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升棺發財 >


  引子

  "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玩好寶貸,鐘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奸人聞之,傳以相告,上雖以嚴威重罪禁之,猶不可止。"

  --《呂氏春秋·節葬》

  我中華幾千年的文明,所積何厚也。故自古有權貴之人,生則穿金戴銀,死則含珠玉衣,此乃盜墓之源也。

  盜墓史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史記·遊俠列傳》中便記載著大俠郭解也曾從事過盜墓這一行業。更早一點,在《莊子·外物》中甚至描述了當時盜墓者的技術:"按其鬢,壓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這分明說的是盜墓者取死者口中所含之珠的手法嘛!可見在戰國時,盜墓就是一種相當盛行的發家手段了。

  幾千年的發展傳承,盜墓行內門分四支,是為: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四門各有所長,涇渭分明,就是市井傳誦的:"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發丘有印"了。

  四大倒斗門派流傳久遠,各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像新興的那些無門無派的盜墓者,比如長沙"土夫子"之流,是入不得行家法眼的。

  我便出自摸金校尉一門。年輕放蕩,仗著祖傳的一點本事,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不敬鬼神,發墳掘塚,升棺發財,倒闖下了好大的名聲,現在想來,慚愧不已!

  聲名最盛時,我與胡八一那小子並稱"南張北胡",在行內風頭一時無兩。這說的倒不是我們的活動範圍,只是恰巧那幾年電視裡正熱播金大俠的《射雕英雄傳》,其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深入人心,於是我倆便有了這南張北胡的匪號了。

  人啊,年紀一大,腿腳就不靈便了,升棺發財的事早幹不動了,真是不服老也不行。不過話說回來,這發丘掘塚的事做得多了,也有點膩味了。想這些年來,什麼粽子鬼怪沒見識過,什麼奇陣玄塚沒挖過,什麼巫蠱異術沒遭遇過……到得老來,一切一切都比不上含飴弄孫之樂。只有我那些個傳人,還以"南張門下士"為號,不時在外面闖蕩。

  不時回想起那些個歲月,雖然艱難困苦,隨時有生命之險,不過所見諸多,這輩子也算沒有白活了。

  真的是老了,年輕時的事情總在我腦海裡閃現出來,和林愛國、胡八一、王凱旋、大金牙他們一起冒險的日子總是那麼讓人懷念。想當年,我們一起飲酒放歌時,常說這日子刺激快活,一輩子都忘不了!是啊,這種日子自然是不會忘,又怎麼忘得了呢。

  不過年紀大了,記性就不好了!最近常回憶,但總想不起來當時我們是在哪兒喝的酒,是西藏?雲南?蒙古?還是乾脆就在北京東四的那家火鍋店?

  實在想不起來了,真怕過一陣,連年輕時候的冒險經歷加上祖傳的手藝一起給忘個一乾二淨,那就不好了!趁現在我記得還算清楚,給大家講講,免得日子久了,我們這些盜墓者的故事也給深埋到墓裡頭了,那這玩笑就開大了!

  故事便從那個動盪的年月講起……


學達書庫(xuoda.com)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