河邊的紫打地(今名安順場)渡河。兩條路都通
過土司的領地,紫打地是番族松林土司王應元的領地,田壩則是夷族土司嶺承恩的領地,
小人跟他們都很熟,我去一說,包管讓路。」
達開笑道:「聽你這麼說,去大渡河竟是十分輕易。」
於三稟道:「這條路,小人一年走上好幾回,確實算不得艱難。」
「很好。」翼王向那人道,「你們先回去,待我們商量一下,明天此時來聽回音。
若是決定去時,大軍人多,一個嚮導恐怕不夠。」
崇儒道:「嚮導好辦,於三認識當地土人,只須給些銀子,找幾百人都好辦。」
崇儒帶了於三走了,翼王笑道:「遂謀,你看去大渡河之事可行嗎?」
遂謀仍然堅持道:「去不得!大渡河終是一塊人跡罕至的險地,沿途無處籌糧,千
裡裹糧,能帶幾何?萬一妖軍阻攔,或是受了圍困,糧食斷絕,還能作戰?我看這位來
人不像塾師,那個于三尤其油滑,說不定是妖官指使來誘我們上鉤的,豈不危險!」
翼王大笑道:「遂謀過慮了。昨日有三位秀才來勸我立國雲南,今日又有塾師來獻
計經大渡河襲取成都,人心向我,毋須過慮。至於說險,履險境如平地,翻山越嶺正是
我太平軍的本色,妖軍以為大渡河那邊太險了,非常人所能飛越,必定不作防備,我們
就偏向那邊去,出乎他們意料,才能攻其無備,順利渡河,一旦渡過河去,成都就在我
們掌握之中了。」
遂謀搖頭道:「殿下仍太樂觀,大軍一旦行動,難以長期保密,如果成都方面駱大
妖頭覺察到了,趕派大軍前堵後攻,那時進退兩難,不可不慮。」
「你說的也有道理,可以命福猷打著我的旗號,分兵偽裝去川東南渡江的模樣,以
牽制妖軍的主力,等我們到了大渡河邊,他們再調兵已來不及了。」
達開不聽遂謀勸阻,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由大將李福猷領兵兩萬人進入貴州然後
向川東南酉陽州一帶活動,以牽制清軍;另以宰輔賴裕新統兵一萬余人為前鋒,渡過金
沙江北趨大渡河,掃清沿路守兵,為大軍開路,翼王自領本軍四萬人繼進,嚮導于三等
二百余人隨軍同行,先走大路,如大路阻塞則改走小路。
太平天國癸開(癸亥)十三年(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二月,賴裕新與李福猷
分軍先行,三月初四日,達開率軍在米糧壩渡過金沙江向北挺進。
不幸正如張遂謀所料,那個來大營獻計的吳崇儒,正是劉蓉手下一名幕僚,為了貪
圖功名,不惜冒了生命危險,奉命前來獻渡江計,誘使翼王進入劉蓉在大渡河南岸紫打
地布下的袋形陣地。該地北為大渡河,西為松林河,東為大渡河的另一條支流南丫河,
又稱老鴉漩,南為峻嶺馬鞍山,松林河西為土司王應允的領地,紫打地東南為土司嶺承
恩的領地,若是太平軍一旦誤入紫打地,三面河流,北有清軍堵擊,南為土司塞斷來路,
東西兩邊河流亦有土司佈防,太平軍就陷入絕地了。吳崇儒說動了翼王,兼程趕回成都
向劉蓉報告,劉蓉雖則歡喜,但軍情瞬息萬變,不能深信。又聽說貴州境內出現了石達
開的旗號,正向川東南酉陽州移動,因此捉摸不定,反而派了唐友耕等軍趕回重慶防備。
及至二月底先接到大渡河北岸雅州府官員的喜報,說有長毛數千人自大樹堡渡過大渡河
向川西北而去,駱秉章和劉蓉大驚,石達開果然從大渡河這條路線而來,這幾千人可能
是他們的先鋒部隊,但不知為什麼不等齊大隊來襲成都,難道是被打散了的零星部隊?
