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世說新語 | 上頁 下頁
文學第四(3)


  △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

  △支道林、殷淵源俱在相王許。相王謂二人:「可試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淵源崤、函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輒遠之;數四交,不覺入其玄中。相王撫肩笑曰:「此自是其勝場,安可爭鋒!」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張憑舉孝廉,出都,負其才氣,謂必參時彥。欲詣劉尹,鄉里及同舉者共笑之。張遂詣劉,劉洗滌料事,處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張欲自發無端。頃之,長史諸賢來清言,客主有不通處,張乃遙於末坐判之,言約旨遠,足暢彼我之懷,一坐皆驚。真長延之上坐,清言彌日,因留宿至曉。張退,劉曰:「卿且去,正當取卿共詣撫軍。」張還船,同侶問何處宿,張笑而不答。須臾,真長遣傳教覓張孝廉船,同侶惋愕。即同載詣撫軍。至門,劉前進謂撫軍曰:「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選。」既前,撫軍與之話言,諮嗟稱善,曰:「張憑勃窣為理窟。」即用為太常博士。

  △汰法師雲:「『六通』、『三明』同歸,正異名耳。」

  △支道林、許、謝盛德,共集王家,謝顧諸人曰:「今日可謂彥會,時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難常,當共言詠,以寫其懷。」許便問主人:「有莊子不?」正得魚父一篇。謝看題,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敘致精麗,才藻奇拔,眾鹹稱善。於是四坐各言懷畢。謝問曰:「卿等盡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謝後粗難,因自敘其意,作萬餘語,才峰秀逸,既自難幹,加意氣凝托,蕭然自得,四坐莫不厭心。支謂謝曰:「君一往奔詣,故複自佳耳。」

  △殷中軍、孫安國、王、謝能言諸賢,悉在會稽王許,殷與孫共論易象妙於見形,孫語道合,意氣干雲,一坐咸不安孫理,而辭不能屈。會稽王慨然歎曰:「使真長來,故應有以制彼。」即迎真長,孫意己不如。真長既至,先令孫自敘本理,孫粗說己語,亦覺殊不及向。劉便作二百許語,辭難簡切,孫理遂屈。一坐同時撫掌而笑,稱美良久。

  △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來,與共語,便使其唱理。意謂王曰:「聖人有情不?」王曰:「無。」重問曰:「聖人如柱邪?」王曰:「如籌算,雖無情,運之者有情。」僧意雲:「誰運聖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司馬太傅問謝車騎:「惠子其書五車,何以無一言入玄?」謝曰:「故當是其妙處不傳。」

  △殷中軍被廢,徙東陽,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遇見一道人,問所讖,便釋然。

  △殷仲堪精核玄論,人謂莫不研究。殷乃歎曰:「使我解《四本》,談不翅爾。」

  △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遠公笑而不答。

  △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見婿,孚送弟俱往。時永言父東陽尚在,殷仲堪是東陽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義,乃與仲堪道齊物,殷難之。羊雲:「君四番後當得見同。」殷笑曰:「乃可得盡,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後一通。殷諮嗟曰:「僕便無以相異。」歎為新拔者久之。

  △殷仲堪雲:「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提婆初至,為東亭第講《阿毗曇》。始發講,坐裁半,僧彌便雲:「都已曉。」即于坐分數四有意道人,更就餘屋自講。提婆講竟,東亭問法岡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彌那得已解?所得雲何?」曰:「大略全是,故當小未精核耳。」

  △桓南郡與殷荊州共談,每相攻難。年餘後但一兩番,桓自歎才思轉退,殷雲:「此乃是君轉解。」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劄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

  △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訾,思意不愜。後示張公,張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謐,謐見之嗟歎,遂為作敘。於是先相非貳者,莫不斂衽贊述焉。

  △劉伶著酒德頌,意氣所寄。

  △樂令善於清言,而不長於手筆。將讓河南尹,請潘嶽為表。潘雲:「可作耳,要當得君意。」樂為述己所以為讓,標位二百許語,潘直取錯綜,便成名筆。時人鹹雲:「若樂不假潘之文,潘不取樂之旨,則無以成斯矣。」

  △夏侯湛作周詩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溫雅,乃別見孝悌之性。」潘因此遂作家風詩。

  △孫子荊除婦服,作詩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淒然,增伉儷之重。」

  △太叔廣甚辯給,而摯仲治長於翰墨,俱為列卿。每至公坐,廣談,仲治不能對;退,著筆難廣,廣又不能答。

  △江左殷太常父子,並能言理,亦有辯訥之異。揚州口談至劇,太常輒雲:「汝更思吾論。」

  △庾子嵩作意賦成,從子文康見,問曰:「若有意邪,非賦之所盡;若無意邪,複何所賦?」答曰:「正在有意無意之間。」

  △郭景純詩雲:「林無靜樹,川無停流。」阮孚雲:「泓崢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

  △庾闡始作揚都賦,道溫、庾雲:「溫挺義之標,庾作民之望。方響則金聲,比德則玉亮。」庾公聞賦成,求看,兼贈貺之。闡更改「望」為「雋」,以「亮」為「潤」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