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慕香 | 上頁 下頁 |
二八 |
|
說到這裡,袁向鯉突然停住了,看著慕香。慕香也看著他,不禁脫口而出,「就是三池三窟三塚?」 袁向鯉點點頭。「所謂三池,分別指的是凝血池、困獸池、仙殞池。至於具體的樣子,恐怕只有這個少年自己知道。十年後,少年死了,這個秘密也隨著他入土,留存在世上的只有零星的傳說,以至於後世的史家漸漸不屑於記載。其實這三池的來歷非比尋常,有很長的一個故事要講。」 慕香點點頭,說:「我喜歡聽故事,你說給我聽吧。」袁向鯉微微一笑,攬住慕香的肩,往自己胸前攏了攏。 「這還要從古時候的殉葬說起。 「殉葬由來已久,年代幾不可考。自古帝王駕崩,將相薨逝,往往要有活人殉葬。這些帝王將相在世間揚威慣了,死後自然也不甘於寂寞。殉葬的人選,大多是奴僕、婢女以及自己的妻妾。帝王往往要自己的寵妃陪葬,而新皇帝為了表達孝心,尊重禮法,往往下令其父王生前的所有妃子,一律陪葬。再者,有些帝王將相戎馬一生,征戰沙場。死後又會有殉獸坑,殉獸坑中大多為優良的駿馬,或者是各諸侯國進獻的靈禽異獸。 「幾乎所有的帝王都從登基之日開始,就著手興建自己的陵寢。生前越是豐功偉業,陵寢越是輝煌宏偉,殉葬之人也就越多。其時的風俗都是死葬,就是說,殉葬之人生前由皇帝賜死,地位尊貴的著錦衣,佩玉飾,與帝王同枕,或者抵足而臥。地位略差的亦留下全屍,以大禮葬之,並善待其氏族。算作補償。 「但是,幾千年前,九州出了一位功蓋天下的大皇帝。大皇帝一生戎馬倥傯,四處征戰,疆域無邊,奴僕無算。大皇帝自以為功勳卓著,足以彪炳千古。於是大修陵墓,並要求所有奴僕、妃子,甚至是當時的皇后一起殉葬。大皇帝征戰時用過的各種戰馬,數以萬計,一律殉葬。為了彪炳自己的出類拔萃,區別於古代其他帝王,大皇帝詳盡設計了下葬的一切細節,最重要的就是被後世千古唾棄的——活殉。 「孔夫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諷刺的就是這位大皇帝。 「大皇帝下了一道聖旨,這大概是一道最奇怪的聖旨,聖旨上詳細地寫明瞭下葬的整個過程。他想,自己一世戎馬,萬里江山,莫非王土,可是有些地方他還沒有親自看過,這江山瑞麗,人生苦短,日後卻再也沒有機會了。於是,他下旨,待自己歸天后,將自己冰封起來,從京城出發,由北向南,好好看一看自己打下的萬里江山。皇帝重病之日,正值北方寒冬,皇帝算定,沿途快馬加鞭,待明年開春正好返回京師帝陵。聖旨載明,凡皇帝靈柩所經之處,所遇之人,不論老幼男女,一律殺之以殉葬。要知道,天下之大,由北向南,蜿蜒萬里,不知有多少無辜的百姓不幸被殺。 「據傳,大皇帝返回帝陵,下葬之日,殉葬的奴僕妃子衣角相連,綿延數十裡,盡皆哀號不止。戰馬揚起的沙塵遮天蔽日,分不出晝夜。 「所有殉葬的人被活活封入與其大小相似的陶俑裡,陶俑形態各異,侍女打水,貴妃梳妝,美人出浴,女兒臨帖……宮裡有的,陵寢裡幾乎應有盡有。大皇帝說自己壽終正寢,當屬喜葬,所以所有陶俑須要表情歡喜,一臉歌功頌德之像。哼,你可以想像,一張張痛苦扭曲的臉,被歡喜的陶俑所覆蓋,何等慘烈。 「這還不算,大皇帝生前凡是征戰,必然血流成河,他要求,在陵寢中鑿出一條河來,河水不用流水,也不要水銀,而要用鮮血。他的兒子遵循遺願,決意完成這條血河。但在殺掉了所有的囚犯,流盡鮮血之後,仍然填不滿陵寢中那條長河。