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七修類稿 | 上頁 下頁 |
思禮堂記 |
|
吏部侍郎南昌張元禎,為吾鄉府尹陳彥成撰《思禮堂記》,發明墓祭之禮,甚當人情,但亦未深考於書也。其曰:「周禮不言墓祭者,或制之未備。」殊不知《周禮·塚人》「凡祭於墓為屍」,則墓祭之禮,周公已立之矣。又曰:「漢之時已有墓祭。」殊不思孔子葬泗上,子貢廬塚三年;魯世以歲時祠孔子塚,則春秋以來有之矣。況《開元禮》第七十八雲:「昔者宗子去在他國,庶子無廟,孔子許望墓為壇。」如時祭祀,則是孔子亦有墓祭之說矣。今為錄其文並少辯之,使士人知有所歸也。記曰: 「夫禮也者,出於天理人情之自然,而為之節文儀則者也。然時有不同,或制有未備,故三王不相襲。孔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後之議禮者,此其的歟?墓而藏,廟而祭者,周禮也;不言墓祭者,或制之未備也。漢之時,乃有墓祭,亦天理人情之所不可已者。先儒因其不見於三代而以為非禮,不能無惑焉。且墓而藏者,體魄也;廟而祭者,魂氣也;魂氣無所不之,墓焉,廟焉,熟有而熟無也。且人子之於親,食焉則若見於羹;入其門,則若見其坐於寢;視其否卷而不能舉,視其琴瑟書冊而不相越;矧於體魄之所在,而可恝不之思,漫不之省乎?且古之祭者,廟以貌之,屍以象之,裸將以求之陰,薰薌以求之陽,其禮嚴以周,傢俱而人行之。今之祭,能然否乎?然墓之祭,亦三代之所當益,而後世之所不可損者,其不可拂人情而廢不行也明矣。」 記成,陳乃買鴻臚少卿唐泰碑於其子,將磨去其文而刻此記,有某進士見之,以手撫碑曰:「其薄若此耶,若再磨則不堪矣。」陳聞而止之,買他石以刻焉。此人亦善諷諫者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