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穿越·宮闈 > 鳳舞蘭陵 | 上頁 下頁
五五


  高長恭一怔,心裡暗自叫苦,急中生智,謙遜地說:「各位大人才高八斗,在下實在慚愧,獻醜不如藏拙……」一邊說著,一邊飛快地看向顧歡。

  那些大臣紛紛出言誇讚,用詞冠冕堂皇,卻都流露出好奇之色,定要高長恭吟詩一首才肯甘休。

  看到高長恭隱帶求援的眼神,顧歡有些無奈。眾目睽睽之下,如何能夠作弊?她心念電轉,忽然想起,便提醒道:「二哥,上次我們在江邊賞月,你不是作了一首《旅夜書懷》嗎?不妨拿出來,向劉大人請教一二。」

  那首詩其實是顧歡觸景生情,順口吟詠出來的。原作者是杜甫大人,不過反正他老人家要等到一百五十年後才出生,現在借用一下也無妨,不過是抒發一下當時的感受,顧歡便順手拿來用了。

  高長恭不善舞文弄墨,記性卻非常好,凡是顧歡吟詠過的詩詞全都記得,反正他的就是顧歡的,顧歡的也是他的。此刻正當要緊關頭,也就顧不得那許多了,當即曼聲吟道: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他的話音剛落,眾人便叫起好來。劉師知很興奮,親自去拿文房四寶,要請高長恭將詩句寫下來。

  顧歡立刻跟過去,從劉師知手中接過墨條,很有禮貌地說:「劉大人,怎敢勞動您老大駕?還是讓在下來吧。」

  劉師知做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大部分也是給韓子高看的,既然目的達到,也不便太過矯情,便笑著點頭,讓開兩步,站到一邊。

  見他如此,其他官員也不便再坐著,都湊趣地上前,有的撚須微笑,有的負手而立,都看著書案前那個清秀的少年。

  顧歡磨好墨,提起狼毫,筆走龍蛇,一揮而就。舉止頗為瀟灑,大有名士風範。她退後一步,看了看宣紙上的字跡,便從容擱筆,抬頭笑道:「獻醜了。」

  「好。」劉師知首先稱讚,「天質自然,豐神蓋代,大有書聖之風。」

  「正是。」到仲舉跟著誇道,「飄若遊雲,矯似驚龍,確實不凡。」

  「平和自然,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暹欣賞地說,「既有漢魏遺風,又含鴻鵠飛張之態,十分難得。」

  「這詩意更是好。」殷不佞看了一眼高長恭,「兩位顧公子真是才華出眾,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聽他們滔滔不絕,招攬之意溢於言表,顧歡趕緊抱拳團團一揖,謙遜地道:「在下兄弟生性懶散,好讀書不求甚解,喜山水無遠弗屆,最大心願便是仿效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知秦漢,無論魏晉。若是再有『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滿堂前』,那便得其所哉。」說到後來,她已是由著性子,信口開河了。

  高長恭聽得暗笑不已,表面上卻很認真地點頭,「我二人胸無大志,只想悠閒自在地過日子,在下拙作中也是此意,還望各位大人海涵。」

  「顧二公子言重了。」劉師知讚賞地點頭,「兩位顧公子淡泊名利,堪比前朝竹林七賢,令人敬佩。」

  「不敢,不敢。」高長恭連忙謙遜地謝過。

  「如今世風日下,人欲橫流,兩位顧公子卻是一派赤子之心,實屬難得。」華皎頗為感慨,「子高能有你們這兩位兄弟,幸何如之?」

  「正是。」站在最後的韓子高含笑點頭。

  「是我二人高攀大哥了。」顧歡說著客套話,望向韓子高的眼裡滿是親切。

  「兄弟何出此言。」韓子高有些不悅,「你我三人意氣相投,身份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對啊。」高長恭生性豪邁,不喜咬文嚼字,裝模作樣,應酬那些陳國大臣到現在,已然不耐煩,便道,「請各位大人就座,繼續暢談,別讓我兄弟二人擾了雅興。」

  眾大臣這才回到桌邊坐下,重新把視線投向韓子高。

  屋裡再度寂靜,夜風中一直有吳儂軟語的清唱在飛揚,此時便清晰地傳了進來。

  顧歡和高長恭一到建康就努力學習這裡的方言,勉強能說能聽,又自稱走南闖北,自然在口音中帶著南腔北調,剛才與那些大臣們說話才沒露馬腳。此刻被屋中的氣氛感染,也不由自主地側耳細聽。

  歌聲宛轉悠揚,未聞絲竹弦樂伴奏,似乎只是一位女子獨自哼唱,卻別有一番韻味。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
  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直到唱完,那音調仍然悠揚不絕,回味無窮。

  顧歡忍不住輕聲贊道:「吳越小調實在動人,可與詩經之風雅媲美。」

  高長恭立刻附和:「是啊,餘音嫋嫋,繞梁三日不絕,令人心醉神馳。」

  他們語出自然,發乎於情,幾位朝中重臣都很歡喜,微微點頭。

  終於,什麼閒話都說完了,韓子高也知拖不下去,便輕咳一聲,謹慎地道:「安成王乃先帝胞弟、當今聖上的親叔父、顧命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偶爾有些……架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今周國勢大,齊國亦不弱,我朝皇權更替,最需安定,切勿引發局勢動盪,方為上策。各位大人,依敝人愚見,是否可以暫時拋開個人恩怨,以國事為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