正猜疑間,又接到寧遠府越嵩廳同知周岐源和參將楊應剛的詳細報告,才弄清楚是石達
開部將賴裕新所部一萬餘人,渡過金沙江沿大路奔向大渡河,經官軍於中所壩及白沙溝
一帶伏擊,賴裕新被滾木壘石壓死,殘部突圍至大樹堡,用布匹連接船隻搭為浮橋,渡
河而去。駱、劉二人確定賴裕新是為石達開打前站,達開亦將向大渡河而來,於是急忙
命令唐友耕調頭,日夜兼程趕回大渡河北岸設防,又派遣得力官員迅速前往大渡河南岸,
向大路沿途各地土司贈送銀兩禮物,命令各派士兵把守大路上所有關隘路卡,逼使太平
軍只能從小路走向紫打地。另又專派官員兩名,向紫打地周圍最關緊要的兩個土司——
王應元和嶺承恩各饋贈白銀一千兩和馬匹等各色禮物,曉以利害,務必各守領地不讓太
平軍通過,將來所得長毛軍中錢財概歸他們所有,不然世襲領地就難保了。兩人凜然遵
命,不敢違抗。這兩名官員又奉劉蓉之命,留在王應元、嶺承恩家中監視其行動,以防
被石達開收買。這一切都安排好了,便專等石達開來入圈套。
可歎翼王對賴裕新之死和清軍的防禦佈置都毫無所知,他渡過金沙江,本打算循大
路北上,可是處處關卡都被清軍和土司堵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闖過了幾處隘口,終
於被懸崖惡嶺之間的壘石滾木所阻,死傷了不少將士,委實無法再前進了,翼王敏感地
覺察到清軍已有戒備,喚來領路的於三,厲聲問道:「于三,你說大路上妖軍不多,怎
麼現在防守得如此嚴密,難道是你走漏風聲,向妖軍通風報信了嗎?」
於三慌忙跪下叩頭道:「小人怎敢,委實過去並沒有這麼多人防守,或許是賴將軍
先鋒部隊來到之後才引起官軍注意的。」
「賴將軍現在哪裡?」
「小人不知,十九是從小路過去了,小人原說還是走小路妥當。」
達開與遂謀商量,此時退兵回去,心有不甘,又猜想賴裕新部一萬多人,決不致敗
在區區防兵手下,也不會丟開大軍,先行渡過大渡河去,大概也從小路上過去了。便命
於三帶路改從小路疾趨大渡河,既然清軍已知太平軍來到,必然處處設防,必須在清軍
防堵之前趕到紫打地。這邊翼王的大軍如飛蛾撲火,加速向大渡河前進,重慶府唐友耕
的清軍,也日夜兼程趕向紫打地對岸安慶壩張網以待,一個是一步步不知不覺走向最後
埋葬四萬大軍的墳墓,另一個則是一步步興高采烈邁向活捉石達開升官發財的福地。三
月二十七日,太平軍歷盡艱險,終於通過了懸崖峭壁之間只有一人一馬可過的天險「鐵
宰宰」隘口,傍著左邊的一條湍急的小河,進入一片開闊的山間坡地。於三興奮地說道:
「殿下,到了,到了,這山叫馬鞍山,這條小河叫松林河,王土官就住在對岸,這片坡
地就是紫打地,再過去不遠就望得見大渡河了。河岸邊有一條小街住著二三百戶人家。」
翼王大喜,便命部下就地紮營歇息,他帶了隨從張遂謀、曾什和等趕往大渡河畔,
只見對岸空空蕩蕩,並無清兵,翼王仰天撫額道:「天助我也,畢竟可以渡河入川了。」
便命覓船渡河,士兵們沿岸尋去,竟不見一艘渡船,急喚於三,卻不見了,達開知
道有詐,遂謀派人分頭去找,過了一會,有人來報:「眼見于三從松林河鐵索橋上攀援
到對岸去了,說是奉殿下之命去見土司,所以無人阻擋。」
達開跺足罵道:「這個於三,分明是奸細,快追!」
「殿下,那橋板被抽去了,只剩了鐵練,橋對面有一群士兵帶槍守著,難追。」
遂謀道:「殿下,不能等,我們自己紮船過河吧。」
達開怒氣衝衝,命喚眾將前來聽令,一會兒,一名承宣帶了一個老漢前來稟報:
