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豔異編續集 | 上頁 下頁 |
並蒂蓮花記 |
|
揚州有張姓者,富冠郡邑。家有一女,小字麗春,年十有七。美姿容,善詩賦。遠近締姻者,其門如市。張翁不之許,嘗曰:「相女配夫,古之道也。吾惟得佳婿,貧富有不較焉。」 同裡曹姓者,家雖貧簍,一子聰俊,名壁,尤工文詞。年十六,未有室。張固垂意於彼。彼以貧富肉量,不敢啟齒。張一日開塾於家,令人招生過塾讀書。生果負笈而至,麗春於花下窺之,見生儀容清雅,舉止端詳,竊念曰:「必得此郎,平生願足矣。」張亦暗喜,尋命生宿於西軒靜室,以便肄業。 時值菊節,張拉師出外登高暢飲。生兀坐書齋,不勝岑寂,乃長吟一絕,以遣悶雲: 時值重陽令節邊,滿城風雨寂寥天。 可憐不帶登高興,孤負黃花又一年。 麗春潛聽,情不能已,乃於窗外踵韻,繼吟之曰: 花月空照兩人邊,安得團圓共一天。 可惜風流人未會,錯教烏兔送青年。 生聽其詩,趨出相見。麗春亦不回避,彼此交會,其劄甚恭。麗春笑曰:「子知家君館穀之意乎?東床之選,其在茲矣。子宜鄭重,妾亦忍死以待。」正敘話間,侍婢報曰:「家主回矣。」遂各散去。 翌日,麗春命侍兒蘭香持彩箋,作詞一闋以寄生,詞曰: 清朝幔雲,翠幕香凝。羅幃夢杳,深閨翡翠衾寒。可是一春惟悴,倦倚欄杆。最怪好花無主,狂蜂浪蝶幾翩翻。傷情處,枝頭杜宇,血淚成丹,蕩蕩遊絲舞飛絮,奈芳心牽引,更有多般。歎香銷玉減,愁鎖朱顏。望赤繩繫足,定應合浦珠還。洞房內,紅搖花燭,魚水同歡。 生得詞,喜不自勝。審知女有相從之意,乃吟詩一律,書以複之,雲: 曲欄深處遇嬌姿,一日相思十二時。 自是琴中逢卓女,何須畫裡見崔徽。 繩牽絲幕應留意,腹袒東床定有期。 昨夜嫦娥降消息,廣寒已許折高枝。 麗春得詩,衷情悒怏。一夕,生明燭獨坐,忽聞叩門聲。生啟視之,乃麗春也。延入寢室,揖遜而坐。麗春從袖中出花箋一幅,上書詩四絕,笑曰:「妾效唐人,作回文四時詞,請君改教。」 其一: 花枝幾朵紅垂檻,柳樹千絲綠繞堤。 鴉鬢兩蟠烏嫋嫋,徑苔行步印香泥。 其二: 高梁畫棟棲雙燕,葉展荷錢小迭青。 腰細褪裙羅帶緩,銷魂暗淚滴圍屏。 其三: 明月晚天清皎皎,凜霜晴露冷悠悠。 情傷暗想閑長夜,淚血垂胸鎖恨愁。 其四: 天冷雪花香墮指,日寒霜粉凍凝腮。 懸懸意想空籲氣,夜月閒庭一樹梅。 生誦畢,深贊其妙,將欲賡詠,麗遽曰:「不必和也。家君新構別墅,已狀四景,士夫題詠甚富,但無作回文者。敢請不吝珠玉,光輝蓬蓽,是所願也。」生按題揮筆,亦作回文體四絕雲。 其一: 東西岸草迷煙淡,遠近汀花逐水流。 虹跨短橋橫曲徑,石粼粼砌路悠悠。 其二: 牆矮築軒當綠野,樹高連屋近青山。 香清散處殘紅落,酒興詩懷遣日閑。 其三: 溪曲繞村流水碧,小橋斜傍竹居清。 啼烏月落霜天曉,岸泊閑舟兩葉輕。 其四: 歧路曲盤蛇嫋嫋,亂山群舞鳳層層。 枝封雪蕊梅依屋,獨坐閑窗夜伴燈。 麗春誦之,歎曰:「下筆立成,才高七步也。」時漏下二更,生懇欲求合,麗春正色曰:「所謂歸妹愆期。遲歸有待。君姑俟之,終有結之會耳。」遂各歸寢。 張公倩媒,擇日下聘,贅生入門。花燭洞房,鸞交鳳友,其樂可知矣,已而與生交會,極盡綢繆。麗春謂生曰:「曩夕之會,非逆君情,第以妾非桑間婦,君非棄金夫,終為鶉奔誚耳。今日名正言順,其樂豈不宏長乎哉!」生曰:「高見也。」自此,兩情愈密,歡愛殊深。 鹹淳未,海寇犯揚州。官軍敗績,城遂陷。賊眾大掠,市肆一空。殆至張宅,家人奔竄,生女臥榻,適臨大池,倉卒無避,恐致辱身,乃相摟共溺池中而死。逾年,其中忽生並蒂蓮花,紅香可愛,人爭以為異,觀者如市。士大夫題詠甚多,錄其尤者於: 佳人才子是前緣,不作天仙作水仙。 白骨不埋黃壤土,清魂長浸碧波天。 生前曾結同心帶,死後仍開並蒂蓮。 千古風流千古恨,恩情不斷藕絲牽。 詩詞成帙,名之曰《並蒂蓮集》,至今傳誦不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