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棲霞閣野乘 | 上頁 下頁 |
孔東塘得漢玉羌笛及唐制胡琴 |
|
孔尚任東塘,精於音律,嘗得漢玉羌笛、唐制胡琴各一枚,形制古雅。自為跋刊之雲: 「康熙壬申官京師,獲玉笛,吹孔之下,止具三孔,世無識者。考之馬融《笛賦》,稱笛出於羌,舊四孔,京房加一孔於後,以備五音。所雲四孔者,乃連吹孔數之,其底原有洞孔,故加一孔而五音備焉。後之長笛,又加二孔,以應七律。許慎《說文》注:笛七孔,筒羌笛三孔是也。其曲有《落梅花》、《折楊柳》,古愛其曲,多為玉笛吹之。此笛色如柳花,蓋古之紺黃玉也。雙鉤碾制,肖形竹節,頂節二寸,中節八寸,尾節五寸,較以漢尺,分毫不爽。應劭《風俗通》載漢武帝時,丘仲作笛,長尺四寸。今長尺五寸,且無後孔,當在深之初年矣。噫,古器存而古音莫解。 笛之三孔,亦猶文字之一畫也,與胡琴本北方馬上樂,亦謂之二弦琵琶,蓋琵琶所托始也。《南部新書》載唐韓晉公滉入蜀,伐奇樹,堅致如紫石。匠曰:『為胡琴槽,他木不能並。』遂為二胡琴,曰大忽雷,小忽雷。後獻德皇。《樂府雜錄》雲:『文宗兩朝,忽雷猶在內庫。內侍鄭中丞特善之,訓注之亂,始落民間。』康熙辛未予得自燕市,蓋其小者。質理之精,可放良玉,雕鏤之巧,疑出鬼工,今八百餘年矣。頻經喪亂,此器徒存,而已無習之之人。俗藝且然,傷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