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夜航船 | 上頁 下頁
鬼神(3)


  ◎灶神

  姓張名禪,字子郭。一名隗。又雲祝融主火化,故祀以為灶神。鄭玄以灶神祝融是老婦,非灶神,于己醜日卯時上天,白人罪過,此日祭之得福。《五行書》雲:「五月辰日,獵首祭灶,治生萬倍。」

  ◎祠山大帝

  父張秉,武陵人,一日行山澤間,遇仙女,謂曰:「帝以君功在吳分,故遣相配。長子以木德王其地。」且約逾年再會。秉如期往,果見前女來歸,曰:「當世世相承,血食吳楚。」後生子(火勃),為祠山神。神始自長興自疏聖澤,欲通津廣德,便化為狶,役使陰兵。後為夫人李氏所見,工遂輟,故避食狶。

  ◎瀧岡阡表

  歐陽修作《瀧岡阡表》碑,雇舟載回,至鄱陽湖。舟泊廬山下,夜有一叟率五人來舟,揖而言曰:「聞公之文章蓋世,水府願借一觀。」齎碑入水,遂不見焉。修驚悼不已。黎明,泰和縣令黃庭堅至,言其事,庭堅為文檄之。方投湖中,忽空中語曰:「吾乃天丁也,押驪龍往而送至。」修歸家掃墓,但見水窪中雲霧蒙蔽,有大龜負碑而出,倏然不見,惟碑上龍涎宛然在焉。

  ◎五百年夙願

  張英過採石江,遇一女子絕色,謂英曰:「五百年夙願,當會於大儀山。」英叱之。抵儀隴任半載,日夕聞機聲。一日,率部逐機聲而往,忽至大儀山,洞門半啟,前女出迎,相攜而入,洞門即閉。見圓石一雙,自門隙出,眾取歸。中道不能舉,遂建祠塑像,置石於腹。

  ◎芙蓉城主

  石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恍惚如夢中言:「我今為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共游。」不諾,忿然騎一素驢而去。

  ◎文山易主

  趙弼作《文山傳》。既赴義,其日大風揚沙,天地盡晦,咫尺不辨,城門晝閉。自此連日陰晦,宮中皆秉燭而行,群臣入朝,亦爇炬前導。世祖問張真人而悔之,贈公「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太保、中書令平章政事、廬陵郡公」,諡「忠武」。命王積翁書神主,灑掃柴市,設壇以祀之。丞相孛羅行禮初奠,忽狂飆旋地而起,吹沙滾石,不能啟目。俄卷其神主于雲霄,空中隱隱雷鳴,如怨怒之聲,天色愈暗。乃改「前宋少保右丞相信國公」,天果開霽。按正史文集皆不載此事,傳疑可也。信公至明景泰中,賜諡「忠烈」,人多不知,附記之。

  ◎杜默哭項王

  和州士人杜默,累舉不成名,性英儻不羈。因過烏江,謁項王廟。時正被酒沾醉,徑升神座,據王頸,抱其首而大慟曰:「天下事有相虧者,英雄如大王而不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不得一官!」語畢,又大慟,淚如迸泉。廟祝畏其獲罪,扶掖以出,秉燭檢視神像,亦淚下如珠,拭不幹。

  ◎天竺觀音

  石晉時,杭州天竺寺僧,夜見山澗一片奇木有光,命匠刻觀音大士像。

  ◎弄潮

  吳王既賜子胥死,乃取其屍,盛以鴟夷之皮,浮之江上。子胥因流揚波,依潮來往。或有見其乘素車白馬在潮頭者,因為立廟。每歲八月十五潮頭極大,杭人以旗鼓迎之,弄潮之戲,蓋始於此。

  ◎黃河神

  黃河福主金龍四大王,姓謝名緒,會稽人,宋末以諸生死節,投苕溪中。死後水高數丈。明太祖與元將蠻子海牙廝殺,神為助陣,黃河水望北倒流,元兵遂敗。太祖夜得夢兆,封為黃河神。

  ◎木居士

  韓昌黎《木居士廟》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顯忠廟

  吳使孫皓病甚,有神憑小黃門雲:「金山鹹塘風潮為害,海鹽縣治幾陷。我霍光也,常統眾鎮之。」翌日,皓疾愈,遂立廟。

  ◎毛老人

  南京後湖,一名玄武湖。明朝于湖上立黃冊庫,戶科給事中、戶部主事各一人掌之,煙火不許至其地。太祖時有毛老人獻黃冊,太祖言庫中惟患鼠耗,喜老人姓毛,音與貓同,活埋於庫中,命其禁鼠。後庫中並不損片紙隻字。太祖命立祠,春秋祭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