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禁書 > |
四十七 |
|
儘管她毫無概念,但光是想像就已經令她激動萬分。只是五扇,哪一扇是生門呢?它們看起來一模一樣。方離凝神思索了一會兒,心想可能解開生門之謎藏在壁畫裡,於是她拿著手機繼續看壁畫。 第二幅壁畫上繪著:一人被綁在十字型樁上,四周圍著一群看熱鬧的人,兩個執刑人員正拿著鐵剪剪斷他的手指;手指將斷未斷,暗紅色的血淋漓不絕。方離只覺得一股冷氣在脊樑上來回躥動,心想:"想不到曼西族的刑罰如此苛刻,這斬手刑跟五虐之刑○13裡的刖差不多。"看到這些陰霾的壁畫,令她很不舒服,但想到要破解生死門可能得靠它,硬著頭皮繼續往下看。 第三幅壁畫繪著:一人被綁在木凳子上,執刑人員正用尖刀與水銀剝他的臉皮。被綁的那人腳不停地蹬著,臉皮被剝了一半,露出暗紅的面部肌肉和白色的肌鍵……方離渾身一個激靈,胃不舒服地收縮著,酸水湧到喉嚨口。她連忙走到另一幅壁畫前,視線一接觸這幅壁畫,她愣住了。 第四幅壁畫沒有前面的殘忍內容,但是所繪的內容對方離來說卻是似曾相識的。壁畫上一男一女赤身裸體被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外一個執刑人員正將一條五花斑斕的毒蛇送進去。蛇頭探動,紅信舒卷。這與洪慶華、蔣屏兒被蛇咬一幕何其相似?方離皺緊眉峰陷入沉思,看來洪慶華與蔣屏兒除了演繹"生命的起點"這個符號外,還另為深意,是巧合還是有心? 方離從沉思中回過神,走到最後一幅壁畫前面,牆壁上繪著這樣一幕火灸的場景:一個人被綁在木架上,腳邊堆滿了木柴,木柴的一角已經燒了起來,火苗舔著他腳心,他痛得臉都扭曲了。其中一個執刑人員彎腰將火炬湊近木柴的另一角。不由自主地,方離想到被大火燒成幾根殘骨的郭春風,雖然形式不同,但同樣都是火刑。她站在最後一幅壁畫前,皺起眉頭,生死門帶給她的喜悅淡卻,另一種駭怕佔據她的心房。 半天沒說話的甘國棟開口了:"你看到了什麼?" 方離喃喃地說:"我看到古代曼西族的五種刑法,定殺○14、剪指、剝臉、毒刑、火灸。" "定殺?" "是的,就是把人扔到水裡淹死……"方離邊說邊又轉到第一幅壁畫前,"咦,不對,不是定殺,好像是神判的一種形式。"剛才她看的匆忙,沒有留意到畫面上,河裡綁著那人已經解開腳上綁著的繩子。將人綁住扔進河裡,如果能自己解開繩子逃脫,或者超過一定的時間沒有沉下去,就可以宣判無罪,這是神判的一種方式。 甘國棟滿意地哼了一聲,方離疑惑地轉過身,說:"甘教授,你好像對曼西五刑很熟悉。" "談不上熟悉,我們家族讀書筆記裡提到過,那種水淹的刑,確切地說叫水試,是神判的一種形式。" "剪指、剝皮、毒刑、火灸,四種肉刑,說明曼西族以肉刑為體系的刑法體系已有雛形,但水試又是神判形式,看來兩千多年前曼西族正在經歷著刑罰體系的過渡時期。四種肉刑一種神判,雖然不是全部都是肉刑,但曼西文化還是深受五刑○15的影響。"方離說,"甘教授,是不是這樣?" "是吧。"甘國棟大概沒有精力詳說學術方面的事情,"雷教授他們怎麼還沒有找著機括?" "是呀。"方離看著手機,顯示時間說明,他們已經掉下來有一個半小時了。手機快要沒電了,她走到甘國棟身邊坐下,關掉手機,心思又轉回第八墓室。"甘教授,整個墓室的主題是神判與刑罰,如果生門存在,它會將我們引向哪裡呢?" 好一會兒,才聽到甘國棟說:"我不知道。" "一定是叫人震驚的地方。"方離自顧自地說著,凝視著生死門的方向,目光變虛,似乎穿透了黑暗,落到遙遠的兩千多年前。在瀞雲的工地上,正聚集著古代曼西族最傑出的能工巧匠們,他們設計並建造了一座複雜的生死門,每扇門都可以打開,每扇門後都有通道,但只有一個是生門,只有一個通往目的地。 如何才能找出生門到達目的地?而目的地又是什麼呢? 注○11:神判,又叫神斷,神明裁判、原始仲裁等。是借助神的力量或是某種神秘方式進行裁決的一種巫術手段。它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通歷史現象,《漢謨拉比法典》、《羅斯真理》均有記載。西歐直到12至13世紀才廢除這種裁決方式。日本的一些地區在"大化革新"前還存在。我國雲南地區的部分少數民族至今保留這種巫術形式來解決民間糾紛。 注○12:原始的五行崇拜,即對水火金土木的崇拜,是逐漸從泛神崇拜發展而來的。包含著樸素的辨證法道理,其以最簡明的方法揭示了事物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相生相剋的關係。並將水火土木金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繫視為普遍規律,得出"五行生萬物"、"五行萬物之本"的結論。"五為萬物之本",這一認識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具有非同小可的命意,它合乎中國人追求極致、整全、合諧的審美情趣,給人以完滿、圓滿的滿足感。"五行萬物之本,天地百物,莫不用之"這種五行學說盛行於春秋戰國之交,至戰國晚期達到高峰。這時五行說廣泛應用于天文、地理、曆法、音樂、醫學、道德、政治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五行配萬物的理論。如天地有五方、人體有五內、人生有五福、人倫有五常、尊貴有五爵、事君有五諫、天子有五門、五路,等等。 注○13:五虐之刑:大辟、劓、刵、椓、黥。大辟即死刑;劓為割鼻;刵為割雙耳,而後演變為刖,即砍腳;椓:割生殖器,而後演化為宮,即閹割;黥為刺面。原始社會晚期的苗蠻部族率先擺脫神權束縛,創建以五虐之刑,這種以肉刑為體系的刑罰體系是當時中華文明最完善的刑法,標誌著華夏法律進入習慣法時代。而後夏朝借鑒五虐之刑創造夏朝法律,從而進入成文法時代。(苗蠻部族:遠古社會末期,黃河、長江流域出現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這三大集團實際上就是三個較大的部落聯盟。) 注○14:定殺:是秦朝時的一種死刑,將人溺在水中淹死,一般用於傳染病的犯人。 注○15:五刑:是華夏文明受到五行學說的影響在法制上的表現。把五行與一定的刑罰方法聯結起來,從多種刑罰方法中遴選五種固定下來作為正式的刑種,以示順乎天意。自苗蠻部族創五虐之刑開始,華夏刑罰經歷漫長的習慣至習慣法至成文法,一直保持著正刑五種的文化習慣。20世紀初以來,我國屢次修律均在西方刑法思想指導下進行,主刑的內容已不斷更新,但也沒有突破"五"的框界;即便是新中國創制的兩部刑法典所規定的主刑也是五種。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