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在疼痛中奔跑 | 上頁 下頁
三七


  這就是阿雅朵剛考上大學的阿哥——阿木松。

  阿木松是村寨裡有名的「金嗓子」,經常代表貴州外出參加各種演出和比賽。作為特招生,剛剛考上中央XX學院聲樂系。

  阿木松兄妹就這樣成為了我的朋友。

  我住進了雲妮阿媽家。

  這個村寨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大的吊腳樓,清亮寬敞。我住進了雲妮阿媽為我準備的一間客房,大大的木板床,有一個衣櫥和書桌,乾淨舒爽。

  由於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現代社會,這個村寨,還保有原始的自然生態和起居方式。苗家沒有文字,而是用服飾記載和傳承歷史。日常生活中,無論男女,均留長髮,並將髮髻斜斜地盤在頭頂一側,頗有魏晉遺風。女孩子會在髮髻旁邊插上一圈水紅色的杜鵑花,嬌豔欲滴。臨到盛大節日,便會盛裝出行,一套閃亮的純銀頭飾和項圈是每一個女孩子的必備,也是阿爸阿媽為女兒準備的隆重的嫁妝。頭飾和項圈的分量根據每戶人家經濟狀況而定,最富有的人家頭飾竟然達到幾十公斤重。姣美如花的女孩子戴上這樣沉重的頭飾,依然載歌載舞,輕盈歡快。女兒身上的衣裙,亦顯示了阿媽手藝的優劣。女主人是否賢慧,是否能幹,通過女兒的衣裙便可見端倪。織布是否疏密有度,暈染是否均勻有致,針腳是否細密扎實,刺繡是否精緻華美。母親一生的絕活,全在女兒身上得以體現。

  因為沒有文字,人們都用歌聲來傳情達意。這裡是山歌的海洋,人人天生會唱歌。他們勞動時唱歌,談戀愛時唱情歌,婦女們一起納鞋底時唱歌,老人們晚上聚在一起聊天時唱歌……他們所有的情感都通過唱歌來表達。四五歲的男孩隨便從樹上摘一片樹葉放在嘴邊就能吹出悠揚婉轉的韻律,同齡的小姑娘便會隨之翩翩起舞。

  是的,歌舞已經浸透進村民的血液,成為這個山寨的靈魂。他們沒有經過任何專業的聲樂訓練,卻能唱出美妙的和聲。各個聲部井然有序,絲絲入扣。曾經,這裡有3個小姑娘參加了央視「春節晚會」的演出,她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表演,高亢明亮,直沖雲霄的嗓音和天衣無縫的和聲令所有人為之驚歎。

  這裡是原始古樸的,甚至沒有電視,所以,沒有人知道我剛剛獲得貴州省「魅力之星」選美比賽的冠軍。但是,他們都對我友好而熱情,用他們那顆淳樸善良的心,接納著我這個貿然闖入的異鄉人。尤其是阿木松。

  每天,我都會去找阿木松聊天。因為阿木松有文化,又見過世面,我們比較有共同語言。每次見到阿木松,我都會感慨,這孩子,實在是賞心悅目,漂亮得令人心疼。在這深山裡,居然會生出如此俊美靈秀的少年,日後走出大山,必將大放異彩。

  阿木松也很喜歡和我在一起,他比我小3歲,叫我「美姐姐」。

  每天,他陪我到村民那裡搜集素材,陪我到山林裡練歌。在這山林裡,面對空曠的山谷,我感覺有一種澎湃的激情在血液裡奔騰,這是在學校裡學習,在舞臺上演出時所無法體會的。我敞開嗓門,縱聲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林中回蕩。我隨心所欲地在山林裡奔跑,載歌載舞,無拘無束,像一個自由自在的精靈。我學了十幾年聲樂,此時才悟出唱歌的真諦,那不是一種循規蹈矩的刻板的訓練,而是興之所至,痛快淋漓的傾訴和表達。我拋棄了所有的教條,隨心所欲地盡情歌唱。和阿木松一起,唱著原始古樸的苗嶺飛歌,我終於尋找到自己的音樂理想。

  阿木松還陪伴我到相鄰的侗寨去欣賞聞名遐邇的侗族大歌。上百個村民站在侗族的鼓樓下,在沒有任何音樂伴奏和指揮的情形下,錯落有致地唱著千百年來遺留下的侗族大歌。聽到那宛轉悠揚的曲調,粗獷而豪邁,充滿一種原生態的自然狂放的美,且各個聲部配合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我震撼極了!要知道,這都是田間地頭的農民,從來沒有經過任何的聲樂訓練,而且這些歌也沒有任何曲譜可尋,完全是口口相傳。我這個聲樂系的高才生不禁汗顏。

  我還欣賞到侗族女孩的短裙,它只有短短的幾寸長,剛剛蓋住底褲,被譽為「世界上最短的超短裙」。女孩們就穿著這短裙下田插秧,河邊洗衣,屋旁舂米,豪不羞澀地展露她們健美的大腿曲線,甚至有底褲的花色若隱若現。這充滿原始生態的部落,有著世上最開放的城市所沒有的大膽和風情。

  阿木松越來越喜歡到雲妮阿媽這裡來找我,他常常癡癡地望著我,顯出一種由衷的歡喜 。

  這一天下午,阿木松來到我的住處,雲妮阿媽給我們做了鮮美無比的酸湯魚火鍋。

  酸湯是苗家人特製的一種湯,用一種樹上野生的植物,叫「木姜子」,作為主要調料。形狀頗似花椒,但味道是一種獨特的酸,不是醋或者水果的那種酸,而有些像發酵了的番茄。所以,在鳳凰城或是外地的餐館,往往用發酵的番茄來製作酸湯。雖說也都是酸,與正宗「木薑子」調製的酸湯味道可就大相徑庭。就像糖尿病人食用的代用糖,似乎都是甜,但此甜與彼甜卻全然不同。

  雲妮阿媽家燒的是「鐵爐子」,這是貴州獨特的一種工具,本意是用於冬季烤火取暖,但很多人家亦將之用來做飯,涮火鍋,一舉兩得。在冬季,絕大多數的貴州人家都不炒菜,而是在鐵爐子上架一口鐵鍋,一家人將爐子團團圍住,把肉片、魚片、白菜、粉絲……洗淨切好,熱熱鬧鬧地涮火鍋。

  雲妮阿媽的酸湯鍋底鮮紅明豔,色澤甚是誘人,肥美的鯰魚身上豁開了幾條口,整個兒地放入鍋中。鍋中心的湯突突地冒著,香氣四溢,令人饞涎欲滴。每人面前有一小碗調料,貴州人稱之為「蘸水」。將幹紅辣椒在火裡燒到微糊,舂成糊辣椒面,再佐以精鹽、味精、花椒、蒜末、蔥花,不放醬油或醋,而是將火鍋的湯勾一點兒放進去。這是吃火鍋的「點睛之筆」,只要有一碟香辣可口的「蘸水」,再普通的火鍋也能對付著吃,反之,火鍋底料再好,失去「蘸水」的輔佐,也是大打折扣。別小看這一碟「蘸水」,除了貴州人,沒有別的任何一個地方可以製作出來,關鍵在於辣椒的選擇,一定要貴州的朝天小辣椒,竅門則在於現燒現吃。許多離開家鄉的貴州人,一到吃火鍋時,便想念這一碟沒有一滴油腥的絲絲入味的「蘸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