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鶴唳華亭 | 上頁 下頁
二六


  張陸正方欲開口,又聞定權道:「你看這草木之色,現下雖仍然青蔥,卻終是不能持久了。再過幾日,便都要搖落。」張陸正思量片刻,終是正色道:「殿下,現下還未到悲秋的時節。」定權點點頭,轉口問道:「那兩禦史何人?」張陸正答道:「臣查詢過,聽聞他們平素與齊王並無過往。」定權搖頭道:「他們果與齊藩有來往,我倒不會這麼擔心。我現今只後悔,沒有讓你入省,這次省內,尚不知會鬧出什麼樣子。」

  張陸正一怔道:「殿下何出此言?何相雖是由殿下與齊藩共舉,但他為人中正,大事上分寸向來拿捏得准,況且還任過詹府首領,雖然日短,究竟也算東宮舊人。他在其位,其實有益於殿下。」定權歎了口氣,道:「如今世道,說人中正也不算得什麼讚語。我知道,何道然是個畏事庸才,除了會說幾句忠孝廉恥、仁義禮智的大話外加明哲保身,別的什麼都做不成。只是我如今哪還敢奢求有益,只求不叢怨便可。」

  張陸正沉默有時,問道:「殿下鈞意,可否更示下一二?」定權蹙眉道:「如今也只好先做觀望。孟直,省部裡的風吹草動,務必要及時傳達給我。沒有到事態最壞的時候,就千萬不要有所動作。此事一過,我定要竭全力,亦抬你入省。」張陸正遲疑道:「臣是問……軍事,殿下如何打算?」定權道:「我會叫人告訴顧思林,叫他安心結軍。只是恐怕他一時片刻,走不成了。」張陸正一時無語,定權又道:「我更怕的是,禍事不單在顓臾,更在蕭牆。非但是顧思林,連我也要牽扯其間了。」

  張陸正心中早有隱憂,此刻被他明白道破,暗覺心驚,口頭卻只得敷衍勸慰道:「事態尚不至於如此,殿下還請寬心。」定權歎道:「我何嘗不願事過,再笑自家多慮。孟直,前後諸事,還多要仰仗於你,我在這裡便先謝過了。」說罷向張陸正微微一揖,唬得張陸正忙跪倒道:「殿下折殺臣了,臣必當盡心竭力,死而後已。」君臣二人對面,半晌無言,良久定權方撫了撫袖口,笑道:「果然是高處不勝寒,這上面的風頭還是大多了,站久了便覺出冷來,孟直先去吧。」

  及目送張陸正離去,又揮手招來山下侍衛,吩咐道:「去把許主簿請出來。」許昌平片刻後便自中門折出,登上亭來,未及行禮,定權已經制止道:「主簿坐吧。」又問道,「茶喝得可還滿意?」許昌平笑道:「建州小龍,絕妙好茶。」定權笑道:「主簿這是避重就輕,叫你見笑了,我的茶道確實不精。不過休以為我蕭家皆如此,萬一有幸喝到陛下和齊藩點的茶,方知道真正國手是何意。」待了片刻,方將适才對答略作轉述,問道,「主簿又怎麼看?」

  許昌平沉吟道:「殿下英明——陛下聖意,攘外必先安內。李氏去位,張大人為吏書,常理也罷,資歷也罷,才幹也罷,人望也罷,皆應由他拾階替補。遲遲懸而未決,便是天心早明的證據,這其實也是保全張尚書最好的法子。何相在位,固然是個甘草領袖,和事班頭,只是——」他略顯猶豫,定權微微頷首道:「我聽著,主簿但講無妨。」許昌平道:「自李氏一案,淩河一役,朝事如病,肌膚或似無恙,其實已經沉屙。一味方子裡,君臣佐使皆是虎狼藥,便必須甘草來調和。如今省部結構,非但如臣前言,無害于陛下亦無害于殿下,更是有益於陛下且有益於殿下。」

  定權笑道:「主簿於我,仍舊不肯十分用情。罷,你不敢明言,我來替你補全。陛下聖意,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內憂已靖,要處置外患,我便是個眼前的由頭,現成的藉口。陛下要不戰屈人,必將重提舊惡,重提舊惡,又必會牽連刑書乃至吏書。本宮的那位前詹事,主簿的那位前上司,乾草也罷,濕草也罷,就能勉強紮成個擋箭垛子,只怕作用也是有限,不過是聊勝於無罷了。但是有一線生機,我不能不試試看。有些話我也實在不好向吏書明言,只盼他心中不要因此有了芥蒂。主簿春日時才說過些近慮遠憂的話,卻不想這遠憂也便在眼前,懸頂之劍這麼快就要掉下來了。」

  許昌平沉吟搖頭道:「張尚書老成謀國,殿下一番苦心,他怎會不察?殿下憂慮這點其實大可不必。況且殿下的這層意思,臣亦並非不敢言,確是不曾做此一想。雖說要未雨綢繆,但時局晦暗未明,倒亦不必憂心過度。殿下不要忘了,雖然承州都督李明安是陛下的親信,小顧將軍卻還在長州。他調控不了整支長軍,三分之一強總還是可以的。軍中之事,將軍行前想必早已安排妥當,陛下斷不會不加顧忌。臣忖度天心,陛下此舉想要的,無非是看看殿下的動作,諸臣的動作。殿下處理得當,或可平安化解無礙。」