「殿下,好奇怪,街上家家戶戶空空的,一個人影子也沒有,好不容易找到了這位老漢。」
達開詢問老漢,稟道:
「三天前,土司王老爺下了命令,全村的人都得帶了糧食搬過松林河去躲一陣,一
顆糧食也不許留給大軍,老漢有病,不願遠走,才悄悄隱藏了起來。殿下,這裡三面是
河,除了大渡河和松林河,東邊十幾裡處還有一條南丫河,灘險水急,說是烏鴉也飛不
過去,又稱老鴉漩,這可是塊絕地啊,誰把你們帶到這塊絕地來了?不要渡河了,快快
退兵逃命要緊,西邊松林河的鐵索橋拆去了,東邊南丫河上現有一座涼橋,橋那邊也有
土官嶺老爺手下的士兵把守著,若是把鐵宰宰那座關口再一堵,你們插翅也飛不出去了。
渡河的船被王老爺拘走了,眼看對岸官軍早晚就到,來不及渡河了,阿彌陀佛,快走吧,
老漢信佛,不忍心見大軍這麼多人困在這個地方受罪啊,一顆糧食沒有,就是餓也要餓
死了。」
達開與遂謀默默相視,達開命人賞了老漢幾兩銀子,讓他回去。
達開雖處絕境而志氣不衰,恨恨地說道:「可惡,可惡!我們果然中計了,既已到
此,豈可輕言退兵,我軍從金田誓師以來,碰到了多少危險,也遇到過妖軍多少次圍困,
眼看絕無希望,可是眾人齊心,就一次次化險為夷。這一次也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有
船就連夜砍樹編紮木筏,有幾艘,放幾艘,明天一早先搶過一批人渡到對岸去佔領了灘
頭,然後陸續過河,就不怕妖軍趕來圍困了。」
遂謀道:「只能如此了,不但要搶在妖軍到來之前渡河,而且糧食無處可籌,也非
儘快渡河不可。」
翼王選了街上姓賴的一家較為寬敞的宅舍住下,眾將陸續來到,翼王下了迅速砍樹
編筏明早渡河搶灘的命令,各軍將士立即行動了起來。傍晚五王娘潘氏產下一子,翼王
大喜,難中得子,以為是吉祥之兆。
誰知天不佑翼王,當夜天氣劇變,烏雲垂地,暴雨傾瀉,翼王徹夜難眠,躺在床上,
憂心忡忡地靜聽風聲雨聲,將士多數露宿,又少雨具,如何經受得住風雨的沖刷,又擔
心山洪暴發,無法渡江,愁思百結,無以自解。不由得暗暗思量,自從被迫出京以來,
凡事多不如意,又不聽從宣嬌和眾部將之言回京與天王和好,任性慪氣,決裂到底,以
致一誤再誤,落到今日這樣的困境,好不後悔!若是大雨耽誤渡江,被妖軍搶先到了對
岸,那就全盤皆輸。天剛露出一絲曙光,達開披衣起床,推門望天,大雨仍然嘩嘩下個
不停,忽然聽得街上人聲嘈雜,將士們紛紛叫嚷,「不好了,大渡河發大水了。」
翼王急急取了房主家一頂斗笠,披上桐油雨披,快步出門,卻見張遂謀也是蓑衣鬥
笠匆匆撞了過來,說道:「殿下,聽說大渡河山洪暴發,我們快去河邊看看。」
到了河邊,果見波濤洶湧,咆哮如雷,河水比昨日陡漲了一丈多高,十分駭人,又
有士兵來報:「松林河也漲大水了。」
翼王歎道:「命運不濟,一至於此!」
遂謀命人把昨天那位老漢找了來詢問,老漢道:
「往年此時,大渡河十分平靜,還沒有到發大水的時候,這次雨勢太猛,所以山洪
暴發,過一兩天雨停了,水就退了。」
翼王稍稍放心,命令部下冒雨紮制木筏,不要停手,但等雨停水退,便即渡河。誰
知還未離開河邊,又聽得侍衛叫喊:「殿下,快看,對岸有人,是妖兵!」
達開大驚,放眼尋去,果有三三兩兩的清軍出現在對岸,一霎時就是一大群,密密
麻麻地排滿了江岸,是清軍唐友耕部昨晚連夜趕到,從紫打地對岸的安慶壩,一直向東
佈防到老鴉漩對岸的綿巴灣,堵住了太平軍搶渡的去路,太平軍面臨絕境了!
