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熙朝新語 | 上頁 下頁
二八二


  山陽張毅文鴻烈,康熙己未薦舉授檢討。二十三年十月,黃河漲發,淮水下注。山陽、鹽城、高郵、寶應、興化、泰州、江都七邑受害。禦史李時謙奏請疏浚淮揚下河,以拯七邑之民。

  恭值聖祖南巡,相度地勢,發帑救民,遣官督理。張上疏言:

  「淮揚水患,關係運道民生。淮安以南則山陽、鹽城、高郵、寶應、興化、泰州、江都七邑受害,淮安以北則清河、桃源、宿遷、邳州、雎甯、沭陽、安東、海州八邑受害。今皇上准台臣李時謙條議,疏浚淮揚下河,以救七邑之民。適值聖駕省方親過淮揚,洞察情形。特命大臣查勘後複經會議,發帑經理。

  大哉帝德,如天好生,七邑之黎何幸至此。但台臣祇知淮安以南七邑之害,而不知淮安以北八邑之害,其苦一也。祇知七邑民田昔受決口之水,今受滾壩之水,而不知八邑民田,在黃河岸以內者其苦尤甚也。臣籍隸淮安,何忍不為八邑生靈再請命於聖主之前乎?伏氣皇上命總河確勘,具題到日再議。」

  上從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