  定權歎氣道:「我也知道,顧思林這次帶回來的綬賞將員,竟有大半不是他親近之人。想必陛下心中亦清明如鏡,然而此舉于陛下又有何害——主簿想想,不賞功罰過便罷,賞不功如罰無過,軍中舊部,會如何思想將軍。如此往後,兵將離德,本宮的那個書生表哥在邊鎮怕也難順心了——只是盼望如主簿所言,若能以柔克剛,我又何妨風行草偃。」

  見許昌平在一旁似無疑意,忽而一笑道:「我和主簿說這話,固然是叫主簿心中先存主見。另有一層,有白頭如新,有傾蓋如故,我不屑對主簿隱藏本心,也望能抛磚引玉,投桃得李。」眼見許昌平肩頭似乎微微抖了一下,才又笑道,「這風愈發大了,還是下去吧,到本宮書室飲茶去。」

  後事並不十分出乎定權的意料,雖皇帝以無事生非,污蔑勳臣為由,嚴旨斥責了二臣,隨後又罷免了二人的官職,但是事態似乎從此也失去了控制。於二人離朝的次日,彈劾顧思林的奏本便紛紜不斷地送入了中書省,言辭也愈發苛酷,更有人索性指明顧思林是有意遲延戰機,才使戰事久持不下,朝廷非但不應封賞,反應降罪,以正軍法;或說顧思林此舉是朝中有人授意,至於授意者為何人,卻又不言明。皇帝初時還有敕令,言再有此類奏疏,則上下一律嚴懲。鬧到最後,無力彈壓,只得將太子又召進了宮。

  見禮已畢,皇帝手指著禦案上滿堆的奏呈道:「太子過來看看吧。」定權走上前去翻看了四五件,見與自己已得知的都大體相同,這才放下,叉手退立一旁。皇帝問道:「你覺得此事當如何處置?」定權恭謹答道:「臣不敢專擅,還乞陛下聖裁。」皇帝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厲聲喝道:「跪下!」

  定權微微一愣,連忙撩袍垂首跪倒。良久方聞皇帝道:「朕初時以為只是幾個么麽之徒,妒忌軍功,意圖沽名賣直,才鬧出來這等事情。不想現在竟然連你也牽扯了進去,你且在這裡跟朕說實話,究竟有沒有干預過邊事?」定權搖頭答道:「絕無此事,還望陛下明察。」皇帝看了他半晌,方道:「沒有便好,若真有這樣的事情,朕便饒得了你,國法家法也饒不了你。」定權頓首道:「臣雖駑鈍,亦知兵者國之大事,豈可以兒戲左右之?況且君父在上,臣安敢僭越妄為,冒天下之大不韙,行此喪心病狂之舉?便是顧將軍,臣也可擔保,斷無所言之事,求陛下聖斷。」

  皇帝點頭道:「你能說得出這樣的話,心思想來還不算徹底糊塗。此事朕要徹查,儲副和將軍,皆是國本,如此風言,究竟是由何人所起,存心安在?你去和顧思林說,朕既然已答應過他,就讓他暫緩離京,等該查的清查了,該辦的嚴辦了,再教他松松爽爽回長州。軍不涉政,為將者若是懷據著此等心思,怎可安守其位?」定權答應道:「陛下聖明,臣代顧將軍叩謝陛下眷顧深恩。」皇帝站起身來,想想終又道:「太子也要自省,若素日謹言慎行,怎麼會徒惹物議?」定權不敢抬頭,答道:「臣德行有虧,謝陛下教誨。」

  待皇帝去遠,王慎方上前攙扶定權,卻被他一把推開。定權半晌方抬頭道:「常侍先去吧,我在這裡再留片刻。」王慎搖搖頭道:「殿下,千萬不要再惹陛下生氣了。」定權笑道:「陛下生氣,總是我這個做兒臣的不孝便是了。阿公,聖人說不孝子,天厭之,神棄之,人共誅之,這是真的?」

  王慎一時無話可答,定權指了指禦案上累累文書,自語道:「可知是真的了。」

  他笑容難看,王慎心上也覺得難過,只得放手先行離去。定權伸手去撐地面,跪得過久,腳一酸麻便跌坐在地。如是望去,殿外正是血色落霞漫天,殷殷地灼著眼睛,四周的金磚卻如一注秋水,不凝不凍,但寒涼入骨。整個晏安宮中,燃燒著一片冰冷的火海,他慢慢合上了眼睛。

  皇太子親迄京郊傳旨,已是次日之事。如果按照先前的安排,此日卯時將軍便當離京,顧思林卻既不命拔營,也不令結隊,如單單等候著聖旨到來。待定權宣旨後扶起顧思林,二人對面沉默良久,顧思林方笑道:「幸而臣這裡還來不及完全整頓,此刻還可委屈殿下到臣帳中一坐。」定權點點頭,吩咐身後內使道:「本宮去飲杯茶,爾等在此處稍待片刻。」一面跟隨顧思林入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