達開知道大勢已去,為了渡江入川,他已心力交瘁,當此絕境,不想再作徒勞的掙
紮了,是他把四萬弟兄領進了這處絕地,害了他們,他自疚,後悔,惟有一死以了殘生。
他拔出佩劍向遂謀道:「我已到了大渡河邊,不能渡河,是天喪我也。待我死後,你領
了將士們與妖軍談判,保住弟兄們的性命,自尋生路吧。」
說罷,抬起寶劍便欲自刎,遂謀一把奪下了劍,泣道:「殿下,對岸雖然出現了清
軍,尚未到決無挽回的地步。豈可輕生,您若有個短長,眾人豈願獨活?」
身旁的將士們都哭道:「殿下帶我們突圍吧,您若不在,我們都不想活了!」
達開長歎一聲,插回佩劍,揮手道:「不哭,不哭,快回去紮筏子,水退了就渡呵!」
又過了一天大雨才停,三月三十日大渡河水開始下降,翼王派了一千名勇士乘木筏
搶渡大渡河,可是對岸清軍防守嚴密,密集的彈雨傾落在船筏上,勇士們不死便傷,無
法靠岸,筏子在河心打轉,被激流沖蕩,船體碎裂,將士們紛紛落水,達開只得下令收
軍。
翼王掉轉頭,率軍從來路的隘口突圍,卻被土司嶺承恩的木兵用巨石和大樹塞斷了
鐵宰宰隘口,張遂謀帶頭衝擊,被士兵在山上放槍,遂謀中彈身亡,犧牲了無數將士,
仍沖不出去。以後翼王又集中五千名勇士向大渡河作又一次搶渡,也全部犧牲。再掉頭
搶渡松林河也不成,松林河上的鐵索鏈也早被土司王應元下令砍斷了,嶺承恩則偷襲了
太平軍在馬鞍山下的糧庫,搶走了所有存糧,全軍斷糧,只得宰馬為食,沒幾天也吃完
了。馬氏夫人絕望自盡了,新生的嬰兒也餓死了,每天都不斷有大批士兵餓死,這情況
實在難以再堅持了。四月二十二日晚上,達開命兩名侍衛護送王娘劉氏帶了兒子定基於
深夜翻山出逃,臨行時,他抱著八歲的定基說道:「孩子,記住你的爸爸是太平天國翼
王石達開,你快隨兩位叔叔去找李福猷大叔,請地興兵為爸爸復仇雪恨,若是復仇不成,
你長大了,也要記住滿清大妖頭是我們的死敵,一定要打倒他!」
劉氏泣道:「這裡太危險了,殿下和我們一塊兒走吧!」
「不,我要與將士們共存亡,你帶了定基為我石氏留下一脈香煙,望你善撫孤兒,
成我素志,快走吧!」
劉氏母子揮淚走了,達開又向其他幾房姬妾說道:「我軍支持不下去了,到了緊要
關頭,我將赴難而死,你們也當為我殉節,不使妖軍羞辱你們。」
眾王娘都嗚咽道:「殿下放心,我們一定走在你的前頭。」
清軍知道太平軍糧盡彈竭,無力抵抗,於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向紫打地發動進攻,松
林地土司王應元與清軍都司謝國泰渡過松林河由西向東,參將楊應剛與田壩土司嶺承恩
率兵由馬鞍山居高壓下,撲向小街上的翼王行營。太平軍雖然饑餓無力,仍然拼死抵抗
至正午時分,只剩下了八千人了。達開提刀率眾沿了大渡河南岸突圍東走,行了十餘裡,
來到一處叫作「利濟堡」的地方,卻又被老鴉漩的激流所阻擋,山窮水盡,無路可走,
