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熙朝新語 | 上頁 下頁 |
一八一 |
|
康熙五十八年,上諭: 「朕於地理,從幼留心。故遣使臣至昆侖西番諸處,凡大江、黃河、黑水、金沙、瀾滄諸水發源之地,皆目擊詳悉,載入輿圖。大概中國大水皆發源于東南諾莫渾烏巴西大幹內外,其源委可得縷晰也。黃河之源出西寧外枯爾坤山之東,眾泉渙散,不可勝數,望之燦如列星。蒙古謂之敖郭他拉,西番謂之梭羅木,中華謂之星宿海,是為河源。 匯為薩陵、鄂陵二澤,東南行折北複東行,由歸德堡積石關入蘭州。岷江之源出於黃河之西巴顏哈拉嶺士七喇哈納,番名岷尼雅克撮。《漢書》所謂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是也。而《禹貢》導江之處在今四川黃勝關外之乃褚山。古人謂江源與河源相近,《禹貢》岷山導江,乃引其流,非源也。斯言實有可據,其水自黃勝關流至灌縣分數十支,至新津縣複合而為一,東流至敘州府與金沙江合流。金沙江之源自達賴喇嘛東北烏厄尹烏蘇峰流出,烏厄尹烏蘇峰中華謂之乳牛山,其水名移魯斯烏蘇。東南流入喀木地,又經中甸入雲南塔城關名金沙江,至麗江府又名麗江,至永北府會打沖河,東流經武定府入四川界,至敘州府流入岷江,經夔州府入湖廣界,由荊州府至武昌府與漢江合。漢水源出陝西寧羌州北蟠塚山,名漾水。東流至南鄭縣,為漢水。 入湖廣界東南流至漢陽縣漢口合岷江。此諸水在東南諾莫渾烏巴西大幹之內,源發於西番,入於中國也。瀾滄江有二源。一源於喀木之格爾機礻集噶爾山,名雜褚河。一源于濟魯肯他拉,名敖母綽河。二水會木察木多廟之南,名拉克褚河。流入雲南境為瀾滄江,南流至車裡宣撫司,合九龍江流入緬國。瀾滄之西為喀喇烏蘇,即《禹貢》之黑水,今雲南所謂潞江也。其水自達賴喇嘛東北哈拉腦兒流出,東南流入喀木界,又東南流入怒彝界為怒江,入雲南大塘隘更名潞江,南流經永昌府潞江安撫司境入緬國。潞江之西為龍川江,龍川江之源從喀木所屬春多嶺流出,南流入雲南大塘隘,西流為龍川江,至漢龍關入緬國。此諸水在東南諾木渾烏巴西大幹之外,皆流入南海。又雲南邊境有檳榔江者,其源發自阿裡之岡底斯東達木朱喀巴蔔山,譯言馬口也,有泉流出為雅魯藏布江。 從南折東流經藏危地,過日噶雲噶兒城旁合噶爾詔母倫江,又南流經公佈部落地,入雲南古勇州為檳榔江,出鐵壁關入緬國。而岡底斯之南有山名郎千喀布蔔,譯言象口也,有泉流出入馬皮木達賴,又流入郎噶腦兒,兩河之水西流至桑南地。岡底斯之北有山名僧格喀巴蔔,譯言獅子口也,有泉行出西行,亦至桑南地。二水合而南行,又折東行至那克拉蘇母多地,與岡底斯西馬卜家喀巴蔔山所出之水會焉。卜家喀巴蔔者譯言孔雀口也。 其水南行至那克拉蘇母多地,會東行之水,東南流至厄納忒可克國,為岡噶母倫江,即佛法所謂恒河也。《佛國記》載:魏法顯順恒河入南海,至山東之渤海入口。應即此水矣。《梵書》言四大水出阿耨達山,下有阿耨達池。以今考之,意即岡底斯,是唐古時稱。岡底斯者,猶雲眾山水之根,與釋典之言相合。岡底斯之前有二湖連接,土人相傳為西王母瑤池,意即阿耨達池。 又《梵書》言普陀山有三:一在厄納忒可克之正南海中,山上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游舍,是雲真普陀,一在浙江之定海縣海中,為善才第二十八參觀音菩薩說法處。一在土伯特,今番名布塔拉山也,亦謂觀音現身之地。釋氏之書本自西域,故於彼地山川亦可引以為據也。《禹貢》導黑水至於三危。舊注以三危為山名,而不能知其所在。朕今試考其實。三危者,猶中國之三省也。打箭爐西南,達賴喇嘛所屬,為危地拉裡城。 東南為喀木地。班禪額爾德尼所屬為藏地。合三地為三危耳。 哈拉烏蘇由其地入海,故曰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也。至於諸番名號,雖與史傳不同,而亦有可據者。今之土伯特即唐之突厥。唐太宗時以公主下降,公主供佛像于廟。今番人名招招者,譯言如來也。其地猶有唐時中國載去佛像。明成化中,烏斯藏大寶法王來朝,歸時以半駕鹵簿送之,遣內監護行。內監至四川邊境,即不能前進而返,留其儀仗於佛廟。至今往來之人多有見之,此載於《明實錄》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