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圖南志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第十三章 謀廢立 廢唐陽景不是問題,廢了唐陽景以後,立誰繼承大統,才是取得李太后支持的關鍵。 西內的千秋殿,是李太后的居所,漢白玉的三層石砌上,斗拱飛簷,貼金繪彩。陽光從鏤刻著祥雲瑞獸的窗扉上透進去,照在殿中坐姿各異的人的臉上,顯得每個人的表情明晦不定。 李太后靠在大迎枕上,雙目似睜似閉。在她下面的四張坐席上,正襟危坐著被朝野當面稱為「六貴」,背後卻被稱為「六惡」的宦官中的四人,這四人正等著她開口。 四名大宦官,分別是右神策軍中尉旬邑侯胡良成,內樞密使澄侯孫建仁,五坊小兒監察使宜侯譚清剛,內侍省知事昌侯宋平。 左右神策中尉手握本朝兵權,是宦官專權的堅強後盾;內樞密使則參與機要,出納君命,充當君王的喉舌;五坊小兒監察使兼領少府財賦,搜羅天下珍品以供皇室之用;內侍省知事掌管天子後妃起居飲食,負責內侍宮人的升遷調遣及懲處。這四者相輔相成,把持朝政,共同參與中樞決策,排擠外朝重臣,爭奪朝野相權,進而廢立儲君天子。 唐陽景登基四年,使盡手段拉攏左神策軍中尉何寬住,設計斥退另一名內樞密使魚成濂,試圖利用朝堂上的世家門閥與宦官對抗,進而直接掌握朝政大權。可他也不想想,他能想出此計,難道宦官權臣就看不出他的用意? 在這亂世之中,宦官集團和權臣世家爭權奪利,水火不容。但有一點他們能達成共識——御座上的天子昏庸與否無所謂,驕奢淫逸無所謂,甚至於殘暴不仁也無所謂,但只有一點,他不能有太大的野心,妄圖掌握九五至尊的權力。 唐陽景想奪回天子的權力,就觸犯了宦官和朝臣的共同利益,他們當然就有了廢帝重立的心思。 眼前四位宦官,正是前來試探李太后對廢立天子的態度。 唐陽景設計圖謀東應,意指太后,無論是出於自保,還是為了華朝的將來,李太后都容不得唐陽景再據天子之位。她連日聯絡武皇帝部下的老臣舊屬,正是為此打算。四閹欲廢天子,于她而言,卻是正中下懷。雖然四閹的想法于她大有益處,但她行事謹慎小心,卻不急著表態。她雙眼半閉,手指輕數掌中佛珠,良久才慢慢地說:「吾不過西內一老朽婦人,如何能知天子廢立這樣的大事?四位卿家百忙之中,還記得來看望老婦,吾心甚慰。其餘之事,暫且旁置罷。」 四閹裡,胡良成因為習武出身而被封侯,他身材高大健壯,相貌頗為威武,若非面上無須,旁人半點也看不出他是閹人;站在他身邊的澄侯孫建仁,身高只到他的肩膀,長相白淨斯文,竟有幾分書生氣;二人身後的譚清剛和宋平,前者和善溫柔,後者穩重可親。 華朝任命官員以身、言、書、判為標準,其中身指的就是人的長相氣質。容貌差的人往往在加官晉爵方面會大受阻礙。至於在天子跟前侍候的宮人內侍,更是個個容貌上佳。僅從外表看來,這橫行朝野十幾年的四人都有一流的品貌,初見者半點也想像不到他們竟是臭名昭著的四大閹人。 他們連日來多次前往西內,大獻奇珍異寶,為的是討李太后歡喜,言語間又極力譴責唐陽景逼迫東應的不仁之舉,揭發唐陽景直指西內的野心,他們這麼做就是想取得李太后的支持。連續多日的遊說後,他們以為此時表明心意,李太后必會支持他們廢黜唐陽景,見她居然毫不在意,都覺得有些意外。 胡良成的脾氣在四人中最是急躁,他見事不妙,便有些發急,「娘娘,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東內對您和兩位殿下不存好意,這刀都駕到您脖子上了,您若不出手,恐怕就晚了。」 李太后一顆一顆地撥動著佛珠,微笑道:「天子雖與吾來往得少,但問疾請安之禮卻從未怠慢過,又怎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眾卿家雖是一片好意,只怕是誤信了謠言。」 宦官主持的廢立之事,爭的就是瞬間時機,在風聲沒有走漏之前一擊得手,便能消除後患。四閹之所以沒有自行其是,是因為在唐陽景之前的六年裡,他們已經接連暗中害死三任天子,朝野上下很是不滿,如果再沒有名目地將唐陽景害死,強行另立天子,恐怕他們會危及自身。 宦官勢大,是因為他們能假以天子的權威。他們固然可以策定儲君,廢立天子,但一廢一立的間隙,也能因為天子的交替而失勢。連害三帝而沒有禍及自身,這已是皇權餘威護佑他們。如果沒有地位尊崇的皇室中人支持,他們廢除唐陽景的危險會太大。 鑒於此,李太后的態度十分重要,哪怕她不出一分力,只要她肯向朝野上下表態,惱怒唐陽景不孝,有失君道,那麼他們廢黜天子就不必承擔太多的責任。 胡良成因為李太后的拒絕而心中焦躁,孫建仁卻聽出李太后的言外之意:口中雖然不肯說唐陽景半點不是,但提起唐陽景態度卻極其冷淡。倘若李太后當真對唐陽景毫無芥蒂,這幾日裡他們數落唐陽景的失道之處,為何她不嚴詞斥責?假如李太后真的不想廢黜唐陽景,她又怎麼會對他們如此和顏悅色? 一念至此,孫建仁心裡便打定了主意,咳了一聲,細聲道:「娘娘,您仁慈寬厚,感化天下,當今皇上自不會對您不敬,卻是旬邑侯言辭失當了。」 他突然轉變口風,譚清剛等人頓時都對他側目而視,只是不便在李太后面前和他起爭執,這才忍了下來。孫建仁知道胡良成脾氣暴躁,恐胡良成因為自己這一打岔而大怒失態,於是趕緊緩了緩口氣,又接著道:「不過今上膝下唯有鳴朝皇子一子,偏偏鳴朝皇子手足皆有殘疾,今後恐怕難當大任。眼見今上年近四旬,仍未立儲。而今東宮空缺,皇統久懸而不決,實非國家之福。」 他的話說到此處,胡良成才恍然大悟,對李太后來說,廢黜唐陽景並沒什麼好處。唐陽景這樣最初一無所有的沒落皇孫,只當了四年天子,竟然都敢來謀算西內,要是廢了他,再立的天子如果又是一個不安分的,那對李太后就更沒什麼好處了。 廢唐陽景不是問題,廢了唐陽景以後,立誰繼承大統,才是取得李太后支持的關鍵。 果然,孫建仁的話一出,李太后那漠不關心的態度便稍微一斂,頷首道:「東宮空缺,確實可慮。」 孫建仁見她果然被這話打動,不禁與胡良成等人對視一眼,一時他們又頗感躊躇,立太子是假,商討廢了唐陽景後支持誰登基才是真。新主他們四人早已暗中達成了協議,剛才也在李太后面前極力盛讚其仁德,她當時連連道好,關鍵時刻卻又另生枝節,明顯是向他們傳達一個信息:她對這個人選,並不滿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