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玉堂薈記 | 上頁 下頁
一四八


  應劭風俗通,記稀姓十餘人,皆為太守,或以為非實,然不必非實也。南部新書,言唐大中以來,禮部放榜,歲取二三姓氏稀僻者,謂之榜花,餘考洪武以來,登第稀姓,四年辛亥則有智審(元氏人)、爾朱欽(富平人)。永樂十三年則有巴鏞(江西都昌人),宣德五年則有薩琦。正統十三年則有越堅。景泰五年則有上泰(江夏人,上字與尚異)、茂彪(襄陽人)、聊讓(蘭州人)。天順元年則有上志(朝邑人,與泰又異省),七年則有宣茂(公安人,殿試改為陝。崇禎年,公安有陝嗣宗)。成化二年則有乙暄(海州人)、沃■〈羒,頁代分〉(定海人)。五年則有勒璽(曹縣人)。八年則有閭鉦(涇州人)、蘭玉(趙州人)。十一年則有仰升(無為州人)、滑浩(太醫院人)。十四年則有才寬(遷安人)、鈕清(會稽人)、茆欽(盧龍人)。二十年則有稅新(四川南溪人)。二十三年則有仵紳(蒲圻人)、戈福(代州人)。宏治六年則有蔚春(合肥人)、院賓(順天人,院字與苑異)、閭潔(涇州人)、仰儒(余杭人,與升又異省)。九年則有汝泰(吳江人)。十二年則有牧相(余杭人)。十五年則有訾綬(朔州人)。正德元年則有堯弼(內江人)。三年則有銀鏡(忻州人)。六年則有頓銳(涿州人)。九年則有底蘊(考城人)及宦(交河人)。十二年則有仵踰(蒲所人)。十五年則有俎琚(磁州人)、眭紘(武進人,眭音須)、初杲(潛山人)。嘉靖二年則有阿其鱗(代州人)。五年則有拱廷臣(桂林人)。八年則有眭煜(丹陽人,與紘異縣)、郟鼎(太倉人)。十一年則有承林(德州人)。十七年則有汝齊賢(吳江人)、順境(武昌人)、步允遷(薊州人)、卿文瑞(公安人)、蒿賓(膝縣人)。二十年則有鈕緯(會稽人)、戈中和(南充人,與福異省)。二十九年則有操守經(浮梁人)。三十二年則有鈔介(彰德人)。三十五年則有操時賢(浮梁人)。慶隆二年則有鹹懷良(萊陽人)。五年則有由禮門(杞縣人)、令狐氏,唐宰相族也。當時以門族單少,有相認者,即收之,甚至姓胡人,亦冒稱令狐。或嘲以詩曰: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盡帶令。萬曆中有進士令狐泌,近日有新城令令狐永輝,不知其為宰相之後否。以上四十餘姓,皆從會試錄得之,非傳疑也。

  又益都有郇姓,本毛詩郇伯勞之之郇,乃音環,不音旬。郯城有榚(音卓)姓,亦巨族也。黃縣有淳於,即髠之後,歷代墓具存,大顯于唐,碑表相望。今族屬千餘人,而無業儒者。范黃縣雲然。又山東有舉人睢坤,唱名之際,二字俱不識,乃自言音雖沖,又非不識甄盎之比也。其不系土紳者,稀僻之姓,所在而是,又未可盡記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