這位年少的皇帝確實是個孝子,人不夠殺了,他開始殺馬,殺虎,殺狼,甚至是狸貓老鼠,凡是能碰到的活物統統都殺掉放血,以便匯成這條彪炳大皇帝豐功偉績的血河。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剛好在大皇帝下葬這一天匯成了這條河。為了表示虔誠與隆重,他在池邊,割破了自己的小臂,將自己的血滴入血河當中。他覺得仍是不夠,而且殺掉的囚犯和禽獸屍體也不好處理,他突發奇想,乾脆就用這些屍體壘成了大皇帝陵寢的石階,上下前後,墓裡墓外,總共八萬六千七百一十二步。每一步,都以這些屍首為材料。剩下的獸骨,便單獨建造了一座殉獸坑埋葬。 「到此,三池分別建成。所謂凝血池就是指那條血河,困獸池指的就是殉獸坑,至於仙殞池,傳說即使是神仙,到了大皇帝的陵寢之中,也會被仙殞池困住,跟大皇帝一起葬身此處。可是沒有人知道,仙殞池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新皇帝的監督下,士兵將所有殉葬之人封入了陶俑當中,然後開始按照宮中的佈置擺放,一切就緒後,大典開始。開始時陶俑中還微微有呻吟聲,新皇帝孤身站在墓中,直到所有的呻吟聲都停了以後,臣子們才開始對大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行禮結束之後,新皇帝正要起身,突然,身子被什麼東西一把拽倒。新皇帝倒地後一抬頭,正看見一個滿臉陶土的女子,猛然掙破陶俑,直直地坐了起來,伸出手,指著新皇帝。新皇帝看著她怨毒的雙眼,全身發軟,一時間竟站不起來。那女子看著他,平靜地說了幾個字,然後被沖上來的親兵亂槍戳倒,新皇帝看到臨死之前的她,一臉的笑意。 「至於女子說的那幾個字到底是什麼,恐怕只有新皇帝自己知道。他匆匆忙忙地結束了大典,回宮後大病一場。然後,他下旨表彰殉葬的宮女,重賞其家人,並且下詔稱讚她們,說什麼『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哼,人都陪葬了,說幾句好話有什麼用?說什麼朝天女戶,哼,當真可笑。」 慕香歎了口氣,道:「這樣殺戮成性的皇帝,算不得大帝,不過是禽獸之王而已。人牧嗜殺,百姓就遭殃了。」 袁向鯉有些驚奇地看著眼前這個楚楚可憐的小女子,心裡有些異樣。看不出來,一個弱女子心中也藏了家國天下。他接著說道:「自此以後,大皇帝的陵寢竟然成了國中最為陰戾之地,為皇帝守靈的三位大臣,先後離奇慘死,輕則挖眼剖心,重則肢體分離,傳說是陵寢中沾染了不潔之物。 「由此以後,連續三年天下大旱。當時的皇帝還算是個明君,為了解除百姓疾苦,先後多次帶著群臣祭天。削減宮廷開支,以賑濟災民。然而,天下仍然大旱。皇帝終於查明緣由,原來是三池在作祟。於是,皇帝遍訪天下,決定尋找高人鎮住這股沖天的戾氣。 「終於,他們找到一個女道士。據說此人是道教傳人,道行高深。她奉旨來到皇城,向皇帝獻策。皇帝接受了她的建議,號令天下壯丁,在大皇帝的陵寢四周,建了三座高窟,中央鐫刻九州天下,日月星辰,以伏羲八卦相連,這便是後來的三窟。三窟建成後,戾氣終於被壓制住,當年便連降大雨,解除了旱情。 「女道士離開時叮囑皇帝,一定要仔細看護好這三座高窟,萬不可被妖物、邪物損毀。否則,三池中的戾氣必然會衝破禁錮,捲土重來,勢難壓制。皇帝極力挽留,希望女道士留在皇城。女道士只是說,貧道沾染了沉重的戾氣,須得尋個靈聖的去處,躲上一躲,化掉它們,否則自身難保。