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清波雜誌 | 上頁 下頁 |
卷十二(4) |
|
◎兩學記 政和三年,溫陵呂榮義著《兩學雜記》,凡七十二條,所書皆太學、辟雍事也。內一條:侯彭老,長沙人,建中靖國乙太學生上書得罪,詔歸本貫。綴小詞別同舍:「十二封章,三千里路。當年走遍東西府。時人莫訝出都忙,官家送我歸鄉去。三詔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虛語。太平朝野總多歡,江湖幸有寬閑處。」雖曰小挫,而意氣安閒如此。 煇頃得於故老:此詞既傳,各齋厚贐其行。亦傳入禁中,即降旨令改正,屬同獲譴者不一,乃格。後繇鄉貢,竟登甲科。紹興十三年,再興太學,榮義尚在,累舉得光州助教。乃摭舊記,益未備,為八十一條,更名《上庠錄》投進。而唱和詩《影妻椅妾》四篇,疑後來附入者。《上庠錄》嘗奏禦,理不應褻。迨今五十餘年,庠均之士,未聞祖是編紀事實以廣賢關嘉話者,似為缺典。 ◎範文正複姓 範文正公複元姓,用陶朱、張祿事,世皆傳誦。大中祥符五年,潯陽陶嶽作《五代史補》百余條,蓋補王元之內相《五代史闕文》未備者。其書梁事,中有鄭准,性諒直,長於箋奏。成汭鎮荊南,辟為推官。汭嘗殺人亡命,改姓郭氏,既貴,令准草表,乞歸本姓。其略曰:「臣門非冠蓋,家本軍戎。親朋之內,盱睢為人報怨。昆弟之間,點染無處求生。背故國以狐疑,望鄰封而鼠竄。名非伯越,乘舟難效于陶朱。志切投秦,入境遂稱于張祿。如此,則前已有此聯,特文正公拈出尤為切當雲。 ◎聚香鼎 毗陵士大夫有仕成都者,九日藥市,見一銅鼎,已破缺,旁一人贊取之。既得,叩何用,曰:「歸以數爐炷香環此鼎,香皆聚於中。」試之,果然,乃名「聚香鼎」。初不知何代物而致此異。 ◎船舫立名 頃年,西湖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隨大小皆立嘉名。如「泛星槎」、「淩風舸」、「雪蓬」、「煙艇」,扁額不一,夷猶閑曠,可想一時風致。今貴遊家有湖船,不患制名不益新奇,然紅塵膠擾,一歲間能得幾回領略煙波?但閑泊浦嶼,資長年三老閉窗戶以適晝眠耳。園亭亦然。 ◎互送不歸己 鄰郡歲時以酒相饋問,有所不免。孫公之翰典州日,獨命別儲以備官用,一不歸於己。紹興間,周彥約侍郎為江東漕,諸司所餉不欲卻,乃留公庫。迨移官,悉分遺官屬。仍以緡錢買書,以惠學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