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容齋續筆 | 上頁 下頁
民俗火葬


  自釋氏火化之說起,於是死而焚屍者,所在皆然。固有炎暑之際,畏其穢泄,斂不終日,肉尚未寒而就爇者矣。魯夏父弗忌獻逆把之議,展禽曰:「必有殃,雖壽而沒,不為無殃。」既其葬也,焚煙徹於上,謂已葬而火焚其棺槨也。吳伐楚,其師居糜,楚司馬子期將焚之,令尹子西曰:「父兄親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謂前年楚人與吳戰,多死糜中,不可並焚也。衛人掘褚師定子之墓,焚之于平莊之上。燕騎劫圍齊即墨,掘人家墓,燒死人,齊人望見涕位,怒自十倍。王莽作焚如之刑,燒陳良等。則是古人以焚屍為大僇也。列子曰:「楚之南有炎人之國,其親戚死,剮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秦之西方有儀渠之國,其親戚死,聚柴積而焚之,熏則煙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此上以為政,下以為俗,而未足為異也。」蓋是時其風未行於中國,故列子以儀渠為異,至與朽肉者同言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