皇帝聽她說得鄭重,不再挽留。 「經此一事,皇帝勵精圖治,輕徭薄賦,與外邦和睦相處。在位幾十年間,國家風調雨順,天下生平。直到臨死之時,忽有所感,覺得大皇帝雖然豐功偉績,但是殺戮著實過重,尤其是活殉,於是下旨宣佈廢除活人殉葬的舊制,並大赦天下。臨死時,他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但他仍不放心壓制在三窟裡的邪戾三池,於是留下遺旨,在他死後,將自己的衣冠塚建在三窟之外,意在生生世世守護三窟,不教戾氣作祟,以確保天下生平。」 慕香聽到這裡,脫口贊道:「這個皇帝心憂天下,倒是難得。」 袁向鯉也覺得有理,並不反駁,續道:「皇帝死後,他兒子繼位,仰慕父皇豐功偉績,便仿效其父,在死後亦將自己的衣冠塚立在其父之側,並歃血為誓,世代護衛三窟。而後,他兒子的兒子,也是如此,一朝三代帝王,都將衣冠塚設在三窟之外,這便是以後的三塚。 「終此三朝,三池中的邪戾之氣再也沒有貽害人間。人們也漸漸忘卻了此事,可惜好景不長,也是天道使然,物極必反。當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卻是個昏君,貪杯好色,愚鈍昏庸,再不復有祖上風采。只知道一頭紮進脂粉堆裡,終日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國運漸漸衰落。這個昏君,不但淫人妻女,而且生性暴戾,寵信宦官,一時間朝野當中烏煙瘴氣,人神共憤。 「這樣的渣滓,自然是皇天不佑。昏君不久病重,臨死前卻突發奇想,說是什麼仰慕祖上光輝,決定效仿大皇帝,竟然執意要恢復活人殉葬的制度。但是,他也是有所顧慮,只決定要自己最寵愛的幾個妃子殉葬,免得自己在地府寂寞。後來他又覺得不過癮,又加上最寵信的一群太監,還有幾個養馬的官。如此一來,朝野震驚,但是皇帝一句話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這是朕的家事,朕死都要死了,你們也不讓我死個痛快,到底居心何在?』群臣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於是,昏君一意孤行,下令宮人活葬,大修殉馬坑。更可恨者,他竟然將自己的陵寢修在三池一側,這樣一來,終究破了三窟三塚的鎮邪風水,釀成大錯。 「三池內的戾氣一受外界怨氣的感召,終於衝破了三窟三塚,遍灑人間天下,然後人間開始了數百年的天災人禍,蝗災、雪災、地動、乾旱、洪水,直到王朝滅亡以後,才有所好轉。」 袁向鯉講到這裡,突然開始冷笑,像是自言自語,卻又像是對除了慕香以外的第三個人說,「不過話又說回來,若是沒有這樣一位皇帝,也不會有我來日的成就,哈哈哈哈。」 袁向鯉的聲音尖銳,有些像女人。慕香皺眉,問:「那現在,這些邪氣還在作祟麼?」她似乎有些擔心。袁向鯉卻搖搖頭,歎道:「天行有常,萬事萬物,盛極必亡。這些冤魂戾氣肆虐百年以後,盡皆頓化。三池三窟三塚也隨著不斷改朝換代,遭人盜墓和破壞,而逐漸荒廢,最終遙不可考。不過……」 他陰沉地盯著慕香,笑,「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這樣的戾氣冤魂到底存在與否,如今還沒有人知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