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藏經殘卷 | 上頁 下頁 |
二十四 |
|
第十六章 菩提樹 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咋舌不已。 在森林的中央,一塊幾乎十幾畝的地方,靜靜地長著一棵樹。不過,從下面看過去,就是密密麻麻的樹林,一條條氣生根從主幹的樹枝上擁擠地垂下來,又深深地紮根在泥土裡。大的氣生根上又生有小的氣生根,真正是根生根,根連根,一眼望不到邊。這些氣生根大的有兩三個人合抱那麼粗,小的卻只有筷子那麼細。它們全部從半空中垂下來,再紮根泥土。不仔細看,你還以為它們是一棵棵樹木,從泥土裡生長出來,慢慢的有了枝幹、葉子,可是一直往上看去,他們卻只有一個鋪天蓋地的樹冠。從氣生根間隙望進去,裡面黑洞洞的,看不到主幹,不過可以想像主幹最少也有三五十人合抱那麼粗。 我後退幾步,向樹上身看去,奇怪地看到,這棵樹向陽的那一面的枝條是青蔥色的,生長著密密的綠葉,而背陰的那一面,枝條卻全部是霜白色,生長著潔白如雪的嫩葉。這樣站在陰陽分界點看去,這棵樹涇渭分明,一半青一半白,簡直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半棵樹合成的。而且向陽的青樹長著深紫紅色的橄欖球型果實,背陰的白樹卻長著淺青褐色的半圓果實,它們分別藏在雲霧繚繞的枝葉間,隨風搖曳,叮叮作響。 我指點給胖子看,胖子也是嘖嘖稱奇。 我們正看得出神,忽然一聲長鳴,從枝葉間沖出一雙長頸細腿的紅頂鳥兒,交頸盤旋,而後沖雲直上。那細膩的長鳴嫋嫋不絕,一聲高過一聲,直到它沒入高空雲靄,似乎還九曲十八轉,回蕩在林木間。整個森林仿佛都給這鳴聲帶入了曲深幽靜的深邃意境。 胖子興奮地說:"我知道了,這鳥兒是丹頂鶴。不錯,鶴鳴九皋,只有仙家坐騎丹頂鶴才有這樣動人心髓的鳴聲。" 我點點頭,還未說話,從高空中垂直落下一隻深紫色的果實,宛如一顆炮彈重重地砸在面前的地上。 我俯身撿起來,這大碗公大的果實左右兩部分緊緊連在一起,原來全身遍佈深紫色的斑點,其實卻是淡灰色的質地,靠柄部位生長著三片卵形的骨骼一般硬的苞葉,緊緊地包著半個果體。 胖子問我:"這能吃嗎?" 我用瑞士軍刀剖開果實,裡面是乳白的果肉,汁液甜香撲鼻,中有一個心形核桃大的金色果核。 胖子取出來,叫道:"咦?怎麼還有和尚的圖像?" 我仔細看了看,那果核上確實有一個淡淡的坐蓮和尚的塑像,果核全身發出淡淡的金光。 佛光?!我突然想到,那跌坐著蓮花基座的和尚是如來像。 對了,這棵樹是傳說中的佛家至寶菩提樹。 菩提樹又名印度菩提樹、畢缽羅樹、覺樹,原產印度、緬甸、斯里蘭卡等地。梁武帝天監元年(西元502年),僧人智藥三藏大師從西竺國(印度)帶回菩提樹,種植于廣州王園寺(後名為光孝寺)。從那以後,我國才開始有了菩提樹。 "菩提"一詞為梵文音譯而來,意思是覺悟、智慧,佛教一直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這是因為佛教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少年出家修行,歷盡種種艱難險阻,最後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終於戰勝心魔,修成正果。 根據我家秘藏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佛"字卷記載:菩提樹極其罕見,像這樣覆蓋方圓十幾畝的參天樹王更是鳳毛麟角。傳說,菩提樹本是佛家聖樹,它存在的地方就象徵著一方淨土。它的果實名就叫菩提果,又叫佛果、聖果。特別是萬年聖果,凡人吃了輕則可以輕身提神、百病不侵,乃至長生不老、白日飛升。蓋凡菩提樹百年才開始開花,千年始能長果,歷經萬年方能果熟蒂落,極其珍貴。 雖然書中記載過於神奇,不可輕信,但綜合分析,最少可以說明菩提果是沒有毒性的吧。 我和胖子三下五除二,分吃了這個菩提果。味道果然不錯,甘甜爽口,是打我們落海逃生以來所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我把果核和卵形苞葉藏進背包,以備不時之需。既然是聖果,它就應該有些解毒祛邪的功效吧。 胖子還要爬上去,再采幾個菩提果帶走。 我一把拉住他,說道:"這可不行,根據記載,不成熟自落的聖果反而毒性極大,食之七竅流血,立刻斃命。運氣好得話,我們還是在樹下找幾個落下來的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