王娘吳氏、胡氏、潘氏等五人攜了兩個孩子哭著向翼王跪別,然後一個個投入激流中自
盡,將士們投河而死的也不下兩千人。翼王掩袖不忍細看,領了殘兵繼續南走,來到鴉
漩河上的涼橋,早被清兵和士兵封住橋口,不讓突圍。翼王憤極,振臂大呼道:
「早晚一死,拼死沖過橋去尚有生路!」
翼王帶頭揮刀沖上橋去,卻不幸被清軍槍彈射中右腿,如泰山崩塌般倒在紫打地的
土地上。「天啊!想不到我石達開今日命喪大渡河邊,咎由自取,夫複何言!」他力盡
勢窮,悲憤地揮刀自刎,被宰輔曾仕和奪去,痛哭著為他包紮傷口。猛然間,翼王想起
了金田村六王結盟那天,南王馮雲山與他私下密誓盡忠輔佐天王,他當時宣誓道:「遵
雲山哥的囑咐,定要輔佐二哥,忠心不變,若有反悔,不得好死!」後來由於天王猜忌,
他被迫出京,從此拋棄了天王,違背了誓言。「報應啊!」他喃喃地淒然懺悔,「我不
該辜負了南王的重托,後悔無窮!」
轉眼清軍四面合圍,翼王不幸落入了清軍參將楊應剛的手中,後來又被唐友耕半途
劫去,掠為己功。劉蓉得訊石達開被俘,親自趕來大渡河北岸審訊,翼王昂然大談太平
天國的輝煌事蹟,劉蓉和唐友耕押送翼王去成都,翼王在駱秉章的大堂上,蔑視地瞅著
秉章道:
「今生你殺我,怎知來生我不殺你?」
此話如一聲霹靂,滿堂皆驚,震得秉章膽戰心寒,無言可答。
傑出的一代政治家和軍事家——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于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
五月十二日從容就義了,享年才三十二周歲。天京事變後,天王與翼王兩敗俱傷,達開
死後第二年的六月十六日,天京被湘軍曾國荃所攻佔,天王洪秀全先已服毒自盡,忠王
李秀成和幼天王先後被俘遇害,太平天國覆亡。民間對於天朝諸王俱已淡忘,惟獨熱愛
翼王,而又憐惜他英年早逝的悲劇下場,盛傳他仍然活在人間,他是在紫打地突圍前夜
和劉氏王娘一塊兒由當地老漢作響導,悄悄從無路可走的懸崖絕壁間攀藤附葛,逃出了
紫打地。若干年後,翼王舊部有人在長江渡口遇到過他,也有人在深山涼亭裡看見過他,
懷著對於太平天國盛世的眷戀和對於天京事變的遺憾,回憶往事,無限神傷,依然為了
重新燃起反清之火而僕僕風塵。而當年去了成都遇害的僅是他的替身,清軍方面縱然有
人識破,為了邀功,卻無人說穿。
歎往事,煙消雲散已百年,正高歌金田誓師,湖口大捷,卻偏逢天京事變,川西末
路。世事滄桑如一瞬,管它真真假假,憐憐惜惜,但留下一個活生生的翼王在民間,為
天下訓,為後人戒!願翼王在天之靈安息,阿門!
1994年6月16日動筆
同年11月10日完稿於上海長橋
學達書庫www.xuoda.com
下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