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失蹤的上清寺 >
五十六


  青牛出關寺邊

  草下水邊溝中

  木生於土土在

  進門萬事大吉

  顯然是受到了猜出謎底的激勵,潘天棒搶著表達意見:"這首詩是在第二列的藏頭詩,謎底很簡單,就是"牛下生門"四個字,肯定就在牛角沱,河邊的一個門!"

  小敏恢復了精神:"曾伯伯,你認為上清寺廟以前應該在牛角沱邊的水上派出所,"牛下生門"會不會就在以前上清寺那裡?"

  我已經看出了詩裡的名堂,老曾也一臉壞笑,肯定他也已經猜到了。

  我故意不指出正確的解法,逗著潘天棒玩:"這個"生門",應該是啥子門?"

  潘天棒把體恤的短袖卷到肩膀上,伸出粗大的手臂,象演講一樣比劃著:"我小時候聽過《說岳全傳》的評書,十歲逗曉得,中國古代的陣法,裡面有"休、傷、生、死"四個門,對應於五行八卦。只要找一張八卦圖,進門對著看,就找得到生門了,那就一定是洞口。"

  我和老曾都大出意外,鼓起掌大笑起來。小敏看著我們,猜不到我們為什麼笑。

  我笑得喘氣:"一個錯誤的解釋,居然能被你給扯得象燒餅一樣圓!潘天棒,你的確是中國超一流的導遊人才,你們領導應該給你最高職稱!"

  潘天棒不服氣:"我說得不對啊?"

  "那個"牛"字要指牛角沱,就太勉強了,其實這個謎面一點都不難,很清晰的。"

  我還沒有來得及解釋,潘天棒的靈感又上來了:"嘿嘿,我猜出來了,你考不了我!地點是青木關!"

  我吃了一驚,向這首詩看去,詩中果然隱隱有青木關之意!如果不是確信我沒有猜錯,差點就被誤導了。"

  小敏問:"青木關在哪裡?"

  老曾說:"青木關在老的成渝公路上,壁山方向,是歌樂山脈上的一處,是進出重慶的要道。抗戰時間,有不少名人住那附近,對了,青木關和一批價值上百億的財富有過關係哦!"

  一聽價值上百億,我們都來了精神,逼著老曾快快交待。

  原來老曾指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庫全書!

  這套書成書於乾隆年間,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是中國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之一,經歷十年編成,它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

  這些書出了七套,如果說每一套價值上百億,只怕還低估了價值。

  七套書分散保存在中國各地。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了一套,太平天國戰亂毀了兩套,蔣介石帶到臺灣一套,日本人搶走一套。

  尚在中國大陸的,有一套極具傳奇色彩,就是曾經藏在杭州西湖文瀾閣的,史稱"文瀾閣本"。

  文瀾閣本在太平天國時,因為文瀾閣垮掉,散落到民間。到1911-1925年才修訂補齊。

  抗戰期間,東北淪陷後,日本人搶走了瀋陽文溯閣的那一套,把文溯閣《四庫全書》運到了東京。杭州淪陷後,日本人又打文瀾閣的主意。

  當時浙江圖書館館長陳訓慈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四處借債,籌得運費,於1937年帶領浙江圖書館員,冒生命危險輾轉數千里,在1938年把書運達貴陽,躲過了日本人的掠奪。

  但貴陽存點地母洞很潮濕,不利於保管。1942年時,浙大校長竺可楨就向蔣介石反映這個情況,蔣介石聽到後,專門發佈命令要求保護好這套國寶,於是1944年日本人從廣西打貴州的時候,就有軍隊負責轉移文瀾閣《四庫全書》,1944年底藏到重慶青木關。

  抗戰勝利後,1946年由六輛軍車經過兩個月的押運,從青木關運回杭州。

  "一套《四庫全書》可以裝滿我家這個客廳,前幾年,中國故宮博物院翻印了七套線裝本出來,在全世界拍賣,起拍價都是260萬元。"

  "還好我們找的不是它,"潘天棒說道:"如果是這批寶物藏在哪個洞裡,讓我們幾爺子找到獻給國家,我們就成民族英雄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