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過路陰陽 | 上頁 下頁 |
六十 |
|
"好了,不說這事了,說說你們以後的打算吧。你們準備去哪兒發財啊?"周老頭兒看到孫為民有點尷尬,就開始轉移話題。 "你還沒說我老爹在哪兒呢,差點讓你糊弄了。"孫為民想馬交的事想得差點忘了這事,又繼續追問起來。 "他在哪兒我真不知道,我只是下去看過他,是他讓我把這一切告訴你的,並且讓你不要再找他,說是怕讓人起了懷疑,再把你們也拉進去就不好了。" 事已至此,孫為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在一旁抹起了眼淚,心裡默默發誓:老爹您放心,我一定取回《太平清領書》! "好了,你也不要太難過,我也會儘量下去幫你老爹說好話的,你有這份孝心就好。現在還是考慮一下你們以後的打算吧。"周老頭兒一邊安慰孫為民,一邊暗示著什麼,看來他可能有什麼建議。果然,他稍稍頓了一下,繼續道,"你們何不去漠北一趟?下昆侖地穴要是能懷揣龍氣而去,必定事半功倍。" "懷揣龍氣?你的意思是說漠北有龍氣?到底是什麼東西你就明說吧,甭搞得這麼麻煩。"老胡剛才一直在旁邊當燈泡,現在終於找到開口說話的機會了。 "不是想讓我們去抓龍吧?你又想害人啊?"王胖子不悅地叨咕著,顯然對周老頭兒不是很信任。 "你們這是不識好人心啊,換做其他人還不知道要怎麼謝我呢。"周老頭兒話說半句,實為罵人,看來是有點受委屈不高興了。 "到底什麼龍氣?你先說說。怎麼也要先透露點消息,我們才好做決定。"目前,孫為民對與昆侖地穴有聯繫的事情都很感興趣。 周老頭兒一看終於有人出來請教了,馬上變臉高興道:"要說龍氣十足之物當屬--"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周老頭兒一副很高深的樣子,邊說還邊搖晃著腦袋。 "秦……秦璽!"孫為民三人都被震驚得不能動彈了,這秦璽竟然再次問世? "你們不要急,聽我慢慢給你們講。"周老頭兒一看三人動了心,就又開始賣弄起學問-- 秦璽相傳是秦朝宰相李斯以和氏璧做成的,這和氏璧是戰國時期天下兩寶之一。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說的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同樣卞和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直至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又命人剖開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壁。 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和氏壁便到了趙國。西元前283年,秦國提出以一十五座城相交換和氏壁,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勇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才上演了一出"完璧歸趙"。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後來,和氏壁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這"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夜明珠)"與"和氏之壁"。 西元前221年,秦贏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由咸陽玉工王孫壽雕琢而成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凡稱帝者便尋此璽以正名。 據《史記》記載,劉邦滅秦後,子纓將玉璽獻給了劉邦,玉璽成為"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于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玉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630年)玉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玉璽再一次飽經天下之亂。西元936年冬,後唐末帝李從珂被後晉大兵圍困,李從珂遂與後妃于天星樓自焚而死。據說,他當時隨身攜帶著"傳國玉璽",可是大火過後,人們在灰燼中卻不尋見此璽的蹤影。至此,玉璽不知所終。 "沒了?後來呢?"老胡越聽越來勁,見周老頭兒不說了,急得他直催。 周老頭兒無奈道:"後來就丟了,再未現世。" "那你讓我們去漠北?你這人不實在,一定有什麼秘密沒告訴我們!"老胡可不傻,料定這個周老頭兒一定知道後文,只是想刁難三人罷了。 "周叔叔,你有話就一次說完吧,不要難為我們了。"孫為民在老胡的示意下,開始使用糖衣炮彈了。 周老頭兒一笑,心想:我就不信你們三個財迷不心動,現在忍不住了吧?於是繼續開口道:"不過嘛……" 周老頭兒一開口,孫為民三人都是一副悉耳恭聽的模樣,認真得不得了。 周老頭兒看到三人的表情感到很滿意,繼續道:"民間也不是沒有傳言,其中比較可靠的就是,元世祖至元年間,通政院使碩得死後,其家人見家境艱難,遂以一塊寶玉托禦史台通事闊闊術代為出售,因非尋常物制,無人敢買,後為權相伯顏購得,只見"乃黝玉寶符,其方四寸,螭紐交蟠,四可邊際,中洞橫竅,其篆畫作蟲鳥魚龍之狀",經監察禦史楊桓辯認,刻文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於是被確認為秦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