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榆巢雜識 | 上頁 下頁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存於世者,止一部,貯翰林院敬一亭中。書長二尺,闊一尺,宣紙朱直格,字法端整。余官翰林時,曾啟觀之。據清秘堂舊藏底冊,此書計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除原闕二千余卷,尚存九千八百八十一本。

  餘按:明郎瑛《七修類稿》載:「成祖命胡廣、王洪等編《永樂大典》,計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一萬一千九十五本。目錄六十卷,其表文見於《蟫精雋》中」云云。彼此卷數不符,或記載之誤耶?至現存之九千八百八十一本,亦據冊紀存數耳。是書采掇浩博,意在貪多,不出類書窠臼。

  其體例依韻字排纂,先列本字故實,後附圖,並載入六書真、草、篆、隸字樣,摹擬形勢,注雲某某書,如宋元米、趙諸人為多。所用韻次,不依唐宋舊部,惟以《洪武正韻》為斷。徵引經籍,因各韻轇轕,前後錯互。于《易》先列「蒙卦」,於《詩》先列「大東」,于《周禮》先列「冬官」,並不論《易》、《書》、《詩》、《禮》、《春秋》之序。其體例春駁大概可見。

  前修四庫書時,經館臣朱竹君奏請校核此書,奉諭派王大司農、裘大司空同軍機大臣為總裁官,遴簡翰林分校,詳定規條,分晰校核。除現系通行,及古書無關典要者不必再錄外,其有流傳實少,足資啟牖後學者,將書名摘出,撮取著書大旨,敘列進呈,匯付剞劂。其有書無可采,而其名未可盡沒者,注出簡明節略,以佐流傳。經聖人裁定,此書始足登石渠金匱之藏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