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七修類稿 | 上頁 下頁 |
杭石經並考 |
|
宋紹興二年,高宗宣示禦書《考經》、《易》、《詩》、《書》、《春秋左傳》、《論語》、《孟子》、《中唐》、《大學》、《學記》、《儒行經解》五篇,刻石太學。淳熙中,考宗建閣藏之,親書扁曰"光堯石經之閣"。朱子修白鹿洞書院,奏請石經本,即此是也。元初,西禿楊璉真伽造塔於行宮故址,欲取碑石疊塔,時杭州路官申屠致遠力爭止之,幸而獲免。後學為西湖書院,碑閣俱廢。國朝改為仁和學,後洪武末徙仁和學於城隅之貢院,而石經亦舁致焉。歲深零落,踣臥草莽間,而龜趺螭首,十缺其半。宣德元年,侍禦吳訥屬郡收緝,凡得百片,置之大成殿后兩廡,已為不全之器矣。然向微申屠公之力,此物安知其所耶?蓋亦《轟耕錄》中唐義士流也,惜無所考,不能備述其人耳。 又有高宗自制伏羲、堯、舜、湯、武、孔、顏、曾、孟贊並書,仍小書七十二賢贊、李龍眠圖像,今與石以並存,唯秦檜之文,侍禦磨去之矣,近於正德十三年,宋侍禦複移至杭州府學之廡。 至於歷代石經,漢有蔡邕隸書,傳稱六經,止是《易》、《書》、《公羊》、《禮記》、《論語》,此石在洛陽太學門外。魏有邯鄲淳所書三體石經,予意此亦恐訛。蓋淳乃漢順帝時人,作《曹娥碑》時,年必二三十矣,至魏文帝已百數十年,《魏略》載淳為博士,恐又一人,否則或梁鵠、鐘繇等書。晉惠帝時,侍中裴 頠修學,書經刻石皆在洛陽。唐貞觀時,太宗命唐元度書九經訓釋,是名九經字樣。 文宗時,高重為祭酒,與鄭覃複刻九經,皆在長安國學也。後蜀孟昶時,孫逢吉等五人書刻七經《周易》、《爾雅》、《毛詩》、《尚書》、《儀禮》、《禮記》、《周禮》於益都。宋嘉祐中,楊南仲、章友直篆書六經于國學。至高宗之刻,共八次也。《丹鉛》論以邕書為第二,熹平四年事,初刻在靈帝光和六年。予意既無書者姓名,年分又倒,恐亦非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