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呻吟語 | 上頁 下頁
三十五


  不怕千日密,只愁一事疏。誠了再無疏處,小人掩著,徒勞爾心矣。譬之於物,一毫欠缺,久則自有欠缺承當時;譬之於身,一毫虛弱,久則自有虛弱承當時。

  置其身於是非之外,而後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於利害之外,而後可以觀利害之變。

  余觀察晉中,每升堂,首領官凡四人,先揖堂官,次分班對揖,將退則餘揖手,四人又一躬而行。一日,三人者以公出?

  一人在堂,偶忘對班之無人,又忽揖下,起,愧不可言,群吏忍口而笑。餘揖手謂之曰:「有事不妨先退。」揖者退,其色頓平。

  昔餘今大同日,縣丞到任,餘讓筆揭手,丞他顧而失瞻,餘面責簿吏曰:「奈何不以禮告新官?」丞愧謝,終公宴不解容,餘甚悔之。偶此舉能掩人過,可補前失矣。因識之以充忠厚之端雲。

  善用人底,是個人都用得;不善用人底,是個人用不得。

  以多惡棄人,而以小失發端,是藉棄者以口實而自取不韙之譏也。曾有一隸怒撻人,餘杖而恕之;又竊同舍錢,又杖而恕之。且戒之曰:「汝慎,三犯不汝容矣。」一日在燕醉而寢,餘既行矣,而呼之不至,既至,托疾,實醉也。餘逐之出。語人曰:「餘病不能從,遂逐我。」人曰:「某公有德器,乃以疾逐人耶?」不知餘惡之也,以積愆而逐之也,以小失則餘之拙也。雖然,彼藉口以自白,可為他日更主之先容,余拙何悔?

  手段不可太闊,太闊則填塞難完;頭緒不可太繁,太繁則照管不到。

  得了真是非,才論公是非。而今是非不但捉風捕影,且無風無影,不知何處生來,妄聽者遽信是實以定是非。曰:我無私也。噫 !固無私矣,彩苓止棘、暴公巷伯,孰為辯之?

  固可使之愧也,乃使之怨;固可使之悔也,乃使之怒;固可使之感也,乃使之恨。曉人當如是耶?

  不要使人有過。

  謙忍皆居尊之道,儉樸皆居富之道。故曰:卑不學恭,貧不學儉。

  豪雄之氣雖正多粗,只用他一分,便足濟事,那九分都多了,反以憤事矣。

  君子不受人不得已之情,不苦人不敢不從之事。

  教人十六字:誘掖,獎勸,提撕,警覺,涵育;薰陶,鼓舞,興作。

  水激逆流,火激橫發,人激亂作,君子慎其所以激者。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事前忍易,正事忍難;正事悔易,事後悔難。

  說盡有千說,是卻無兩是。故談道者必要諸一是而後精,謀事者必定於一是而後濟。

  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到一處問一處風俗,果不大害,相與循之,無與相忤。果於義有妨,或不言而默默轉移,或婉言而徐徐感動,彼將不覺而同歸於我矣。若疾言厲色,是己非人,是激也,自家取禍不惜,可惜好事做不成。

  事有可以義起者,不必泥守舊例;有可以獨斷者,不必觀望眾人。若舊例當,眾人是,莫非胸中道理而彼先得之者也,方喜舊例免吾勞,方喜眾見印吾是,何可別生意見以作聰明哉?

  此繼人之後者之所當知也。

  善用明者,用之於暗;善用密者,用之於疏。

  你說底是我便從,我不是從你,我自從是,仍私之有?你說底不是我便不從,不是不從你,我自不從不是,何嫌之有?

  日用酬酢,事事物物要合天理人情。所謂合者,如物之有底蓋然,方者不與圓者合,大者不與小者合,欹者不與正者合。

  覆諸其上而不廣不狹,旁視其隙而若有若無。一物有一物之合,不相苦窳;萬物各有其合,不相假借。此之謂天則,此之謂大中,此之謂天下萬事萬物各得其所,而聖人之所以從容中,賢者之所以精一求,眾人之所以醉心夢意、錯行亂施者也。

  事有不當為而為者,固不是;有不當悔而悔者,亦不是。

  聖賢終始無二心,只是見得定了。做時原不錯,做後如何悔?

  即有凶咎,亦是做時便大[ 扌棄] 如此。

  心實不然,而跡實然。人執其然之跡,我辨其不然之心,雖百口,不相信也。故君子不示人以可疑之跡,不自誣其難辨之心。何者?正大之心孚人有素,光明之行無所掩覆也。倘有疑我者,任之而已,嘵嘵何為?

  大丈夫看得生死最輕,所以不肯死者,將以求死所也。死得其所,則為善用死矣。成仁取義,死之所也,雖死賢於生也。

  將祭而齊其思慮之不齊者,不惟惡念,就是善念也是不該動的。這三日裡,時時刻刻只在那所祭者身上,更無別個想頭,故曰精白一心。才一毫雜便不是精白,才二便不是一心,故君子平日無邪夢,齊日無雜夢。

  彰死友之過,此是第一不仁。生而告之也,望其能改,彼及聞之也,尚能自白,死而彰之,夫何為者?雖實過也,吾為掩之。

  爭利起於人各有欲,爭言起於人各有見。惟君子以淡泊自處,以知能讓人,胸中有無限快活處。

  吃這一箸飯,是何人種獲底?穿這一匹帛,是何人織染底?

  大廈高堂,如何該我住居?安車駟馬,如何該我乘坐?獲飽暖之休,思作者之勞;享尊榮之樂,思供者之苦,此士大夫日夜不可忘情者也。不然,其負斯世斯民多矣。

  只大公了,便是包涵天下氣象。

  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公人易,公己難;公己易,公己於人難;公已于人易,忘人己之界而不知我之為誰難。公人處,人能公者也;公已處,己亦公者也。至於公己於人,則不以我為嫌時,當貴我富我。

  泰然處之而不嫌於尊己事,當逸我利我。公然行之而不嫌于厲民,非富貴我,逸利我也。我者,天下之我也。天下名分紀綱於我乎寄,則我者,名分紀綱之具也。何嫌之有?此之謂公己於人,雖然,猶未能忘其道,未化也。聖人處富貴逸利之地,而忘其身;為天下勞苦卑因,而亦忘其身。非曰我分當然也,非曰我志欲然也。譬痛者之必呻吟,樂者之必談笑,癢者之必爬搔,自然而已。譬蟬之鳴秋,雞之啼曉,草木之榮枯,自然而已。夫如是,雖負之使灰其心,怒之使薄其意,不能也;況此分不盡,而此心少怠乎?況人情未孚,而惟人是責乎?夫是之謂忘人己之界,而不知我之為誰。不知我之為誰,則亦不知人之為誰矣。不知人我之為誰,則六合混一,而太和元氣塞於天地之間矣。必如是而後謂之仁。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